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付丽华

个人简介

付丽华,工学博士,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3年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理学院任教,2009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13年破格晋升教授。美国The University of Vermont计算机系访问学者。 科学研究工作: 1.主持的项目: (1)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3-1011):多核快速学习方法在地震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学天元基金(11026145):稀疏的可调核函数模型及其在时频分析中的应用; (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61102103):联合稀疏表示的自适应核模型及其在地震信号谱分解中的应用研究; (4)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CDB04205):基于混合核的NARX系统辨识及在地磁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5)主持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中国地质大学校“摇篮计划”(CUG110407):联合稀疏表示的自适应核模型及其在信号谱分解中的应用研究; (6)主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级青年基金项目(CUGQNL0520):基于小波变换的复杂噪声中谐波恢复研究。 2.发表论文: 在《IEEE Transaction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Circuits,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地球物理学报》、《电子学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检索30余篇。 教学工作: 1.主讲本科生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矢量分析》、《数学建模》、《数值分析》、《数理逻辑》、《数学实验》、《数学建模方法》、《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选讲》、《数学的模型与实验》、《数学建模实习》、《数值分析实习》、《简明统计学》 2.主讲研究生课程——《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模式识别》、《应用数学方法》 教学研究工作: 1.教学研究项目: (1)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大数据背景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8-2020)。 (2)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2012-2014)。 2.出版教材: (1)《工科数学分析》,副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9. (2)《数学建模实验基础》,副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9年. 获奖情况: (1)2019年,指导张雪敏获得中国地质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2019年,指导李应红获得中国地质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3)2019年,指导曾诚获得中国地质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4)2018年,指导郝帅获得中国地质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5)2017年,指导华志胜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6)2004-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奖励: 国家一等奖(2008年1项;2016年2项) 国家二等奖(2004年1项;2006年1项;2009年1项;2010年1项;2015年1项;2017年2项) 湖北省一等奖(2007年1项;2017年1项;2018年2项) 湖北省二等奖(2005年1项;2010年1项;2011年1项;2012年1项;2016年1项;2018年2项) 湖北省三等奖(2017年1项) (7)2017年,被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评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8)2012年,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首届“朱训青年教师奖”。 (9)2012年,被评为中国地质大学第十届“十大杰出青年”。 (10)2011年,被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评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11)2011年,获中国地质大学“金石奖教金”。 (12)2011年,获中国地质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研究领域

深度学习、地震数据处理、计算机视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Zhang W.,Fu L., Zhang M., and Cheng W. 2-D seismic data reconstruction via truncated nuclear norm regularization. IEEE Transaction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20. (DOI:10.1109/TGRS.2020.2976664) (通讯作者) [2]Wang Q., Shen Y.,Fu L., and Li H. Seismic data interpolation using deep internal learning, Exploration Geophysics, 2020. (DOI: 10.1080/08123985.2020.1748496) [3]Zhu D., Li H., Liu T.,Fu L.and Zhang S. Low-rank matrix decomposition method for potential field data separation. Geophysics, 2020, 85(1): G1-G16. [4]曾诚,付丽华,杨文采,李燕梅,用于地壳弧形构造信息提取的四阶谱矩分析.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20.(已录用) [5]张雪敏,付丽华,张海江,彭佳明.基于正交秩-1矩阵追踪的天然地震数据重建研究:以加州San Jacinto断层密集地震台阵为例.地球物理学报, 2019, 62(4): 1427-1439.(通讯作者) [6]彭佳明,付丽华,张雪敏.基于改进快速不动点延续算法的地震数据重建.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54(6): 1195-1205 (通讯作者) [7]Zhang W,Fu L.and Liu Q. Non-convex Log-sum function-based majorization-minimization framework for seismic data reconstruction.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19. 16(11): 1776-1780. (通讯作者) [8]刘群,付丽华,张婉娟.基于非凸Lp范数的三维地震数据重建.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54(5): 979-987. (通讯作者) [9]沈卉卉,刘国武,付丽华,刘智慧,李宏伟.一种基于修正动量的RBM算法.电子学报, 2019,47(9): 1957-1964. [10]付丽华,杨文采,谱矩方法在磁源体深度反演中的应用研究.地球物理学报,2018,61(7): 3044-3054. (DOI: 10.6038/cjg2018L0493) Fu L.,Yang W. 2018. Depth evaluation of magnetic sources by spectral moment analysis. Chinese J. Geophys. (in Chinese) 61(7): 3044-3054. (DOI: 10.6038/cjg2018L0493) [11]Fu L., Zhang M., Liu Z., Li H. Reconstruction of seismic data with missing traces using normalized Gaussian weighted filter. Journal of Geophysics and Engineering. 2018, vol.15, pp. 2009-2020. (DOI:10.1088/1742-2140/aac31c) [12]Fu L., Zhang M., Liu Z., Li H.Robust frequency estimation of multi-sinusoidal signals using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with weak derivatives criterion. Circuits,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18, (DOI:10.1007/s00034-018-0906-5) [13]付晓,沈远彤,付丽华,杨迪威,基于特征聚类的稀疏自编码加速算法.电子学报,2018,46(5): 1041-1046.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