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吳泉源

个人简介

學歷 1986-1992 美國賓州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 1983-1986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 1979-1983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學系學士 經歷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所副教授(~2018)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所所長(2004~2007、2010~2013)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副院長(2015~2018) 台灣社會學會理事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編輯委員 台灣社會學研究期刊編輯委員 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編輯委員 台灣研究通訊編輯委員 竹塹文獻編輯委員 新竹市文藝發展委員會諮詢委員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IEK)顧問 中華民國十大技術楷模決選委員 文建會古蹟歷史建築建築及聚落審議委員 國立科技工藝博物館典藏審查委員 國立台灣博物館典藏審查委員 學術榮譽 國立清華大學全校傑出教學獎(89學年度) 人社院傑出教學獎(106學年度) 經濟部「大學產業經濟貢獻獎」 個人學術傳記 我的研究基本上聚焦在一個核心關懷:掌握戰後台灣科技社群(scientific community)的特質。過去10年來,研究重點在於,重建台灣技術史。我嘗試以田野調查與口述歷史(oral history)的方法,透過具有代表性的紮實個案之累積,從所謂的「傳統產業」的網球拍產業,模具業,到所謂「高科技產業」的半導體產業,台灣產業發展三部曲,精確掌握技術發展的特質,企圖將社會學對於經濟發展與產業變遷的研究,透過對於技術實踐(technological practices)的深入解析,推到一個更高的境界。一方面挖掘曾經在台灣工業化過程中做出貢獻的「原型人」,重建其技術實踐的軌跡,同時再現「技術」在特定的時空脈絡所展現的複雜、有意義而感動人的內涵,並且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台灣工業化過程的關鍵機制。 社會參與 產業史紀錄片製作: 《當教授遇上黑手:塑膠射出成型的時代風雲》(2004) 《Generation X:到IC設計之路》(2004) 《技職教育的明燈》、《科盛科技》(2017) 《宗瑋工業》(2018) 開設課程 經濟社會學專題(社會所) 政治社會學(社會所) 產業社會學專題(社會所) 技術與社會專題(社會所) 經濟社會學專題:理論與變遷(社會所) 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通識) 科技與社會(科管院在職專班) 教育與人文社會科學視野(教育學院) 人文與科技變遷(人社院學士班) 社會學導論(人社院學士班) 人文社會科學經典閱讀(人社院學士班) 經濟與社會(人社院學士班)

研究领域

技術史、產業社會學、經濟社會學、科技與社會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吳泉源「揭開製造王國的面紗:台灣網球拍工業技術發展史」(under review) Chyuan-yuan Wu, “The Making of Tennis Racket Kingdom in Taiwan” (under review). 吳泉源「科學家的再現:國科會獎勵制度的社會學考察」(under review) 吳泉源「等教育與社會競爭力」,收入林本炫主編『教育改革的另類思考』一書(台北:國家政策 研究中心)。 吳泉源「台灣民主化的新課題:從社會民主的觀點論反對運動與新的政治文化的形塑」,收入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出版社)。 吳泉源「金融自由化的迷思:一個經濟社會學的考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15期:1-37。  吳泉源、林宗德「從網球拍到半導體:台灣產業技術特質的探討」,台灣產業技術史研討會,國立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 吳泉源「技術變遷與工程教育:重新思考人力資本理論」,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三回台灣勞動研究」專題研討會。 Chyuan-yuan Wu “Financial System and Local Politics in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olitics of Credit Allocation,” paper submitted to the research projec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Taiwan,” funded by the Chiang-Ching Kuo Chyuan-yuan Wu, Welfare Capitalism in Taiwan: State, Economy, and Social Policy. By Yeun-Wen Ku.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7(3): 528-9. 吳泉源「拆穿民營化的謊言,探究另類的經濟思考」收入『新國有政策-台灣民營化政策總批判】台北:商週出版社。 吳泉源「資本主義的另類模式:評Michel Albert著,莊英武譯,兩種資本主義之戰」,中國時報,1996/11/11。 吳泉源 「告別一個蠻荒的時代:評秋瑞穗的『異情歲月』」1995/4/25自立早報,閱讀當代女性生活史專題書評。  吳泉源、林宗德、林義凱「台灣資訊電子產業史記事」規劃報告書,經濟部技術處委託。 吳泉源『從老師傅到電腦輔助工程:台灣射出成型業的技術社會學研究』,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研究報告。 吳泉源 『新竹市藝文資源現況與長期藝文發展計劃之研議』調查報告,共三冊。行政院文建會及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委託調查計畫報告書。 吳泉源『一個機械工程師的養成』,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研究報告。 吳泉源,李丁讚『新竹市文化科學成的文化定位及其內涵之研究』,新竹市政府委託研究計畫案研究報告,共一冊。 「集體儲蓄」與「個人儲蓄」:台灣金融體系動員儲蓄能力的再評估,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研究報告。 「從黑手到電腦輔助工程:一個技術史典範的形成」,新史學(2002)(審查中)。 「永續發展與公共工程的科學化:美濃反水庫運動的社會學分析」,收入<海峽兩岸農業與可持續發展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清華大學永續發展研究室,2001)pp. 255-274。 「從網球拍到半導體:台灣產業技術特質的探討」收入『台灣產業技術發展史論文集』(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2000)。 「等教育與社會競爭力」,收錄於林本炫主編『教育改革的另類思考』一書(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7)。 「台灣民主化的新課題:從社會民主的觀點論反對運動與新的政治文化的形塑」,收入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出版社,1997) 「台灣經濟與社會的互動:論理工人的社會定位」收入羅鳳珠主編『社會學導論』(台北:正中書局:1996) 「金融自由化得迷思:一個經濟社會學的考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3)15期。 「從黑手到電腦輔助工程:社會階層、專業意識型態、與技術典範的轉移」,科技醫療與社會研討會,國立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2002。 “Representation of Science: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Taiwan”s Reward System” paper presented in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001 Conference, Melbourne, Australia. 從黑手到電腦輔助工程:一個技術史範例的形成」,2001電腦輔助工程(CAE)技術和應用—模具分析研討會,中原大學模具自動化教學資源中心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工業材料所主辦,2001。 「永續發展與公共工程的科學化:美濃反水庫運動的社會學分析」,2000。華中農業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永續發展研究室聯合主辦,「海峽兩岸農業與可持續發展學術研討會」,中國,武漢。 「從網球拍到半導體:台灣產業技術特質的探討」,台灣產業技術史研討會,國立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吳泉源、林宗德,1999。 「技術變遷與工程教育:重新思考人力資本理論」,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第三回台灣勞動研究」專題研討會,1996。 “Financial System and Local Politics in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olitics of Credit Allo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Taiwan,” funded by the Chiang-Ching Kuo 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 “Financial System as a Social Contract,” paper presented at Workshop on Enterprises, Social Relation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Studies on the Chinese Societies, Academia Sinica.1992。 Welfare Capitalism in Taiwan: State, Economy, and Social Policy. By Yeun-Wen Ku.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7(3): 829-830. 1998. 「拆穿民營化的謊言,探究另類的經濟思考」收入『新國有政策-台灣民營化政策總批判】(台北:商週出版社,1998)。 「告別一個蠻荒的時代:評秋瑞穗的『異情歲月』」1995/4/25自立早報,閱讀當代女性生活史專題書評。 「資本主義的另類模式:評Michel Albert著,莊英武譯,兩種資本主義之戰」,中國時報,1996/11/11。 「集體儲蓄」與「個人儲蓄」:台灣金融體系動員儲蓄能力的再評估,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研究報告,1994。 『新竹市文化科學成的文化定位及其內涵之研究』,新竹市政府委託研 究計畫案研究報告,共一冊,吳泉源、李丁讚,1995。 『一個機械工程師的養成』,國科會補助研究計畫研究報告,1996。 『新竹市藝文資源現況與長期藝文發展計劃之研議』調查報告,共三冊。行政院文建會及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委託調查計畫報告書。1997。 『從老師傅到電腦輔助工程:台灣射出成型業的技術社會學研究』,國 科會補助研究計畫研究報告,1998。 「台灣資訊電子產業史記事」規劃報告書,經濟部技術處委託,吳泉源、林宗德、林義凱,1999。 「新竹科學園區廢棄物清運儲存流程監督計畫」研究報告,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委託,共一冊,吳泉源、李忠潘、林崇熙、洪肇嘉,200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