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周保巍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西方思想史博士学位 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1994-2004 访问学者 汉堡大学 2006.11-2007.5 访问学者 格拉斯哥大学 2014.4-2015.4 工作经历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2004-2013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 副教授 2013-至今 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 研究员 2013-至今

研究领域

西方政治思想史、思想史方法论、国际政治思想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译著 《休谟书信集》(100万字),浙江大学出版社,将出 《民族语境下的政治思想史》(40万字),人民出版社,2014年 《休谟与卢梭》(29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36万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英国近代政治话语》(合译,10万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与历史相遇:斯金纳访谈”(译文,3万字),载于王焱主编的《社会理论的两种传统》(公共论丛第8辑) 编著 《欧洲各大国外交政策的起源》,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版 论文 何谓概念:对“概念史”研究对象的几点思考,《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 必需·情欲·自由:英国现代早期的勤勉话语,《中国学术》,第29辑(收入罗卫东、陈正国主编的《启蒙及其限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社会达尔文主义”述评,《历史教学问题》,2011年第5期 概念史:历史研究的新路径,《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第1期 国家理由,还是国家理性:三重语境下的透视,《读书》,2010年第4期(收入许章润主编的《国家理性》,法律出版社,2010年)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ransatlantic Relations: Reconsidering the “Transatlantic Crisis”, in European Integration: Structural Chang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EU Diplomatic Politics, edited by Michal Mejstric and Yang Ye, The Karolinum Press, 2010. 国家理由,还是国家理性——思想史脉络中的“reason of state”,《学海》,2010年第5期 《从“政治哲学史”到“政治语言史”》,《复旦政治学评论》第7辑,2009年版(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全文转载) 《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道德原则”与“社会变迁”》,《浙江学刊》,2009年第3期 《伦理·权力·民主》,《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4期 《意识形态·知识话语·社会情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被人大复印资料“西方哲学”全文转载) 走向文明: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历史叙事与民族认同,《浙江学刊》,2007年第3期 自由主义的自由和共和主义的自由: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观念冲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奢侈与文明:休谟对商业社会合法性的辩护,《史林》,2006年第2期 从“自然状态”到“文明状态”——解读休谟的财产权理论,《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1期 “罗生门”与剑桥学派的“修辞”,《社会学家茶座》,2007年第3期 从魔女诱僧的佛教故事说起,《社会学家茶座》,2007年第1期 顾城的“困惑”与剑桥学派的“语境”,《社会学家茶座》,2006年第4期 “隆中对”与剑桥学派方法论的精义,《社会学家茶座》,2006年第3期(收入王焱主编:《社会学家茶座精华本》第2卷) 走向“文明化”过程中的民族主义——休谟民族主义思想的探析,《浙江学刊》,2004年第2期 质疑拆除“鲁迅纪念馆”,《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2期 军事创新与近代欧洲的政治发展——一项军事社会学的考察,《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一致还是背离:对全球化与民族主义关系的历史考察,《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1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