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蔡林波

个人简介

蔡林波,Cai Linbo,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教研室主任。 学术经历 2000年,中南大学文法学院硕士毕业,伦理学方向,获哲学硕士学位;2005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毕业,中国史方向,获历史学博士;2005-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期间,多次赴德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地学术机构和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座。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宗教学概论(专业必修),道教思想史(专业选修),道教文化导论(全校通识核心课程),宗教文化(大类平台课程) 研究生课程:中国宗教史(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宗教仪式专题研究(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程),宗教文献选读(博士研究生必修课程)

研究领域

道家道教思想、历史与文化;近年来,主要专注于道教图像、早期道教史、道家道教哲学特别是《庄子》文本与思想诠释等领域研究,提出“原型图像”理论,注重理论思辩、文本分析与田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著作 《天垂象:道教真形图的综合诠释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22年,独著。 《神药之殇:道教丹术转型的文化阐释》,成都:巴蜀出版社,2008年,独著。 《助天生物:道教生态观与现代文明》,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独著。 《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合著。 《正一道教研究》第1-6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2017年,副主编。 《中国历史和社会中的道教仪式》(劳格文),济南:齐鲁出版社,2017年,译著。 主要论文 公元六世纪天师道团体浚窥——基于昌意王祠神道碑的考释 《世界宗教研究》2021年第5期,CSSCI。 何谓「害马者」?——《庄子》「黄帝将见大隗」寓言解诂《哲学与文化》2021年第9期。(AHCI) The Sacred Writing of Knowledge: Interpreting the True Form Charts of the Man-Bird Mountain in TaoismReligions 2022, 13-11, 1128.(AHCI) 庄子“悬解”思想稽论《湖南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以道解物:庄子“庖丁解牛”思想辨正,《四川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道教“洞”概念及其生命哲学意涵,《宗教学研究》2019年第3期,CSSCI,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齐物知道:庄子“濠梁之辩”的哲学意涵,《四川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CSSCI。 嗣诸法要:赵宜真的道教仪法思想诠论,《学术论坛》2016年第3期,CSSCI。 论赵宜真的道教有机整体论科学思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9期,CSSCI。 早期天师道财神三天万福君研究,《宗教学研究》2015年第1期,CSSCI。 形与真:道教“形”论思想阐释,《四川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CSSCI,日本京都大学发表演讲:《形と真 : 道教「形」論思想を論ずる》,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先秦“或使说”辩义《学术研究》,2013年第5期,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中虚圆通——道教的竹文化,《中国宗教》2013年第7期,CSSCI。 道教养生蕴含的文化机制,《中国宗教》2012年第2期,CSSCI。 正一道研究的新进展——首届“正一道教:历史与现状”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宗教学研究》2014年第3期,CSSCI。 北宋道士王从之:从琴王师到太一宫宫主,《中国道教》2013年第3期。 何以“李老在前”——唐代崇道原因新探,《正一道教研究》第2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6月。 道教养生蕴含的文化机制《中国宗教》,2012年第2期,CSSCI。 清明节的道教文化意蕴《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苏颂与道教《中国道教》,2011年第2期。 从仪式的角度解读道教(译)《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01年第5期全文转载),CSSCI。 陶弘景的形神观及其思想史意义《东岳论丛》,2010年第6期,CSSCI。 《山海经》“饮食自然”义考《学术论坛》,2010年第11期,CSSCI。 冶与天通:试论炼丹术的工艺精神本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CSSCI。 游之道:道教旅游理念的本真性蕴义《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4期,CSSCI。 城之道:道教的城市观《中国宗教》,2010年第8期,CSSCI。 中国古代道教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及其生态学意义,《鄱阳湖学刊》,2010年第1期。 和子论:对中西哲学本体论思想的融通,《宗教哲学》(台湾),2010年第12期。 饮食自然:道教饮食养生思想浅议,《中国道教》,2009年第1期。 是“病根”还是“良种”——也谈道教信仰的本土性,《宗教哲学》(台湾),2009年第12期。 著道于人身:道教体育思想及其人文精神,《中国道教》,2008年第4期。 内在化:全真道的生命观及其精神特质,《宗教哲学》(台湾),2013年第12期。

学术兼职

华东师范大学明道道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道教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宗教学会理事;《正一道教研究》副主编;《上海道教》责任编辑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