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柴剑平

个人简介

柴剑平, 男,汉族,教授,硕士,1967/11生,中国传媒大学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院长。 从事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网络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9项,发明专利24项,高水平论文35篇,获得各类高水平奖励19次。 教育背景 工学学士 (广播电视工程),北京广播学院, 中国, 1989; 工学硕士(通讯与电子系统),北京广播学院,中国,1994;

研究领域

面向广播电视、传媒、文化领域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融媒体技术。

专利 1.《一种节目评价系统及方法》,专利号:ZL201510236771.5,授权日期20180406; 2.《一种电视节目满意度主观评价方法及构造系统》,专利号:ZL201510612741.X,授权日期20171229; 3.《一种节目单制定系统及方法》,专利号:ZL201410712256.5,授权日期20170829; 4.《一种广播电视节目单制定系统及方法》,专利号:ZL201410714339.8,授权日期20170620; 5.《一种节目标签关联规则分析系统及方法》,专利号:ZL201410713438.4,授权日期20170503; 6.《广播电视决策支持系统及其构造方法,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1310272008.9; 7.《广播电视系统及该系统中的个性节目推荐方法》, 专利号: 201310272576.9.; 8.《广播电视收视人群挖掘方法与系统》, 专利号:201310441813.X.; 9.《收视率统计方法和系统》, 发明专利, 专利号:200810222750.8; 10.《存储卡装置、机顶盒、数据回传系统及手持终端采集器 》,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2008201222592.4; 11.《基于大数据面向新媒体的跨平台“中传指数”节目综合评价系统V1.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2.《有线电视用户收视行为及节目推荐可视化系统V1.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研究课题 1.国家科技部2018年度《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影视媒体融合服务技术集成与应用”,子课题“融媒体服务技术质量评测”负责人; 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立体视觉内容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立体视觉主客观评价课题负责人,编号2012BAH37F03; 3.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广播电视监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面向海量广播电视节目监管的编目及内容检索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负责人,编号2009BAH40B03; 4.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数字家庭服务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技术负责人, 编号2011BAH16B03; 5.国家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广播电视监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紧急广播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技术负责人,编号2009BAH40B05; 6.国家广电总局项目《基于TVOS的智慧健康服务支撑平台研究与示范》负责人; 7.国家广电总局项目《电影产业基础数据可视化系统应用研究》负责人; 8.国家广电总局项目《广播电视台融合媒体新闻制播分发技术方案与应用示范(一期)》负责人; 9.国家广电总局项目《数字电视全链路中字幕的编码、传输与显示的研究》负责人; 10.国家广电总局项目《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业务和运营支撑系统技术体制研究》负责人; 11.国家广电总局项目《数字电视可选字幕的技术与系统研究》,负责人; 12.国家广电总局项目《三网融合用户终端综合数据采集规范研究及DSS系统示范工程》,负责人; 13.国家广电总局项目《研究视频内容监测和电视频道监测方法和技术》,负责人; 14.国家广电总局项目《跨媒体交互机顶盒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负责人; 15.国家广电总局高校科技项目《适合国情有线电视网络/用户管理系统》,负责人; 16.文化部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分布式中国文化对外公共文化传播与服务平台研究及示范》负责人; 17.文化部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宏观文化决策支持系统》,技术负责人; 18.北京市教学名师项目《校企合作多层次新人才链培养模式研究》,负责人。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专著《电影产业数据挖掘》201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论文,Research on dynamic propagation mechanism of network resources based on intelligent tags,2018 11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 ,EI检索; 论文,The evolution model of public resource in multimedia big data networks,2018 11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Beijing, EI检索; 论文,Cross-platform Public Opinion of Hot Event under the Media Convergence,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Networks, 2015年9月, EI检索; 论文,Digital TV Program Recommendation System Based on Collaboration[J].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4.10, pp. 531-538. EI期刊收录,JA检索号:20150600492076; 论文,Research and design of cultur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IT2013. 2014.2, pp.35-42. EI会议收录,CA检索号:201442113839; 论文,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use case[J]. 2012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ICICTA 2012. 2012.1, pp.119-122. (EI检索号:20121114850108); 论文,The architecture of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DS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Management, CAMAN 2012. 2012.3, pp.1662-1665.; 论文,The modelbase building of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DS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Management, CAMAN 2012. 2012.3, pp.1666-1669; 论文“广播电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设计”,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论文“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创建互联网电视监管体系”,电视技术; 论文“基于数字电视收视率调查的新方法研究”, The 4th Congress on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Image and Graphics Technology, 北京, April, 2009, 36-39; 教材《现代电视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978-7-04-024508-0,2008年; 教改论文《科研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价体系探讨》, 发表在“探索与实践”,ISBN 978-7-81127-916-0, 2010年; 教改论文《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发表在“改革与创新”,ISBN 978-7-81085-699-7, 2008年。

学术兼职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协会广播电视分会委员,有线电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