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孙亮

个人简介

孙亮,哲学博士、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16年评为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西方法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硕、博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双聘教授(仅指导博士生)、哲学系教学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学术经历 德国耶拿大学访问学者、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研究领域

马克思与现代西方思想史;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史理论、德国哲学研究。近期关注:开放马克思主义哲学、认知资本主义及价值形式批判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近期“开放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主体就是主体的敌人——朱迪斯·巴特勒的激进政治哲学阐释,2019.5,西北师大学报,CSSCI, 资本论语境中劳动价值论及其解放理念,2019.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CSSCI 重审资本论语境中价值形式的辩证方法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9.4,CSSCI 重新理解资本论语境中的“价值形式”批判,社会科学,2019.6,CSSCI 重新理解马克思视域中的“时代精神”,哲学动态,2019.5,CSSCI 新时代文化建设原则的历史辩证法基础,理论探讨,2019.1,CSSCI “劳动逻辑”的重构与重读《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5,CSSCI 重审认知资本主义语境中的“度量危机”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8.4 CSSCI 重新理解价值形式概念的激进政治向度——对亚瑟新辩证法的批判及其改造,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17.2 CSSCI 从“同质性”的抽象劳动时间中“撤离”——约翰·霍洛威“时间向度”的激进政治理念阐释,理论探讨,2017.6 CSSCI 创造“共有财富”世界的前提与重塑生产劳动的逻辑——对约翰·霍洛威与哈特、奈格里论辩的批判性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7.5 CSSCI “形式批判”与“停止制造资本主义”——约翰·霍洛威对《资本论》起点的重构及其政治效应,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2 CSSCI 约翰·霍洛威对“劳动解放”理论的重构及反思,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7.1 CSSCI 走向“超越权力”的“自我解放”——反思霍洛威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念的重构,武汉大学学报,2017.1 CSSCI 约翰·霍洛威“分离论”的解放理念重构——从拜物教到反拜物教的路径考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3 CSSCI 马克思的近阿多诺阐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7.5 CSSCI 重审认知资本主义语境中的阶级概念,山东社会科学,2017.8 CSSCI 认知资本主义的谱系、特质及其批判,社会科学,2016.7 CSSCI 后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激进左翼思想研究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黑格尔“颠倒”的三重意蕴——以阿尔都塞的勘定及其当代延展为视角,哲学研究,2016.6 CSSCI 资本逻辑视域中的“速度”概念——对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考察,哲学动态,2016.12 CSSCI 从“敌对”走向“争胜”——查特尔·墨菲对“理性共识”民主模式的批判,福建论坛,2016.7 CSSCI 宗教形而上学的特质、结构及其批判性延展——科耶夫对索洛维约夫宗教哲学的阐释,学术交流,2015.12 CSSCI 《资本论》第一卷为何以“现代殖民理论”结尾——哈维基于马克思与黑格尔思想传承语境的阐释,理论探讨,2015.6 CSSCI 《资本论》与“景象社会”——基于“表现”到“景象”逻辑生成的批判性考察,天津社会科学,2015.6 CSSCI 西方“新社会运动”的出场、特点及其局限,山东社会科学,2015.7 CSSCI 走向一种争议式的激进民主:对话查特尔·墨菲,国外理论动态,2015.4 CSSCI 重思“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三个误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3 CSSCI 我们究竟能从后马克思主义那里得到什么——对“托米、塔西恩命题”的尝试性回答,社会科学,2013.7 CSSCI 激进民主政治能实现人类解放吗?——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方法论批判 ,甘肃社会科学,2012.1 CSSCI 政治意图的虚构抑或是一种历史的真实——乔·诺瓦克对“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的清理,国外社会科学,2012.1 CSSCI 瓦解“经济主义的政治模式”与“偶然性逻辑”的确立——评拉克劳、墨菲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批判”,学习与探索,2011.9 CSSCI 激进民主政治:一种解放策略的本质性勘定——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政治规划批判 ,学术界,2011.11,CSSCI 马克思哲学思想与文本研究 从“尊重差异”走向“学术共识”——“平权地解读马克思”研究导向的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模式的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9 CSSCI 重审《资本论》中的“正义”概念——基于“事物化”与“物化”界划的视角,学术月刊,2015.3 CSSCI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语境中的“自然法”概念,哲学动态,2015.2 CSSCI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语境中的“规训”向度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5 CSSCI 马克思的“后正义观”与“中国道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5 CSSCI “生活”的认知方式与统治形式——基于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尝试性思考,江海学刊,2015.4 CSSCI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政治哲学向度,学习与探索,2014.10 CSSCI 儒学复兴:从“幽灵”走向“精神”——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尝试性勘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4.5 CSSCI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语境中的“正义”概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4.5 CSSCI 在“哲学与现实”之间重审价值虚无主义的困境——对虚无主义阐释的形而上学路径批判,社会科学辑刊,2014.5 CSSCI 马克思历史科学视域中法律阐释的双重超越,武汉大学学报,2013.6 CSSCI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的“逻辑转换”与“顶层设计”,理论探讨,2014.4 CSSCI 诠释文本的定位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3.2 CSSCI 从“学院化致思”到“化理论为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模式辩误与“顶层设计”,西南大学学报,2013.2 CSSCI “生产力决定论”并非马克思的独创性贡献,宁夏社会科学,2013.2 CSSCI 超越规范性与事实性的“历史科学”向度——马克思政治哲学阐释困境瓦解的尝试性方案,学术研究,2012.9 CSSCI “权力垄断”不能成为重释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概念的根据,探索,2012.4 CSSCI 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进步观”辩护,人文杂志,2012.4 CSSCI 实践本体论的悖谬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烟台大学学报,2010.5 CSSCI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语境中的“价值”概念,湖北社会科学,2014.10 CSSCI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文化软实力”的本质反思与功能厘定,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4 CSSCI 中国现代性建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天府新论,2010.6 CSSCI 实践本体论的困境,学术界,2010.3 CSSCI 学术期刊的无奈选择与守护我们的学术良知,自然辨证法通讯,2009.6 CSSCI 后形而上学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发展模式建构,贵州社会科学,2009.6 CSSCI 把脉发生学视野中范畴的逻辑演进,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4 CSSCI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范式,理论前沿,2009.7 CSSCI “类本质异化”思维方式与“费尔巴哈思想遗迹”——接着“两条逻辑”的国内“南北之争”说下去,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2 CSSCI 原创法度:“面向事实”抑或“面向文本”——“中国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理论探讨,2009.2 CSSCI “物质概念”的误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江汉论坛,2009.2 CSSCI 哲学视域的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2 CSCI 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是哲学“终结论”者,学术研究,2008.10 CSSCI 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驳疑与自然辩证法客观评价,河南大学学报,2008.5 CSSCI 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一个再证伪,东岳论丛,2008.1 CSSCI 面向马克思本身:探寻“中国特色马克思学”自觉建构,山东社会科学,2008.1 CSSCI 马克思对人道主义的承接:价值观抑或历史观——兼论“马克思立场”解读原则,学术论坛,2007.6 CSSCI “两种范式”梳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演进逻辑的合法性,探索,2006.5 CSSCI “重新理解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点困惑,人文杂志,2008.4 CSSCI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转型的合法性思考——以列宁“反映论”与海德格尔“去蔽说”为个案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7年辑,CSSCI

学术兼职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 中国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理事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以及国内院校的兼职教授等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