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彭思彬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彭思彬,女,(1979—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专业法学博士。 授课程 1.研究生课程:国际法学; 2.本科生课程:、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商事仲裁法。 二、科研项目: 1、福建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知识产权临时禁令制度构建研究》。(项目负责人) 2.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社科项目,《涉外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模式改革研究》。(项目负责人) 3、福建省社科2014年青年项目,《未成年人保护的媒体责任与法律规制》。(项目负责人) 4.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社科项目,《国际私法视域下国际法法理学具象研究》。(项目负责人) 5、2013年福建师范大学青年成才项目《西方传播媒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借鉴》。(项目负责人) 6、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B类项目: 《民间组织在两岸民事司法协作中的地位与作用》。(项目负责人)。等 三、学术获奖: 论文:“涉外知识产权侵权法律适用规则释义与完善”,获“2018法治与改革国际高端论坛:全球治理与国际法”征文二等奖。 论文:“涉外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多被告合并管辖’规则的拟制”,获“2015国际私法博士生论坛”征文二等奖。

研究领域

经济法学,国际法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学术论文: 1、《冲突法存在理据的建构主义分析:多元利益协调与文化身份认同》,《河北法学》,2015年第11期(双月刊);(CSSCI扩展) 2、《论同性婚姻的法律适用》,《三峡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双月刊); 3、《“无默契仲裁”管辖权问题研究——以“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为切入点的考察》,《国际商务研究》(北大中文核心),2015年第4期(双月刊); 4、《论未成年人人格权法律保护的媒体义务——由“李某某”案说起》,《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4年第5期(双月刊); 5、《未成年人保护视角下媒体与司法良性互动构建》,《重庆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月刊); 6、《论华侨领事婚姻之法律适用——以中外双边领事条约(协定)为视角》,《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3年第2期(双月刊); 7、《涉外婚姻家庭关系法律适用立法阐微》,《海峡法学》,(2012年第1期(季刊); 8、《涉外婚姻家庭关系法律适用若干争议评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大中文核心),2011年第6期,(双月刊); 9、《涉台船员外派法律关系比较浅析》,《福建法学》,2011年第1期(季刊); 10、《民间途径参与两岸司法协助之进路》,《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0期(月刊); 11、《法社会学视角下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中国之重新定位》,《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09年第5期(双月刊); 12、《台湾侵权法“一般危险责任”条款借鉴浅析》,《侵权责任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论文集),游劝荣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 13、《浅论中国金融监管市场化:以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为镜》,《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2期(月刊); 14、《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法哲学思考》,《国际法学研究》》(第一辑)(论文集),屈广清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15、《国家豁免若干问题辨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月刊); 16、《动产浮动抵押制度浅议》,《物权法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论文集),游劝荣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17、《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法律问题》,《金融法比较研究》论文集,游劝荣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8年6月第一版; 18、《制动“337”——中国知识产权国际战略的必然选择》,《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