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海燕

个人简介

刘海燕:1975年生,江西萍乡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和宗教文学。200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2-2013年作为教育部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在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访学;2015-2017年担任国家汉办公派汉语教师,在克罗地亚奥帕提亚旅游管理学院任教。 主要著作 1、《从民间到经典 》 三联书店2004年版 2、《翰墨英风:文昌帝君与关圣帝君》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3、《明清〈三国志演义〉的文本演变与评点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4、《文本研究与文化阐释的维度》人民出版社2015年9月版 主要项目 主持2006年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明清白话长篇小说的创作与批评》(项目号06CZW009),已结项; 主持《费守斋本〈三国志演义〉整理》福建省教育厅古籍整理项目(2016-2018)。 参加《福建刻书与明代通俗文学的发展》、《建阳刊刻小说与地域文化关系研究》、《域外的想象:地理书与中国古代小说关系研究》等项目 主要奖项 专著《从民间到经典》获福州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7年) 2009-2010年度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2010年) 主要课程 本科主干课程:《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 本科选修课程:《闽台客家宗教与文化》《先唐小说鉴赏》《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 硕士生课程:《古代小说研究》《明清诗文研究》《古代小说评点研究》《宗教与小说》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论文 1、《试论明初诗坛的崇唐抑宋倾向》《文学遗产》2001年第2期 2、《〈水浒传〉续书的叙事重构和接受批评》《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4期 3、《〈三国演义〉小字注研究回顾与前瞻》《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1期 4、《 “关索”形象的文化意蕴——历史、文学与民间信仰互动之个案浅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5、《谢肇淛笔记三种考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6、《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传播与接受》《南开学报》2006年第1期 7、《〈三国演义〉毛评本中的互文批评举隅—以景物描写的评点为例》《修辞学习》2006年第2期(合撰)8、《元明三国故事中“五虎上将”形象的流变与传播——兼论《三国志平话》与早期《三国志演义》文本的关系》《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4期 9、《台湾民间祠祀关帝的特点及其地域风貌》《闽台文化交流》2008年第1期 10、《窦娥的自我及其救赎》《语文建设》2010年第7-8期 11、《从评林本看余象斗的小说编辑与批评》《闽江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2、《嘉靖壬午本〈三国志演义〉小字注的理论贡献》《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5期 13、《关公信仰的地域特色与现代风貌》 《中国宗教》2010第7期 14、《〈三国志演义〉早期刻本的三个问题》《文献》2011年第2期 15、《论电影〈赵氏孤儿〉和〈关云长〉对忠义思想的解构——对当代电影中历史书写的一点反思》《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16、《〈三国志演义〉“七擒孟获”故事的文本演变与文本批评》《明清小说研究》2015年第1期 17、《佛教童话的文化意蕴和人文关怀》《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年第5期 18、《“情说教”与明中后期文学创作》《中国社会科学报》文学版 2015年11月23日 19、《明清白话小说创作思想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报》文学版 2017年2月27日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