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黄晨熹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1989年9月-1993年9月浙江师范大学地理系攻读地理教育学士学位 1993年9月-1996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攻读人文地理硕士学位 1999年11月-2003年12月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2011年9月-2012年9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学 工作经历 1996.07--2014.5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 2014.05--至今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 荣誉及奖励 奖励 研究报告“让就业有利可图:完善上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第一作者)获2004年民政部民政理论征文三等奖 论文“让就业有利可图:完善上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获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2006年10月 论文“让就业有利可图:完善上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获第四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07年7月 论文“城市低保对象求职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制度安排研究”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2008年10月 论文“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变动”获2009年国家计生委和中国人口学会举办的中国人口60年理论文章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论文《社会组织吸纳残障人士就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为例》获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2018年9月 荣誉 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20年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老龄化和贫困)、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人口社会研究 当前研究兴趣:相对贫困、社会救助和社会工作;人口老龄化、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书中章节 黄晨熹,“第九章社会救助”,见郭士征主编,《社会保障学》(第二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60-309页。 黄晨熹,2012,城市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的制度安排研究,见米勇生主编,《社会救助与贫困治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第140-157页 黄晨熹,2012,城市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研究,见杨立雄、刘喜堂主编,《当代社会救助:回顾与展望》,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77-301页 黄晨熹等,2016,支出型贫困概念及其应用辨析,岳经纶、刘喜堂、李琴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机遇与挑战,人民出版社,44-54 期刊论文 黄晨熹,标准构建、就业动机和欺瞒预防:发达国家社会救助的经验及其对上海的意义,《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黄晨熹,社会救助的概念、类型和体制:不同视角的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黄晨熹等,让就业有利可图:完善上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3期; 黄晨熹等,计划生育困难群体的问题和扶助对策研究——以扬州市为例,《人口与经济》,2006年 03期 黄晨熹,城市外来人口宏观调控研究之新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9卷1期,第78-83页 黄晨熹,城市低保对象求职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制度安排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第137-160页。 黄晨熹,社会政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第163-181页。 黄晨熹,实施低保渐退制度的背景和条件分析,《中国社会报》,2008年9月4日,第三版。 龚敏健、黄晨熹,2009,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趋势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4期。 黄晨熹,我国福利制度的特点及未来走向,《人文杂志》,2010年第6期(11月15日),第174-181页 黄晨熹,1964-2005年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变动:基于人口普查/抽查资料的分析,《人口学刊》,2011年第3期 黄晨熹,城市外来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州市为例,《西北人口》,2011年,第32卷,第6期,第23-30页 黄晨熹,谭伟良,施蓉芳,杨汉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类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以苏州市为例,《西北人口》,2012年,第33卷,第1期,第85-90页 黄晨熹,2014,我国流动人口社会政策的进展、问题和对策,《中国名城》,第3期,第4-10页 黄晨熹,2014,超高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普陀区甘泉街道为例,《上海城市管理》第3期,第31-37页 黄晨熹, 汪静, & 陈瑛. (2016). 家庭长期照顾者的特征需求与支持政策——以上海市失能失智老人照顾者为例. 上海城市管理(05), 70-76. 黄晨熹, 周榕 & 胡清泉.(2018). 社会组织吸纳残障人士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福建论坛(2), 135-141.(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黄晨熹. 2018,什么因素阻碍了规则意识的培育,人民论坛,2018年第8月上期总第 603 期 黄晨熹. 2018.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避免急躁和厌战情绪. 人民论坛(26), 65-67. 黄晨熹. 2018-11-05. 规则意识短板现象成因. 北京日报, p. 013. 黄晨熹,周榕. (2018). 社会组织吸纳残障人士就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为例.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47(6), 97-105. 黄晨熹, 汪静, & 王语薇. (2019). 长者亲属照顾者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1(03), 152-159+177. 黄晨熹, 郑悦, & 汪静. (2019). 我国城市独居老人生活照料服务供需状况及对策建议——基于5个城市的分析. 上海城市管理, 28(02), 51-58. 周榕、庄汝龙、黄晨熹(通讯作者). (2019). 中国人口老龄化格局演变与形成机制,地理学报,10. 黄晨熹. (2020). 上海:开启依法志愿服务新篇章——新版《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2020年1月1日正式施行. 中国民政(01). 黄晨熹, & 薛媛媛. (2020). 老年健康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知识体系与发展策略. 河北学刊(04). 黄晨熹. (2020). 老年数字鸿沟的现状、挑战及对策. 人民论坛(29), 126-128. 王娟, 黄晨熹, & 马志雄. (2020). 促进还是抑制:疾病负担对农村妇女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 南方人口(02). 郑悦, & 黄晨熹. (2020). 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干预项目的开发——基于压力应对理论. 社会建设(02). 黄晨熹. (2021). 新时代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路径. 人民论坛(18), 72-75. 黄晨熹, & 陈婷. (2021). 基于福利三角理论的监护困境儿童保护政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社会工作与管理, 21(03), 88-96. 黄晨熹, 薛媛媛, & 陈婷. (2021). 上海市家庭监护困境儿童保护的机制、问题与对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3(03), 171-177+182. 薛媛媛, & 黄晨熹. (2021). 老年保健消费的健康观念与健康决策. 江汉学术, 1-11.

学术兼职

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兼老年社会工作专委会副主任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社会工作研究会副会长 上海市闵行区社会工作者协会会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