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融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工作与研究经历 2003至今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先后任教于法政学院、法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讲授过法理学、中外法律史、法律英语、及财税法等课程。2007年开始担任研究生导师。2008年12月至2011年7月于复旦大学法学院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于英国牛津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科研获奖 “江歌案”引发的系列网络争议案讲义及课件入选上海市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案例(2021年)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2007年) 华东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 论文“依法治国的文化基础——论法治观念及其塑造”获上海市法制建设优秀研究成果奖(2002年)

研究领域

法治理论比较研究 法治伦理与道德建设的互动关系 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推进 公民教育国际比较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依法治国的文化基础——论法治观念及其塑造,载论文集《法治化中的思考》(包志勤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 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有效途径,《东华大学学报》2002(03)。 (法律信仰问题专题研究)法律信仰的基础及价值,《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05)。 “约因论”在英美法系的衰落,《现代法学》2007(04)。(28)。 论早期普通发票的契约诉讼形式及其演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05)。 “允诺禁反言”原则研究,《河北法学》2007(10)。 对价原则在英美合同法中的未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06)。 论英文司法案例的讲解路径,载《东华大学学报》2007(04)。 中世纪英格兰的“债务之诉”探析,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混合的法律文化》,2008(01)。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促进立法之完善,《东华大学学报》2011(02)。 ECFA的后续篇章——大陆关于台湾投资保护法制的成就与完善,《法治研究》2011(01)。 论学校对学生的安全保护义务,《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01)。 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兴起与流变——以英美合同法为视角,《河北法学》2011(01)。 美国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典编纂述评,《历史教学问题》2012(05)。 探寻契约效力的哲理源泉——以民法法系“原因理论”为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01)。 允诺禁反言与约因的关系——兼析吉尔莫的“契约死亡论”,《社会科学》2010(05)。 企业所得税“内外统一”对台商来大陆投资的影响与启示——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06) 英国早期制定法对普通法合同法的促进,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3(02)。 论当代美国合同法的古典复兴思潮及其启示——以司法判例为视角,《四川大学学报》2012(04)。 经济分析法学合同观的理论疑点与现实启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06)。 论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价值定位及价值实现,《中华文化论坛》2012(06)。 合同效力基础的伦理解释——以托马斯·阿奎拉道德法哲学为中心,《政法论丛》2012(03)。 合同自由与等价交换的博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01)。 我国政府性基金法律问题探讨,《政治与法律》2013(01)。 集体劳资行动在美国的合法化进程及其启示,《学术界》2014(02)。 探析英国住房税的福利保障机制:经验及其启示,《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7(秋季卷)。 经济效率视角下英国雇佣法院最新改革述评,《浙江社会科学》2018(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的理论基础、现实需求及实现路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10)。 论将爱国主义融入法治建设的逻辑理据与实践策略,《思想理论教育》2019(09)。 论社会主义法治促进和保障道德建设的使命,《思想理论教育》2020(03)。 法治社会目标视域下网络道德建设路径探析,《思想理论教育》2023年第2期。

学术兼职

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理事 华东师范大学公民发展与现代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立法与法治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上海市教育系统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