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陳芷凡

个人简介

授課領域 *族裔文學與文化 *十九世紀福爾摩沙遊記 *紀錄片與台灣文學 *鄉土誌與田野調查 最高學歷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研究計畫 108「原民振興與知識論的建構:文學作為一種路徑」 2019年08月01日 ~ 2021年07月30日 科技部 / 科技部編號107-2410-H-007 -078-MY2 107「編織的上帝:原住民文學的基督宗教表述與文化重構」 2018年08月 ~ 2019年07月 科技部 / 科技部編號107-2410-H-007 -073 - 106 災難、現代性與文化重構:原住民族的風災紀錄與再現政治 (計畫主持人) 2017年08月 ~ 2018年07月 科技部 / 科技部編號 106-2410-H-007 -091 – 105 後戰爭時期的族群再現:台籍原住民兵的戰爭記憶與論述 (計畫主持人) 2016年08月 ~ 2017年07月 科技部 / 科技部編號 105-2410-H-007 -067 – 104 移動部落:都市原住民現象的文學 / 影像詮釋 (主持人) 2015年08月 ~ 2016年07月 科技部 / 科技部編號104-2410-H-007 -055 – 103 文化翻譯與番譯: 十九世紀John Thomson 的福爾摩沙建構 (主持人) 2014年08月 ~ 2015年07月 科技部 / 科技部編號103-2410-H-007 -078 校內榮譽一覽 103學年度院級教學優良教師獎 其他 陳芷凡,〈自己的故事自己說〉(國家人權館「原音重現:原住民族文學轉型正義特展」專題演講)。 2018年12月8日。 陳芷凡,〈Open 將在蘭嶼:傳統與現代性交織的台灣原住民文學〉(新竹文化局「鄉情文學系列」專題演講)。2018年10月12日。 陳芷凡, "台灣原住民紀錄片專欄—如是生活•如是傳統" , 《原住民族文獻》29期,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7年10月 陳芷凡, "台灣原住民紀錄片專欄—鄉關何處" , 《原住民族文獻》30期,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6年11月 陳芷凡, "台灣原住民 紀錄片專欄—歷史之內,與之外" , 《原住民族文獻》28期,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6年09月 陳芷凡, "台灣原住民紀錄片專欄---移動的家園" , 《原住民族文獻》27-30期,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6年08月 陳芷凡, "台灣原住民文學研究概述" , 《2014年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國家文學館。, 2015年12月 陳芷凡, "日治到戰後的人物傳記" , 《山海尋跡:台灣原住民族文獻選介》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頁351-384, 2015年01月 陳芷凡, "十九世紀來台西方人的旅行書寫" , 《山海尋跡:台灣原住民族文獻選介》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頁199-242, 2015年01月 陳芷凡, "台灣原住民文學研究概述" , 《2013年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國家文學館,頁101-106。, 2014年12月 陳芷凡, "導讀:孫大川 / 導讀:奧威尼•卡露斯" , 《台灣現代文學有聲書》新竹:竹科廣播公司,頁25-32、55-62。, 2014年12月 陳芷凡, "「原」來有你,台北真好" , 《文訊》第341期。台北:文訊雜誌社, 2014年 陳芷凡, "再現福爾摩沙---西人遊歷筆記中的台灣原住民" , 「原住 民文獻會電子期刊」5期。http://ihc.apc.gov.tw/Journals.php?pid=611&id=679 (原民會), 2012年10月 陳芷凡, "「原」來有你,台灣真好:原住民萬花筒兒童繪本介紹" , 《原教界》第47期。台北: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2012年 陳芷凡, "百年影像.族群風采:從圖像看歷史中的臺灣原住民" , 《臺灣原young:原住民青少年雜誌》第37期。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1年 陳芷凡, "鷹架上的獵人:台灣都市原住民的生活與圖像" , 《臺灣原young:原住民青少年雜誌》第37期。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1年 陳芷凡, "從山的獵人、到海的拚板舟:台灣原住民族文學與作家圖像" , 《臺灣原young:原住民青少年雜誌》第38期。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1年 陳芷凡, "《山海文化雙月刊》與原住民文學" , 《原教界》第36期。台北: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2010年 陳芷凡, "《山海文化》的美麗與哀愁" , 《原教界》第37期。台北: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2010年 陳芷凡, "台北是我的家,部落是我的故鄉:側記原住民創作者的台北故事" , 《文訊》第252期。台北:文訊雜誌社, 2006年 授課課程 101學年度課程 鄉土誌與田野調查專題   福爾摩沙遊記專題   台灣文學與論文寫作專題   台灣原住民文學與文化專題   102學年度課程 族裔比較文學專題   福爾摩沙遊記專題   鄉土誌與田野調查   台灣文學與論文寫作專題   103學年度課程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紀錄片與台灣文學專題   文學理論與文本分析專題   台灣文學史   104學年度課程 族裔比較文學   性別與書寫  

研究领域

*現當代族裔文學 *紀錄片研究 *原住民族文獻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期刊論文 1.陳芷凡。2019, 9月,〈家園的永恆回歸:奧威尼‧卡勒盛的風災書寫與社會韌性建構〉。《中外文學》48:3。台北:中外文學雜誌社。頁169-194。 2.陳芷凡。2019, 4月,〈從邊緣發聲到望向多方:再探原住民族文學的學位論文趨勢〉。《民族學界》43期。台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頁63-82。 3.陳芷凡。2018, 4月,〈戰爭與集體暴力:高砂義勇隊形象的文學再現與建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6期。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頁123-150。【THCI core】 4.陳芷凡。2017, 12月,〈想像共同體的(未)完成:金門籍南洋作家的華語語系表述與反思〉。《中國現代文學》32期。台北:中國現代文學學會。頁39-58。 5.陳芷凡。2015,〈田雅各、巴代等人的都市書寫策略與世代關照〉,《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5,4,pp1-19 (THCI) 6.陳芷凡。2014,〈「第三空間」的辯證:再探《野百合之歌》與《笛鸛》之後殖民視域〉,《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9,pp115-144 (THCI core) 7.陳芷凡。2012,〈歷史書寫與數位傳播:台灣原住民「文學」論述的兩種思維〉,《民族文學研究》,128,pp65-79 (其他) 8.陳芷凡。2010,〈海洋作為一種「視野」:台灣鄭和傳說中的文化他者與想像〉,《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1,pp221-256 (THCI core) 9.陳芷凡。2009,〈漫說恆春太寂寥?李仙得(Le Gendre)筆下的番人形象與其族群關係〉,《台灣文學研究學報》,9,pp329-362 (THCI core) 10.陳芷凡。2008,〈從東番到Formosa:試探<東番記>、<福爾摩沙報告>中的性別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6,pp75-101 (THCI core) 11.陳芷凡。2007,〈鄉愁作為一種位置:試探利格拉樂.阿女烏、里慕伊.阿紀書寫中的家 / 族寓言〉,《世新中文研究集刊》,3,pp127-148 (THCI) 12.陳芷凡。2005,〈母語與文本解讀的辯證---以魯凱作家奧威尼•卡露斯盎《野百合之歌》為例〉,《臺灣語言與教學研究》,6,pp188-201 (THCI) 13.陳芷凡。2004,〈魔鬼的形象--試論達悟族anito神話的漢語詮釋問題〉,《臺北師院語文集刊》,9,pp245-263 (其他)(THCI) 研討會論文 1.陳芷凡。2019,〈文學推廣教育與原住民知識的建構〉「台灣人文學社年會」台灣人文學社主辦。2019/11/23, 2019/11/24。 2.陳芷凡。2019,〈社會韌性與原民知識〉。「後自然與文學論壇」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辦。2019/11/08。 3.陳芷凡。2019,〈原住民族知識與生態觀的建構: 以祭儀文學為例〉。「原住民文 學與環境人文工作坊」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中興台文所主辦。 2019/06 4.陳芷凡。2019,〈Literature as a future-making:Native resurgence and epistemology with the indigenous peoples in Taiwan〉,「16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Taiwan Studies」(EATS and Nottinghan Trent University)。 2019/4 5.陳芷凡。2018,〈原民振興與知識論的建構:文學作為一種路徑〉。「和而不同: 2018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國際研討會」原住民族委員會、中華民國原住民族文 化發展協會、山海雜誌社、清大台文所承辦。2018/11 6.陳芷凡。2018,〈家園再生成:原民風災書寫與社會韌性建構〉。「第三屆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台灣文學與亞太人文的在地、跨界與混雜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台文所、台灣大學文學院主辦。2018/09 7.陳芷凡。2018,〈Disaster and cultural reconstruction:The representation of wind disaster with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15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Taiwan Studies:sustainable Taiwan 」 (EATS and IAOS of the University of Zurich)。2018/04 8.陳芷凡。2017,〈金門僑鄉文學的文化論述與反思〉。「Chinese Overseas: Global and Local Dynamics(世界海外華人研究學會長崎地區會議)」世界海外華人研究學會、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以及長崎大學主辦。2017/11 9.陳芷凡。2017,〈「泰雅性」的建構與重構:一個原住民文學的視角〉。「2017第三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清華大學南大校區中國語文學系 / 華文文學研究所主辦。2017/11 10.陳芷凡。2017,〈災難與文化重構:原住民族的風災紀錄與身分論述〉 ,性別•(後)解嚴:台灣文學、語言、文化與性別政治,台灣師範大學,2017/09/08-2017/09/09 11.陳芷凡。2017,〈想像共同體的(未)完成:金門籍南洋作家的華語語系表述與反思〉,華語語系•台灣:2017華語語系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2017/06/24-2017/06/25 12.陳芷凡。2017 ,〈東南亞華語語系表述與反思:以金門僑鄉文學為例〉,海上絲綢之路的漢語研究國際論壇,香港中文大學,2017/04/07-2017/04/08 13.陳芷凡。2016, 〈災難記錄與記憶:原住民族的書寫策略與文化重構〉,世界少數族裔文學國際研討會,中國四川成都,2016/10/29-2016/10/30 14.陳芷凡。2016 ,〈War memor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East Asia: taking Taiwanese aborigines as an example〉 ,Joint East Asian Studies Conference (JEAS) 2016 ,London, SOAS,2016/09/07-2016/09/09 15.陳芷凡。2016 ,〈Construction of “Formosa”:John Thomson’s Taiwanese Impress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y〉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Taiwan Studies:Powerful and Powerless , Prague,2016/03/30- 2016/04/01 16.陳芷凡。2015, 〈台籍原住民兵的戰爭記憶與族群反思,在地與易地〉第十一屆東亞學者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2015/11/13-2015/11/14 17.陳芷凡。2015 ,〈都市作為一種位置:田雅各、巴代等人的書寫策略與世代關照〉 ,第十九屆台灣文學家牛津獎暨田雅各文學學術研討會,真理大學,2015/10/24 18.陳芷凡。2015 ,〈根與路徑:族裔文學歷史意識的建構與反思〉,2015年兩岸青年文學會議,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2015/05/27-2015/06/01 19.陳芷凡。2015 ,〈John Thomson 的亞洲記憶與歷史建構:以馬來西亞、台灣為例〉 ,馬台華語語系文學文化學術交流會,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2015/04/20-2015/04/24 20.陳芷凡。2014 ,〈移動部落:都市原住民現象的文學 / 影像詮釋〉,2014「臺灣研究在東亞」學術研討會:臺韓對話的新視野,中興大學,2014/11/28 21.陳芷凡。2014 ,〈流動的家園:都市原住民現象的文學語境與文化詮釋〉,台灣文學研究新視野:反思全球化與階級重構國際學術研討會,清華大學,2014/10/24-2014/10/25 22.陳芷凡。2014 ,〈歷史敘事與文化翻譯:以台灣原住民文學為討論中心〉,第六屆經典人物:原住民作家巴代暨其周邊跨域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正大學,2014/05/10-2014/05/11 23.陳芷凡。2014 ,〈離散與定根---台籍原住民老兵的鄉愁與認同敘事〉,東亞現代文學的後殖民、後現代思考國際會議,韓國外國語大學,2014/02/19-2014/02/23 24.陳芷凡。2013 ,〈異己再現的系譜:十九世紀來台西人的民族學觀察〉,第八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會,台灣師範大學,2013/09/05-2013/09/07 25.陳芷凡。2013 ,〈「建構」福爾摩沙住民:以John Thomson的遊記與寫真為例〉 ,族群歷史文化與認同:台灣平埔族原住民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歷史博物館,2013/03/21-2013/03/22 26.陳芷凡。2012 ,〈歌謠敘事的延續與轉化:以台灣原住民文學發展為例〉,第九屆中國多民族文學論壇,新疆,2012/10/14-2012/10/20 27.陳芷凡。2010 ,〈台灣原住民「山海」論述的生成與變異:一個後設的視角〉,第九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台灣大學,2010/07/09-2010/07/10 28.陳芷凡。2008 ,〈說故事的人:《老鷹,再見》的文化詩學與文化翻譯〉,第二屆『文學、邊境、界線』國際研討會,國立交通大學,2008/03/24-2008/03/25 專書 (專書論文) 2015/07/00 文學傳統與創作新變:新世紀以來兩岸長篇小說之觀察,國家台灣文學館,台南,2015/07 (專書論文) 2015/01/00 山海尋跡:台灣原住民族文獻選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台北,2015/01 (專書論文) 2014/04/00 時空流轉:文學景觀、文化翻譯與語言接觸,萬卷樓,台北,2014/04 (專書論文) 2013/12/00 台湾原住民の音楽と文化,草風館,日本,2013/12 (專書論文) 2011/12/00 「兩岸民族文學交流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地出版社,台北,2011/12 (專書) 2011/09/00 《臺灣原住民族一百年影像暨史料特展專刊》,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台北,2011/09 (專書論文) 2008/04/00 台灣現當代文學媒介研究:「2007年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文訊雜誌社,台北,2008/04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