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黄科安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男,1966年1月生,福建安溪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福建师范大学中国散文研究中心主任。曾在泉州师范学院工作近25年。获过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被评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特殊支持人才“双百计划”人选(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 教育经历: 1983/9-1987/6 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 1987/9-1991/6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 1999/9-2002/6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 科研与学术工作经历: 1997/9-1998/7 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 2002/9-2004/7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 2011/8-2004/9 台湾成功大学,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学术访问(并受聘为该中心研究员) 成果奖励: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 1.黄科安,学术专著《叩问美文:外国散文译介与中国散文的现代性转型》,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福建省人民政府,2016年6月 2.黄科安,学术专著《延安文学研究——建构新的意识形态与话语体系》,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福建省人民政府,2011年12月 3.黄科安,参与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荣誉证书,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2009年8月 4.黄科安,学术专著《知识者的探求与言说:中国现代随笔研究》,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福建省人民政府,2005年11月 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重大研究项目,2018VJX030,两岸稀有古本歌仔册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2018/9-2022/12,40万元,在研,主持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264,两岸现代中国散文学史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2018/11-2024/12,80万元,在研,参与(子课题负责人) 3.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FJ2018JD005,现代散文批评场域的构建与研究,2018/10-2021/7,10万元,在研,主持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1BZW107,“陈三五娘”故事的传播及其当代意义研究,2011/6-2017/3,15万元,已结题,主持 5.福建省社科研究一般项目:2010B2016,左联文化策略与报告文学, 2010/12-2013/1,1.3万元,已结题,主持 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青年项目, 04CZW012,外国散文译介与中国散文的现代性转型,2004/5-2010/1,5.5万元,已结题,主持 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一般项目, 04BZW056,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通论,2004/5-2012/7,8万元,已结题,参与 8.中国博士科学基金会第三十五批资助金项目,20040350381,西方随笔资源与中国现代随笔的话语实践,2004/7-2004/12,1万元,已结题,主持 9.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期)一般项目,2001B118,中国现代随笔研究,2001/8-2004/2,5.5万元,已结题,主持 教学情况: 博士研究生:《现代散文史论》、《散文文类研究》课程 硕士研究生:《散文理论研究》、《左翼文学专题研究》课程 主要学术专著: 1.《现代中国随笔探赜》,台湾万卷楼图书版公司,2018年12月 2.《“陈三五娘”故事的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4月 3.《叩问美文:外国散文译介与中国散文的现代性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 4.《延安文学研究:建构新的意识形态与话语体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8月 5.《思想的穿越与限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6.《知识者的探求与言说:中国现代随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 7.《现代散文的建构与阐释》,海峡文艺出版社,2001年6月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散文、闽南文化与地方戏曲等方面的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论文: 1.《返本开新:王仁杰与梨园戏新编剧作的传承理念之构建》,《艺术评论》2019年第期 2.《“心”与“体”:郁达夫关于现代散文理论建设之思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12期,《新华文摘》2019年第7期摘录 3.《明代“陈三五娘”俗曲唱本之先声与流派》,《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 4.《闽南民间戏曲文化的域外传播》,《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7月16日 5.《标准与尺度:论朱自清现代散文理论之构建》,《文学评论》2015年第5期,《新华文摘》2016第3期摘录 6.《由“史”入“文”:论西方传记的现代性转型》,《东南学术》2012年第5期 7.《启蒙·革命·规训:“文艺大众化”考论》,《文史哲》2012第3期 8.《闽南文化与泉州戏曲研究》,《福建论坛》2012年第3期 9.《朱光潜:中西文化视野与现代散文理论的构建》,《文艺争鸣》2012第3期 10.《从知识者言说到大众化消费——中国传记文学的百年迂回》,《文艺报》2012年4月2日第2版 11.《域外资源与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理论之建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第7期 12.《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与民间文化的改造——试论周立波〈山乡巨变〉的叙事策略》,《福建论坛》2009年第10期 13.《给科学添上”文学的温和笑容“试论科学小品文与文学性之关联》,《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14.《历史与现实:郭沫若史剧叙述意图的追问》,《文艺研究》2009年第2期 15.《重构新的社会秩序与意识形态的修辞立场:关于周立波〈暴风骤雨〉的一种解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6.《左翼意识形态与人道主义的深度关联:论夏衍剧作独特的价值内涵》,《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7.《杨义的文学研究及其特色》,《文艺争鸣》2007年第9期 18.《革命想象与意识形态的修辞--论周立波从“亭子间”到“革命根据地”的思想转型》,《文艺争鸣》2007年第1期 19.《文本、主题与意识形态的诉求:谈歌剧<白毛女>如何成为“红色”经典》》,《文艺研究》2006年第9期 20.《历史循环观念:周作人随笔的独特思维》,《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1.《中国智慧与文体创造-谈感悟思维与随笔创作之关系》,《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 (春之卷) 22.《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 23.《钱钟书〈围城〉的文化想象与叙事智慧》,《理论学刊》2004年第6期 24.《外国随笔:中国现代知识者的引进与实践》,《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25.《言说与修辞:论鲁迅随笔的思维特征与知识形态》,《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6.《鲁迅与现代随笔观念的探索与构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27.《关于延安文学研究的再思考》(署名:田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4 年第 2 期 28.《“驳正俗说”:周作人随笔的修辞策略》,《东岳论丛》2004年第2期 29.《中国现代随笔艺术的观念建构与审美表现》,《文学评论》2004年第1期 30.《“随笔”文类内涵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6期 31.《反讽:中国现代随笔观念的艺术构建》,《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32.《文化想象与“重绘”智慧――评杨义学术讲演集〈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中国文化研究》(冬之卷)2003年第4期 33.《幽默:中国现代随笔观念的艺术构建》,《江淮论坛》2003年第3期 34.《返回与重释:中国现代知识者对古代随笔的创造性转化》,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35.《重建现代知识者公共空间的言论平台:关于新时期中国现代随笔的解读和研究》,《文艺评论》2003年第2期 36.《知识生产的空间与批判言说的力度:论中国现代知识阶层与随笔创作之关系》,《学海》2003年第2期 37、《论建国后“十七”年现代随笔的创作与理论》,《学术探索》2003年11期 38.《中国现代艺术性散文的选择与重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1期 39.《林语堂对现代小品文理论的建设与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2期 40.《另一种比较与阐释——黑格尔〈美学〉“诗与散文”的理论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期 41.《现代诗学的创造性阐释——孙玉石学术研究述评》,《诗探索》2000年3-4期 42.《历史文本的精神潜流——论孙犁新时期创作的读书札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1期 43.《喜剧精神与杨绛的散文》,《文艺争鸣》1999年2期,《新华文摘》1999年第7期摘录 44.《论郑振铎散文的文化内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2期 45.《评〈20世纪中国杂文史〉》,《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 46.《杂文研究领域的新收获》,《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1期 47.《论汪曾祺散文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江淮论坛》,1998年5期 48.《了悟人生 任心闲话——论近年来老作家创作的随笔小品》,《江淮论坛》,1997年3期 49.《试论鲁迅<野草>的梦境艺术》,《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2期 50.《试论徐志摩散文的情感特点》,《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1期 51.《徐志摩散文的诗化特征》,《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

学术兼职

福建省文学学会副会长 福建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