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張旺山

个人简介

學  歷 :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哲學博士 我大學和研究所都在台大哲學系就讀,碩士論文是《狄爾泰的「歷史理性批判」》(修改後出版:《狄爾泰》,台北:東大,1986),指導教授為郭博文。碩士畢業後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德國,就讀於波鴻魯爾大學 (Ruhr-Universität Bochum),主修哲學,副修政治學與社會學;博士論文題目為:Kulturwirklichkeit und Kulturwissenschaft: Zur Methoden- und Wertlehre Max Webers(《文化實在與文化科學:論韋伯的方法學與價值理論》),指導教授是Prof. Dr. Elmar Holenstein。返國後,除了在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擔任一年的「約聘助研究員」之外,1994年八月起迄今,一直都在清大哲學所任教,目前為副教授兼所長並擔任《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主編。 我從國中接觸中國傳統典籍開始,就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極大的興趣,但同時也對一般理解傳統典籍的方式感到不滿。因此,在接觸到西方哲學之後,便希望透過西方哲學家們對於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論與方法論的反省,替自己找到一條進入中國傳統的精神世界的道路。這是我之所以在碩士論文研究狄爾泰、博士論文研究韋伯的動機所在,但也從此走上了探討西方哲學的「不歸路」。在碩博士的求學過程以及回國任教的這些年中,我逐漸將研究的視野由原先的「社會科學的哲學」擴充到一些相關的領域與哲學家上,其中著力較多的領域為「政治哲學」,用心較多的哲學家則包括黑格爾、馬克思與尼采。 這十多年來,在「社會科學的哲學」方面,除了繼續對韋伯的研究之外,主要著重於對古典社會學理論大師的研究,尤其集中於馬克思與涂爾幹;在「政治哲學」方面,我較為關心的一個主題是「現代國家的興起與本質」,希望從馬基維理的「國家理性」一路探討到黑格爾的「理性國家」,將「現代國家」在思想史上的發展的理路貫串起來。最近幾年,我對 Carl Schmitt 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並打算將來進一步探討德國「國家學」(Staatslehre)傳統的幾個重要法學家。

研究领域

社會科學的哲學、政治哲學、韋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批判的決斷論:韋伯的「生活經營」的哲學〉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第26期,P. 55-P.95 期刊論文 〈國家的靈魂:論史密特的主權概念〉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12期,P.95-P.140 期刊論文 〈人文教育的意義〉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14期,P.65-P.93 期刊論文 〈史密特的決斷論〉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14期,P.185-P.219 期刊論文 〈行動人與歷史世界的建造:論狄爾泰的「生命的詮釋學」〉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3期,P.69-P.86 期刊論文 〈韋伯的科學觀〉 《臺大哲學論評》 21期,P.271-306 期刊論文 〈韋伯的「文化實在」觀念:一個“方法論”的分析〉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2期,P.1-P.38 期刊論文 〈「政治」與「命運」:論韋伯思想韋伯中的決斷論成分〉 《文本詮釋與社會實踐:蔣年豐教授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 P.24-P.72 專書及專書論文 〈韋伯的「國家」概念〉 《現代性的政治反思》 P.157-P.194 專書及專書論文 〈支配與自由:論韋伯的政治思想〉 《自由主義》 P.297-P.327 專書及專書論文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