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宋健飞

个人简介

开授课程 本科课程:“德译中国文学选读与文学翻译”,“中德跨文化口译I”,“中德跨文化口译II” 研究生课程:“德语高级口译”,“翻译理论与研究”,“德译中国文学名著选析” 荣誉及奖励 在同济大学时曾获得多种奖励。来华师大后获2015年度华师大本科教学年度贡献奖,2017年被评为学生“我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2018年获得“华师大优秀教学贡献奖”,2019年获得“华师大本科教学成果奖”

研究领域

翻译理论与实践,德译中国文学,口译,德语文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外国儿童文学研究》1985年2期 中国外语教学之我见(翻译)《外语语文教学》1985年2期 装笑的人(翻译·诺奖作家作品)《人间》1985年12期 不必总要鱼子酱(译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德洛姆布什一家〈33集电视连续剧〉(翻译)重庆电视台1992年译制 齐美尔、胡塞尔、舍勒散论(翻译)北大出版社《东西方文化评论》1992年4辑 俄语教程(翻译)台湾中央图书出版社 烛光摇曳(翻译)《世界儿童》1994年4期 联邦德国教科研技部亚洲方案《联邦德国研究》1995年4期 联邦德国高等教育现状综述《联邦德国研究》1996年3期 文学无国界(翻译·诺奖作家作品)三联出版社《伯尔文论》专集 责任与命令(翻译·诺奖作家作品)三联出版社《伯尔文论》专集 德政府决定在职教改革中推出“青工小证书”《联邦德国研究》1997年3期 中国驻德国使馆教育处简介(汉德对照)驻德使馆1998年10月印制使用 “德国母亲”和她的“儿童空中桥梁”《联邦德国研究》2000年2期 一个流亡部落的回归(翻译)《外国文艺》2000年第3期 口译教学的分项训练方法《国外外语教学》2000年第4期 汉斯·迈耶与他的《重见中国》《同济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 探索真理的百岁老人《德国研究》 2001年第1期 语言之年话德语《德国研究》 2001年第4期 大学德语四级考试应试指南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1 追忆汉斯·迈耶《德国研究》2001年第3期 衣食住行在德国(编著)(主编、第一作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年 谋职准备篇《上海教育》 2002年第5期 德语文坛上的幻影与精灵《文汇报》2003年5月23日 低音提琴(译著)(第二译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年 夏先生的故事(译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年 鲁道夫·奥格斯坦和他的《明镜》周刊(第二作者)《德国研究》2003年第2期 德语专业口译课与学生综合能力训练《同济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文明的共存还是文明的冲突(第二作者)《德国研究》2004年第1期 玩世箴言(译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从德语教科书的变迁看德国妇女解放运动(第二作者)《中华学术论坛》 2004年第9期 气味的推演—命运与叙事的逻辑(第二作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日尔曼学论文集》 2004年 德国文凭亦有假《德国研究》 2004年第4期 文坛才女斗士—耶利内克《外国文艺》 2005年第一期 作为能指的气味—对聚斯金德《香水》的一种解读(第二作者)《外语研究》(全国外语类核心刊物) 2005年第一期 一则干劲十足的故事(翻译·诺奖作家作品)《外国文艺》2005年第4期 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译著·诺奖作家作品)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安格拉·默克尔—德国政坛的奇迹《德国研究》 2005年第3期 知耻后勇面向未来—解读德国总统科勒纪念二战结束60周年的讲话《德国研究》 2005年第4期 她能重振德国经济吗—东部来的女总理《上海证券报·书评》2006.1.9 诺奖得主格拉斯遭遇严重信誉危机《文汇读书周报》2006.09.01 文坛巨匠格拉斯欺世盗名?《新京报》 2006.09.11 德国电视一台采访格拉斯(翻译)《南方周末》 剥洋葱(格拉斯回忆录节选翻译)《南方周末》2006.09.07 德汉文学互译问题探析《中国翻译》2007年第4期 幸存于幸存之中《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4期 译者、策略、译文:试论翻译批评应观照的对象《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德国高校学制改革综述《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 当代德国大学学费制的历史与现状 《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12期 从《新来的厨师》到《魔妇》《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第3期 译事趣谈《文汇报》2008.08.03 Interkulturelle Probleme der Literaturübersetzung unter Aspekten der funktionalen ?quivalenz (论文)In: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aus internationaler Perspektive—Neuere Trends und Tendenzen Iudicium Verlag München 2009 谜一样的童话(论文)《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童话(歌德著?译著)《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从跨文化视角探析上海世博会标语广告的翻译(论文)《东方翻译》2010年第 3 期 逃向死亡的流亡(论文)《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四卷2010人民文学出版社 考克上校(译作)《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四卷2010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我们德国(译作)《外国文艺》2010年第一期 赤足二月(译作)《外国文艺》2010年第一期 罗马一日(译作)《外国文艺》2010年第四期 《格林词语》:(论文)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译林》2011年第5期 浅谈情境法在口译教学中的尝试(论文)《同济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卫礼贤与德译《道德经》《东方翻译》2012年第1期 晨光暮影 似水流年——析2011年德国图书奖获奖作品《光芒消逝的年代》 《外国文艺》2012年第四期 弱者的强音——阿尔弗雷德·德布林在《王伦三跃》上的文学飞跃 人民文学出版社《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2012年第六卷 生活的碎片社会的镜子——第十七届“德国中部广电文学奖”面面观《外国文艺》2012年第六期 王伦三跃 (译文)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六卷 庄子(译文)《外国文艺》2012年第六期 批评家之死《文学报》2013.10.31 Research on a Situated Teaching Model in Oral Interpretation (第二作者)《第一届教学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11 徳译中国文学名著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专著结题)2014.10 最早走进欧洲的“梁山泊好汉”—关于徳译《水浒传》《文汇读书周报》2014.11.14 与欧根-鲁格喝咖啡《文汇报》2015.02.10 高立希先生《文汇报》2015.04.20 徳译《水浒传》——欧洲最早、最奇、最经典的译本《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一期 中德跨文化口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年6月 也谈《歌德全集》翻译《文汇报》2015.07.26 永远的“字谜”《文汇报》2015.11.08 奥斯威辛的守灵人《财新周刊》2016年04月11日 感同身受的煎熬——译《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告》《文汇报》2016-04-21 废墟灰烬中挖出的史诗《财新周刊》2016.07.18 尘封历史灰烬传奇——波斯尼亚作家卡拉哈桑和他的新作《灰烬之传奇》《外国文艺》2016.10月第5期 咖啡馆(翻译)《外国文艺》2016.10月第5期 德译中国文学名著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11月 乐者乐歌——鲍勃-迪伦的多面艺术人生(翻译)《外国文艺》2017.2月 中德跨文化高级口译教程 (新经典高等学校德语专业高年级系列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年8月 中国文学名作德译本选读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04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