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朱明

个人简介

朱明老师主要从事星系中的恒星形成,星际介质和星系演化的多波段观测研究工作,迄2011年止,发表论文30多篇。代表性研究成果有:1)发现了CO谱线对河外星系亚毫米波连续谱(SCUABA)观测的影响,提出了修正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2)利用多谱线数据拟合辐射转移方程来定量计算分子云质量,发现了用CO谱线估算分子云质量的传统方法的误差可达到一个数量级,并对传统方法做出了修正;3)发现了大量分子云能够在星系盘外独立存在的奇异现象,对分子云的形成理论提出了新的问题;4)发现了星爆星系中分子激发程度与恒星形成率的正相关性;5)与北京大学的吴月芳教授一起发现了一个很典型的早期大质量星形成区(命名为JCMT18354一0649S),该源同时具有塌缩和外向流的特征,为世界上已知的少数几个该类型天体之一,对研究大质量星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1995.9-2001.6 理学博士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射电天文学专业 1994.9-1995.8 理学硕士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天文学专业 1988.9-1991.7 理学硕士 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专业 1984.9-1988.7 理学学士 北京大学数学专业 2003.9-2009.12任职于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院Hertzberg天体物理研究所,并作为支持天文学家被派驻到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2006年升为副研究员,每年负责30-40个加拿大的天文观测项目的规划、准备、实施与协调.

研究领域

1. 围绕FAST的科学目标开展研究,主要负责大尺度星系HI巡天,与美国Cornell大学的ALFALFA巡天团队合作利用Arecibo 300米望远镜的巡天数据研究星系中的中性氢、星际介质和恒星形成;也包括星系晕、星系际间物质,通过HI研究暗物质分布,高红移星系、星系群和星系团的探测,HI吸收线的探测等。 2. 负责FAST工程科学部工作,包括FAST科学数据处理子系统和望远镜观测模式规划子系统的建设,参与观测用户项目管理系统的规划和软件设计。 3. 长期从事星系中的恒星形成,星际介质和星系演化的多波段观测研究工作。目前正在参与利用世界上最大的亚毫米波望远镜JCMT进行亚毫米波巡天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主要负责银河系部分天区恒星形成区的多波段观测研究和理论分析。特别针对分子云的质量测定,H2/HI比例、分子-原子态转换、气体-尘埃比率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A Massive Protostar Embedded in the SCUBA core JCMT18354-0649S, Zhu, M., Davis, C.J., Y. Wu, Whitney, B., Robitaille, T.& Peng, R. 2011, ApJ, 739, 53 (2) Tracing Molecular Gas Mass in Extreme Extragalactic Environment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Zhu, M., Papadopoulos, P.P., Xilouris, M., Kuno, N. & Lisenfeld, U. 2009 ApJ 706, 941 (3) Gas and Dust in the Taffy Galaxies: Ugc12914/15 Zhu, M., Gao, Y. Seaquist, E.R. and Dunne, L. 2007, , AJ 134, 118 (4) The Discovery of a Massive SCUBA Core with both Inflow and Outflow Motions, Wu, Y., Zhu, M., Wei, Y., Xu, D., Zhang, Q., and Fiege, J., 2005, ApJ 628, L57 (5) Star Formation Across the Taffy Bridge: UGC 12914/15 Gao, Y., Zhu, M., and Seaquist, E.R., 2003, , AJ 126, 2171 (6) A Multitransition CO Study of the Antennae Galaxies NGC 4038/9, Zhu, M., Seaquist, E.R., and Kuno, N., 2003, ApJ 588, 243 (7) Molecular Gas in Strongly Interacting Galaxies. I. CO (1-0) Observations, Zhu, M., Seaquist, E.R., Davoust, E., Frayer, D.T., and Bushouse, H.A., 1999, AJ 118, 145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