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郑超

个人简介

教育与工作经历 2005.9-2009.7 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 2009.9-2012.3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 2012.4-2014.4 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2014.4-2016.3 日本京都大学法学研究科,法学硕士 2016.4-2019.3 日本京都大学法学研究科,法学博士 2017.4-2019.3 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 2019.5至今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领域

刑法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法律拟制思维在刑法中的重要性”,《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2015年日本刑法学研究综述”,《日本法研究》第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 “论日本的死刑现状与死刑基准”,《日本法研究》第3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 “无刑罚的犯罪——体系化分析我国《刑法》第37条”,《政治与法律》2017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7年第10期转载)。 “刑法因果关系判断需要更为具体的标准”,《检察日报》2019.5.25。 “教育惩戒与体罚的边界——基于日本经验的比较分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年第1期。 「量刑論の基本構造(一)」日本京都大学『法学論叢』(2020年5月)187巻2号。 「量刑論の基本構造(二)」日本京都大学『法学論叢』(2020年8月)187巻5号。 「量刑論の基本構造(三)」日本京都大学『法学論叢』(2020年11月)188巻2号。 「量刑論の基本構造(四)」日本京都大学『法学論叢』(2021年4月)189巻1号。 「量刑論の基本構造(五)」日本京都大学『法学論叢』(2021年7月)189巻4号。 「量刑論の基本構造(六?完)」日本京都大学『法学論叢』(2021年10月)190巻1号。 “论故意与过失的犯罪论体系性地位——古典立场的坚持与修正”,《中外法学》2021年第5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