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向平

研究领域

宗教社会学、信仰社会学、宗教社会理论、信仰与社会变迁、当代中国宗教、比较宗教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2016年发表论著: 一、CSSCI期刊 1,《亚洲秩序与宗教交往方式》,《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CSSCI期刊。人大全文复印 2.《大力加强“中国文化引导”,深入促进宗教发展“中国化”》,《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CSSCI期刊,第28-31页。 3.《人间佛教的神圣性与社会性——以星云大师的佛教思想为中心》,《上海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CSSCI期刊。 4.《新媒体时代的信仰私享方式》《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1期,CSSCI期刊。 5. 私人范畴与社会产物—宗教信仰方式与宗教治理法治化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6年6期 二、一般刊物 1《分化与合流—当代中国的儒学与儒教》,《人文天下》,2016年8月,第2-7页。 2《私人信仰与文化自信》,《东方文化》,2016年第3期,第106-115页。 3《当代信仰关系与社会文化思潮——兼与潘知常教授商榷》,《上海文化》,2016年第6期。上海《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4《“新学者”与“真信仰”——杨仁山居士与近代佛教革命》,《法音》,2016年第7期。 5《面目模糊的“中国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国家认同》,《文化纵横》,2016年6期, 6李向平教授谈民间信仰,《东方早报》,1016年4月3日 7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刍议,《中国民族报》2016年5月27日 8. 宗教与社会关系及中国化方向——专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李向平《上海民族与宗教》,2016年第2期 9. 中国宗教法治化的相关问题,《新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10,从人间佛教到公民佛教,《中国民族报》2016年5月24日 三、论文集出版: 1信仰社会学要论,中国宗教年鉴,2016年。 2菩萨公民与共业共修,海南出版社2016年 3《宗教与中国公民社会建设——以基督教基层组织的运作模式为中心》,载《三十年来中国基督教现状研究论著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220-232页。 4《当代中国基督教的“堂-点”模式——宗教的社会性与公共性视角》,载《三十年来中国基督教现状研究论著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207-219页。 5《伦理·身份·认同——中国当代基督徒的伦理生活》,载《三十年来中国基督教现状研究论著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271-301页。 6《新教伦理与社会信任的中国建构——以当代中国的“基督徒企业”为中心》,载《三十年来中国基督教现状研究论著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350-364页。 7.《“宗教生态”,还是“权力生态”——从当代中国的“宗教生态论”思潮谈起》,载《三十年来中国基督教现状研究论著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504-528页。 8.《信仰关系与地方行政权力的互动:以广东南镇基督教与民间信仰关系为例》,载郭承天等编:《认识耶稣,赢得基督:中国基督教之本土与全球发展》,台湾新北市:圣经资源中心出版,华宣发行,2016年9月,第245-261页。 9.“Civil Christian and the Siniciz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Edited by PaulosZ.Huang ,Yearbook of Chinese Theology, Brill Press,Leiden, The Netherlands,2016.pp33-47. 专著: 《当代美国宗教社会学理论研究》,60万字,上海中西书局,2016年 《基督教中国化的社会学研究》,25万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6年 《佛教基督教交往的社会学研究》,30万字,台湾,花木兰出版社2016年 2015年发表论文 1.尊佛性与道问学——唯识学在中国的历史变迁,2万字,《慈氏学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第546-561页。 2.私人信仰方式与基督教的公共关怀,《福建论坛》,2014年第12期,CSSCI期刊 3.“社团”与“法人”的双重建构,当代中国宗教管理制度改革路线图,《上海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CSSCI期刊 4.“神人关系”及其信仰方式的构成,《社会学研究》,CSSCI期刊,一级学科权威刊物,2015年第2期 5.中国基督宗教口述史研究的若干问题,吴小新编的《远方叙事——中国基督宗教研究 的视角方法与趋势》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6.从“罪己诏”到官员道歉,《检查风云》,2015年第5期。 7.非遗文化与民间信仰研究,(第一作者),《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12期。CSSCI期刊 8.信仰方式与中国社会治理——李向平访谈,《晋阳学刊》,2015年第4期。C刊扩展版 9.佛教社工:都市佛教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新作用,载觉醒主编,《当代佛教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北京:金城出版社2015年。 10.人间佛教的第四个传统,载《净慧长老与生活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2015年。 11.儒教天命观及其信仰方式,中国文化,春季号,第41期,2015年, 12.超越信仰寻求公共理性,李向平专访文章,1万字,社会科学报,2015年4月16日、23日。 13.佛教社工:都市佛教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新作用,《觉群佛学》,2015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90-298页。 14.宗教信仰方式与当代文化建设的社会学难题,9千字,《觉群》2015年第2期。 15.建构“公民—民族—宗教”间的“叠合认同”——以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对话为例,《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2000字,2015年4期,CSSCI扩展版 16.社会与文化的双重治理,《人民论坛》,6千字,2015年期。 17.“教会”与“社会”之间的张力与动力,《上海民族宗教》,6千字,2015年期。 18.宗教信仰方式与当代文化建设的社会学难题,2万字,《佛教与当代中国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40——50页 19.信仰社会学研究要义,曹中建主编《中国宗教研究年鉴201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243——258页。 20.佛教信仰社会化形式的构成——“生活禅”的社会现实研究,载明海主编《静慧长老与生活禅研究》,第344-352页,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年 21.当代中国的文化信仰思潮——以佛教禅宗文化的兴盛为例,载黄夏年主编,《禅宗文化研究》2,183-192页,郑州:大象出版社2015年。 22.信仰危机,还是社会缺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CSSCI期刊,2015年第5期 23.宗教交往及其秩序构成,河北学刊,CSSCI期刊,2015年第5期 2014年发表论文 1.《中国亟需建立公共信仰》,《检查风云》,2014年第5期。 2.《炎帝信仰的三种模式——兼论当代中国信仰的认同问题》,《文化纵横》, 2013年第6期(2013年未进入工作量计算)。 3.《生态共业与社会环保——人间佛教信仰方式的新建构》,《中国宗教》,2014年第3期。 4.《宗教研究的新思维与新方法》,《当代宗教研究》,2014年第1期,第21-25页。 5.《汉语神学:“无形的教会”与“公共的信仰”》,载,韦而克、林子淳编:《政治与公共-中西神学对谈》,汉语基督教文化究所,2014年,第217-228页。 6.《信仰论政治的历史建设及其意义》,觉醒主编:《觉群佛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 7.《解决中国宗教难题的新思维与新方法——读卓新平新著,<中国宗教与文化战略>》,《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2期,第174-178,CSSCI期刊。 8,香头类型与当代中国民间信仰,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编:宗教与世界,2014年第2期 9,农民有没有信仰,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26日,第4版 10,公开信仰,破除邪教秘密崇拜,南风窗,2014年第14期 11,邪教及其违法行为,《检查风云》,2014年第?期。 12,无视法律与他人权利就是反宗教的邪教,南方都市报,2014年6月8日,AA17 13,走向公共的汉语神学,《道风》2014年7月号,A&HCI期刊。 14,我们今天应当拥有什么样的宗教观?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民族宗教研究动态》,2014年第2期 15.部分党员干部信仰宗教问题严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主办《研究咨询》,2014年第4期;中央领导有批示 16. True religion is for people’s good, China Daily,2014-06-05 17.Right to belief needs State protection,China Daily,2014-06-26 18.《佛教世俗化问题及其特征》,上海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14年第1期。 19.《行走官场的巫师们》,载《今天我们如何谈政治》,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 20.中国人真的缺信仰吗?《人民论坛》,2014年9月11日。 21.公民基督徒与基督教中国化的问题,《文化纵横》,2014年第8期 22,宗教社会学第二辑,2014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3,科学·信仰·宗教替代,卓新平等主编《宗教与文化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24.当代中国基督教社会化的若干问题,载邢福增等主编《人言我为谁乎?——卢龙光院长荣休纪念文集》,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 2013年—— 1. 旧信仰与大革命;《东方早报》2012年12月28日 2. 社会对待宗教的态度有待调整;《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17日 3. 资源垄断之下,难有学术建树;《东方早报》专访文章,2013年1月9日 4. 企业家信什么;《东方早报》“信仰中国”专栏文章,2013年1月15日,第14版 5. 私人信仰与共同善,《东方早报》2013年1月29日,第14版 6. 圣人崇拜及其现代影响,《东方早报》,2013年3月5日,第14版 7. 转型中国的信仰与秩序,《南风窗》2013年第2期 8. 改革开放与信仰转型;《上海大学学报》C刊,2013年第1期 9. 两种信仰概念及其权力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C刊,2013年第2期 10. 中国当代信仰问题,《当代宗教研究》,2012年第4期(2013年元月出版) 11. 李向平、李高,皇冠下的民间信仰,《中国文化报》2013年2月25日 12. 中国改革及其信仰转型,《文化纵横》,2013年第1期。 13. 企业家发财致富与信仰伦理,《东方早报》2013年3月19日。 14.信仰是经济和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石,《新闻晚报》第5版“上海思想”,2013年4月13日 15.如何打造当代中国的“灵性企业”,《东方早报》2013年4月9日。 16.现代中国的科学信仰,汕头大学学报,C刊,2013年第期。 17.人间佛教与中国公民社会,郝志东主编《公民社会:中国大陆与港澳台》,新加坡八方文化出版公司,2013年。 18.信仰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建构,金泽主编《宗教社会学》第一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 19.官场巫术与现代迷信,5千字,《南风窗》,2013年第17期。 20.《社区信仰方式——教会与社会的双重建构》,载卢龙光编著:《爱你的邻居——教会小区工作理论与实践》,南京:金陵协和神学版社2013年。 21.《作为社会、文化建设形式的宗教信仰》,载闵丽、陈建明:《宗教文化与社会关怀》,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 22.公共信仰与社会共识,《探索与争鸣》C刊2013年 23.信仰社会学要义,《江海学刊》C刊,2013年第5期 24.A case study of interreligious rel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Buddhist--Christian interaction in four southeast cities. Buddhism and religious Diversity,Critical Concepts in Religious Studies, Volume II ,Christianity ,Edited by Perry schmidt-Leukel,First published 2013,by Routledge. 25.信仰论政治的历史建构及其意义,《地方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 26. 信仰与公权力,《中国这十年》,广东:花城出版社2013年。 27.序:“教会”与“社会”之间的尴尬与方便,载,黄海波《宗教非营利组织的身份建构研究》,2013年6月。 28.没有理想的理想,《南风窗》,2013年,第21期。 著作:《中国信仰社会学论稿》,23万字,甘肃民族出版社2013年。 李向平等主编《中国信仰研究》第三辑,14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2012年 29. 《20世纪中国的“信仰”选择及其影响》,《学术月刊》,2012年第5期 30.《信仰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建构——中国社会“信仰关系”的人类学分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31.信仰与民间权威的建构,世界宗教文化,2012年第3期。 32.中国佛教的公共外交特征,《中国宗教》2012年第7期 33.《宗教与信仰的双重社会化——当代中国宗教—信仰的基本变迁》,《创新》,2012年第3期 34.《文化·伦理与中国基督教——从基督教伦理的实践特征谈起》,《天风》,2012年第2期 35.《“神圣性”或“世俗化”的双重悖论——从人间佛教发展的基本问题谈起》,《觉群》,2012年第4期 36.佛教信仰与权力关系,两万字,魏道儒主编《佛教护国思想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37.宗教发展及其社会救助模式,1万1千字,闵丽主编《灾难与人文关怀》,巴蜀书社,2012年。 38.《汉语神学及其无形空间》,载李灵、李向平主编《基督教与公共领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39.《从“宗教文化”到“公民文化”——兼论当代中国宗教社会角色的转变》,载,马建钊、印顺、李大华主编《宗教的现代社会角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版; 40.《信仰重构:从革命党执政转变为执政党的重要机制》,载,张立升主编:《社会学家茶座》,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辑(总第44辑)。 41.信仰:是“病”还是“药”?香港《阳光》,2012年第2期。 42.道教研究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6千字,《上海道教》2012年第2期。 43.信仰重构:执政党建设的重要课题,《上海思想界》(105)2012年7月6日 44.宗教搭台经济唱戏或导致宗教腐败,《东方早报》,2012.11.11,B3 45.信仰问题事关中国文化建设,4千字,《社会科学报》,2012.1.19,第6版 46.信仰与生命相联系,社会科学报,2012年11月15日。4千字,第6版。 47.崇高的信仰依托于好的社会,6千字,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15日,第3版。 48.宗教搭台,经济唱戏或导致宗教腐败,东方早报,2012年1月11日,B3 49.信仰问题事关中国文化建设,5千字,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19日,第6版;《阳光》2012年第2期。 50、“人神关系”的个体化建构——道教信仰的伦理规范及其秩序构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10月。 51.《人间佛教与生态文明》,《佛教文化》双月刊,2012年第2期 52,《信仰及其秩序的构成——中国信仰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创新》,2012年第2期 著作:李向平主编并撰写《中国信仰研究》第二辑,10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2011年 53.宗教生态,还是权力生态,《上海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54.从宗教文化到公民文化,《江海学刊》,2011年第2期。 55.信仰认同与宗教交往,佛耶交往关系的社会学问题,载《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56.宗教、社会与权力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57.毛泽东信仰的经济学分析,《社会学家茶座》,2011年第二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 58.佛教与基督教的关系比较,《人文宗教》,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59.佛教社会理论刍议,《人间佛教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1年。 60.“教会”与“社会”的双向建构——当代中国基督教社会化难题,载李灵等主编《中国现代化视野下的教会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61.神圣的建构及其信仰—从广东毛泽东庙说起,《社会学家茶座》,2011年第四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 62.宗教研究的“上海模式”,载《上海学术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著作:李向平主编《中国信仰研究》第一辑,20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2010年 63. 《‘生产化’与‘学术化’:巨赞法师的新佛学思想》,载觉醒主编《觉群佛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 64.《宗教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双重探索:宗教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轨迹》(第一作者),《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1期。 65.《汉语神学:“无形的教会”与“公共的信仰”》,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 66.《宗教与中国公民社会建设—以基督教基层组织的运作模式为中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67.《宗教信仰属于谁?》,《中国民族报·宗教专刊》,2010年2月2日。 68.《从私人信仰到公民信仰》《中国民族报·宗教专刊》,2010年3月16日 69. 《佛教信仰与公民社会》,《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70.《中国信仰的实践逻辑》,《学术月刊》,2010年第6期。 71.《宗教鸦片论,还是宗教社会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新论》,《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72.《信仰是一种权力关系的建构——中国社会“信仰关系”的人类学分析》,《美中社会与文化》,2010年11月总第20期。 73.《当代中国宗教格局的关系建构——以佛教、基督教的交往关系为例》,《宗教学研究》,2010年增刊。 74.《如何构建当代中国的社会信仰——李向平教授访谈》,《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四期。 75.《信仰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信仰——当代中国宗教信仰变迁的基本趋势》,《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四期。 76.《宗教发展及其社会救助模式》,《江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三期。 77.《真正的信仰方法是一种对生命的关怀——李向平访谈》,《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10月第35期。 78.《巫术盛行,问题在于社会》,《社会科学报》,2010年11月25日,第三版。 79.《宗教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追踪》,《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19日,第4版。 80.《被做局的中国信仰》,《南风窗》,2010年第25期。 81.《中国信仰的纠结与困顿》,《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15日,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资料G2《思想政治教育》2010年第9期全文转载。 82.《内部事务·精神鸦片·社会资本——60年中国宗教的变迁历程》,《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269页。 83.《权力的信仰危机》,《社会科学报》,2010年12月9日,第1版。 84.《中国宗教与公民社会的建设》,卓新平主编《基督宗教研究》第十三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 85.《少林寺上市:信仰也有所有权?》,《南风窗》2010年第3期。 86.《我们都“被信仰”了》,《南风窗》,2010年第4期。 87.《西方基督教与中国地方文化网络的关系建构》,载吴义雄编《地方社会文化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15页。 著作: 《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60万字,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 《口述史研究方法》(第一作者),20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2009年 88.《中国佛教的后信仰时代》,《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2009年2月25日。 89.《从信仰危机到精神走私》,《南风窗》2009年第6期。 90.《毛泽东信仰的现象解释》,《南风窗》,2009年7期。 91.《中国信仰与当代中国人的信仰重建》,载《上大演讲录》,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 92.《作为佛教信仰的环保理念—人间佛教新进路及生态佛学论的建构》,载觉醒主编《佛教与生态文明》,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93.《“佛教社会”及其社会理论刍议》,载《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社科出版社2009年。 94.《中国信仰的现代性问题》,《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95.《身份与信仰的冲突》,《社会学家茶座》,2009年第2辑。 96.《缘分·功德·共同体:佛教信仰的私人性与社会性》,《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97.《中国当代佛教经济的“社会性”刍议》,《海口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98. Wealthy second generation poor in belief , Global Times , Monday May 2009,9. 99. 中国宗教与宗教学研究的“人类学常数”,《当代宗教研究》,2009年,第4期。 100.《文化型佛寺的都市发展模式》,6万字,载潘德荣、张晓林主编《人间佛教的都市发展模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101.《中国信仰的群己之辩》,台湾《宗教哲学》,2009年第9期,总第49卷。 102.《宗教与金融危机的联想》,《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2009年1月20日。 103.《新教伦理及其中国实践模式》,香港《时代论坛》,2009年1月25日。 104.《功德与慈善之辩》,《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2009年2月17日。 其中,专著《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部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二等奖,《中国当代宗教的社会学诠释》获上海市第七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二等奖;《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分析》,获2012年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论文《神人关系与信仰类型》,《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2期,获2016年上海市哲社科优秀论文二等奖。

学术兼职

中央统战部宗教工作咨询组特聘专家 全国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 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社会学学会宗教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宗教学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宗教学会副会长 中国统一战线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研究员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宗教理论研究智库特约研究员 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美国《宗教与社会》Review of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杂志编委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