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郝旭东

个人简介

郝旭东,南开大学哲学博士(逻辑学专业,导师为李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学术经历 2013年7月入站南京大学哲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导师为张建军教授。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研究生中心和University of New York哲学系访学,主要合作导师为Graham Priest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University ofNew York) 学术成果 在Axiomathes、《逻辑学研究》、《现代哲学》、《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思想与文化》、《学术论坛》等A&HCI和CSSCI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博士论文《弗协调认知逻辑研究》获2010年金岳霖学术奖×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并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先后主持研究了:(1)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弗协调、弗完全、拟真势逻辑及其应用研究”;(2)2014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5批面上资助项目“弗协调、弗完全逻辑及其解悖思想研究”;(3)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拟真势多主体认知逻辑研究”;(4)2016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九批特别资助“弗协调、弗完全多主体认知逻辑研究”

研究领域

哲学逻辑和逻辑哲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次协调逻辑及其带来的逻辑哲学问题”,《学术论坛》,2005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1期转载。 “试论‘真矛盾’及次协调逻辑的哲学价值”,《现代哲学》,200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第2期转载。 “A Paraconsistent Epistemic Logic System CnEK”,《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2007年第1期。 “弗协调逻辑的发展及现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 “弗协调单主体认知逻辑系统CnEK及其扩张”,《重庆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解析弗协调逻辑容纳“真矛盾”的逻辑机制”,《学术论坛》,2010年第8期。 “弗协调多主体认知逻辑系统CnEmK”,《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解析作为解悖方案的弗协调逻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论弗协调逻辑的特异性质”,《学术论坛》,2011年第4期。 “因明论式,由喻观之”,《思想与文化》(CSSCI),2014年第1期。2014年月日,第337-344页。 “弗完全逻辑P1的可判定性及其容忍悖论的逻辑机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2015年第1期,2015年1月10日,Vol. 42,第10-14页。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理论的第四格问题”,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CSSCI),2015年第6期,2015年11月10日,Vol. 45,第142-146页。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理论中特称量词的界定”,《思想与文化》(CSSCI),2015年第17辑,2015年12月31日,第231-239页。 “以拟真势逻辑的方式溶解认知冲突”,《思想与文化》(CSSCI),2018年第21辑,2018年2月1日,第311-322页。 “面向认知冲突的弗协调置信逻辑”,《逻辑学研究》(CSSCI),2018年第2期,2018年6月18日,第26-40页。

学术兼职

中国逻辑学会理事,上海逻辑学会副秘书长,Axiomathes杂志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