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清宇

研究领域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汉语国际教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明代中期文坛的“四变而六朝”──以黄省曾与李梦阳文学观念之异同为中心,北方论丛,2004年第2期 化骈入散抒性灵──论俞平伯抒情散文与六朝骈赋、晚明小品文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4期 难以割舍的音乐美──浅析俞平伯《冬夜》诗集,中国学研究(第十辑),2007年 以个体情感为中心:试论吉川幸次郎的中国文学古今演变思想,汉语国际推广论丛(第2辑),2007年 抒情传统中音乐与诗歌关系之古今演变——以俞平伯《冬夜》诗集为中心,中文自学指导,2008年第3期 作为“秀”的“说”:浅论对外汉语视听说课程的特征及对脱口秀节目的运用,汉语国际推广论丛(第3辑),2009年 多元文化融合与上海社区汉语国际推广,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年第4期 观念先行:论对外中国文学课的教学重点,中文研究与国际传播(第1辑),2011年 论“多维发展模式”中的“可变性序列”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运用,中文研究与国际传播(第2辑),2013年 戏仿与影射:从《五四遗事》论张爱玲浪漫主义态度,北方论丛,2014第2期 西厢缭绕一炉香——论张爱玲《第一炉香》与《西厢记》之间的文学演变关联,汉语言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 “娜拉走后怎样”:论张爱玲以小说创作对鲁迅思想的延展,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六朝文学思想对俞平伯文学观念影响考略,创新,2014年第3期 张爱玲《金锁记》与《窦娥冤》的互文关系,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第4期 摹古与叛逆:论曹雪芹“重文轻戏”的戏剧欣赏偏尚,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八辑),2014年6月 五岳山人黄省曾年表稿,中国文学研究(第二十三辑),2014年7月 从《红楼梦》题名论曹雪芹小说创作观念的演进,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6期 论《倾城之恋》与《白兔记》之间的共通性及其成因——从“李三娘故事”说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5年第2期转载) 从诸题名论《红楼梦》创作过程中写实性的演进红楼梦学刊 2014年第6辑 入于赋心:论《繁花》的铺张叙事,南方文坛,2015年第2期 论张爱玲“以戏为题”的互文叙事——从话剧《秋海棠》的启示说起,文艺研究 2016年第9期(本文入围2016年“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终评,并收入中国现代文学馆编《2016年度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论文集》出版) 论张爱玲对五四文学的接受——以易卜生《群鬼》对《茉莉香片》的影响为中心,汉语言文学研究,2018年第4期 费穆与上海艺术剧团《秋海棠》演出本,戏剧艺术,2019年第4期 张爱玲与梅兰芳的文艺因缘,新文学史料,2020年第4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