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高艳

研究领域

词汇学、语法学、国际中文教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新兴“被”字句的语用功能及句法特点[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2,(5). 新兴“被”字结构中“被”的性质[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11,(6). 光杆动词进入把字句的条件论略[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11,(5). 中文Windows Vista 关机术语刍议[J]. 中国科技术语, 2011,(4). “S+A+把+O+V单”式把字句初探[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10,(5). 时间词的不对称性及其词类归属[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0,(2). 小议”有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J]. 中国科技术语, 2009,(1). 汉字不便使用的领域管见[J]. 北华大学学报, 2008,(3). 也论语素组合体[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8,(2). 专有名词的修辞作用[J]. 语言与翻译, 2008,(1). 大陆新移民与汉语国际推广[J]. 汉语国际推广论丛, 2007,(2). “人类感染的高致病性禽流感”该如何命名?[J]. 中国科技术语, 2007,(5). 别解探析[J]. 汉语学习, 2007,(5). 全球化时代汉语传播的意义及其途径[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1). 语义功能语法与结构主义方法[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5,(6). 词汇词,语法词,拼写词[J]. 南开语言学刊, 2004,(3). 汉语拼音字母名称的完善与推行[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4,(4). 汉语外来词的名与实探析[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4,(5). 汉语拼音在网络中的应用及其规范[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3,(2). 汉语拼音方案修改意见综述[J]. 语言文字应用, 2003,(2). 汉语外来词的用字规范[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3,(5). 汉语中的使宾语素复合词刍议[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3,(2). 汉语外来词的造词法[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2,(5). 汉语外来词研究五十年[J]. 松辽学刊, 2002,(1). 谈本族外来词[J]. 社会科学战线, 2001,(6). 构词法与汉语外来词[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1,(4). 外来词与汉民族语言心理[J]. 松辽学刊, 2001,(2). 对外汉语趋向补语教学刍议[J]. 吉首大学学报, 2001,(2). 谈类推造词法[J].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4). “吧”的词化过程[J]. 汉语学习, 2000,(2). 指示代词“本”与“该”[J]. 松辽学刊, 1999,(5). 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单音化缩略[J]. 松辽学刊, 1998,(4).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