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欧明俊

个人简介

一、个人简介 欧明俊,1962年生,安徽五河人。1986年、1989 年、2003年分别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02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为福建师大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古代诗文方向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唐宋文学方向硕导,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词学文献方向硕导,福建师大中国散文研究中心副主任。有专著10余部,论文120余篇。 二、主要著作 1、《古代散文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 2、《古代文体学思辨录》,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3、《宋代文学四大家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4、《词学思辨录》,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唐宋词史论》,(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版。 6、《陆游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7、《蔡襄全集》校注(第二作者),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四、主要科研项目 1、独立主持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散文理论的古典资源研究》, 已结项,鉴定等级:优秀。 2、参与汪文顶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岸现代中国散文学史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本人为子项目《中国大陆地区散文学史料整理研究》负责人。 3、参与汪文顶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散文学的中外整合与理论建构研究》,排名第三,已结项。 4、独立主持福建省社科研究2006年度规划项目《中国词学通论》,己结项。 五、主要获奖情况 1、参与汪征鲁等主编《严复全集》(本人点校严复《评点王荆公诗》),于2016年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词学思辨录》于2013年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十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3、《陆游研究》于2009年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4、《蔡襄全集》校注(第二作者)于2000年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又获第三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一等奖。 5、主编《明清名家小品精华》获第十届华东地区优秀文艺图书二等奖、安徽省首届图书奖三等奖。 六、教学课程 1、本科生:《唐宋文学》。2、硕士研究生(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两专业):《目录学》《唐宋词研究》《词学文献学》《词学通论》《词学专书研究》《陆游研究》。3、博士研究生:《古代文学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题》《古代文学学科前沿问题》《古代散文学通论》《唐宋文学专题》《专书研究》。 八、学界主要反响 多篇论文被中国社科院《中国文学年鉴》《文学遗产通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或摘录。主要学术观点被收入《中国文学年鉴》《词学研究年鉴》《宋代文学研究年鉴》《唐代文学研究年鉴》《中国历代词研究史稿》《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等。 2009年至今,先后18次应邀赴韩国汉阳大学、东国大学、中央大学、江陵原州大学、顺天乡大学,日本二松学舍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法国巴黎索邦大学、阿尔多瓦大学、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淡江大学、金门大学、屏东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等参加国际或重要学术研讨会,或作学术演讲和交流。现正与法国学者合作研究国际汉学界泰斗法国汪德迈先生学术思想。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古代散文、词学、文学理论、古典文献学和国际汉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论文 (一)古代散文研究 1、《论晚明人的“小品”观》,《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人大《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转载。 2、《文学文体,还是文化文体?——古代散文界说之总检讨》,《文史哲》2011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5期转载。 3、《“文学”流派,还是“学术”流派?——“桐城派”界说之反思》,《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年第1期摘录。 4、《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 5、《论近代散文观念的新变与传统》,(韩国)《中国散文研究集刊》第1辑,2011年。 6、《学术视野中的古代文章学》,《中国古代文章学的衍化与异形——中国古代文章学二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二)词学研究 1、《论清代词学中的“自批评”》,《北京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人大《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3年第11期转载。 2、《清词中的“离乱”书写》,《北京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4期摘录。 3、《词为宋代“一代之文学”说质疑》,《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2期转载。 4、《近代词学师承论》,《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中国社科院《中国文学年鉴》(2008)摘录、《文学遗产通讯》2007年第4期转载。 5、《论词学史上的“元批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九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6、《口述词学史研究构想》,《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华人研究中心2012年版。 7、《李清照〈词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台湾)《宋代文学研究丛刊》第十五辑,2008年版。 (三)古代文论与学术文化研究 1、《古代文体价值论之再估价》,(香港)《文学论衡》总第24期,香港中国语文学会2014年版。 2、《古代文学研究中“唯文本”迷信之学理反思》,(香港)《文学论衡》第34期,2019年。 3、《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之沟通》,(韩国)《中语中文学》第56辑,2013年版。 4、《古代文论中的“自娱说”》,《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2期,人大《文艺理论》2002年第8期转载。 5、《重新认识和评价“乾嘉学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2月22日。 6、《“新子学”界说之我见》,《诸子学刊》第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7、《会通之学——饶宗颐先生学术的博大气象》,《饶学与华学》,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年版。 8、《论刘文典先生的学术精神——纪念我的“太老师”刘文典先生诞辰125周年》,《叔雅先生——国学大师刘文典诞辰125周年纪念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学术兼职

1、中国欧阳修研究会会长。2、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3、中国陆游研究会副会长。4、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5、中国韵文学会理事。6、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7、《斯文》副主编。8、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