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昶

个人简介

刘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招收中国近现代史、海外中国学方向研究生,开设“近现代中国经济社会变迁”、“中国近现代史理论与方法”、“历史专业英语”等课程。早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后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黄宗智教授和白凯教授。走向未来系列丛书之《人心中的历史》即是其最早的著作。 教育背景 1982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硕士阶段师从程应缪先生,攻读宋史专业并于1987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题为《论宋代理学家的人性观和历史观》 1988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深造,于1991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专业为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ese history 1991年―1996年,师从黄宗智教授和白凯教授学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1996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Rural Political Change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the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 Yangzi Delta 工作经历 1982年―1988年,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助教、讲师 1993年―1994年,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历史系客座讲师 1995年―1998年,麻省理工学院,讲师 1998年―2003年,克里斯特佛尔纽波特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2003年―2004年,华盛顿玛丽学院历史系,助理教授 2004年回国,供职于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2008年至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著作 Peasants and Revolution in Rural China: Rural Political Chang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 Yangzi Delta, 1850-1949.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民营化还是社会化:国企产权改革的战略选择》,与史正富合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中国文化史年表》(作者之一,撰写宋辽夏金部分),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人心中的历史―当代西方历史理论述评》,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主要论文 “Prometheus of the Revolution: Rural Teachers in Republican China,” Modern China: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of History and Social Science, November 2009, Vol. 35, pp. 536-603. 《拿什么来理解农民中国?》,《东方早报》2009年5月30日。 《革命的普罗米修斯:民国时期的乡村教师》,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六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2-71页。 《从福特公司的个案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演变》,史正富、刘昶:《民营化还是社会化:国企产权改革的战略选择》,上海世纪高教出版社,2007年,第37-49页。 《经济效益、社会成本与公众参与――〈私有化的局限〉中译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农村税收的政治经济学-清代到当代的一个简要考察》,史正富:《走向新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83-87页。 《杜威论中国:文明对话的一个个案》Harvard-Yenching Academic Series, Vol. 4,《全球化和文明对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91-400页。 《人性与历史: 论宋代理学家的人性观与历史观》,严耀中:《论史传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21-271页。 《在江南干革命:共产党与江南农村》,黄宗智等:《中国乡村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12-37页。 “Making Revolution in Jiangnan, Communists and the Yangzi Delta Countryside,” Modern China: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of History and Social Science, Vol. 29 No. 1, pp. 3-37, January 2003. 《盛世危言:〈叫魂〉简介》,《百年》(东京)1999年3月, 第14-20页。 《华北村庄与国家, 1900-1949》,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 1994年12月,第49-62页。 《1900-1940年华北的乡村政治》,王晴佳、陈兼:《中西历史论辩集》,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9―33页。 《国外学术思潮和当代中国史学:一九七八年以来史学界三次理论讨论的回顾》,陈奎德:《中国大陆当代文化变迁》,台北: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第209-222页。 《五四启蒙和国民性改造》,载《上海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为什么张力是必要的?--读库恩的〈必要的张力〉》,《书林》 1986年第4期。 《沙洲经济舞台上的政府和企业》(作者之一),《农村,经济,社会》(第4卷),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6年,第168-177页。 《农村商品生产的新趋势:温州农村经济调查》(作者之一),《农村,经济,社会》(第3卷),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年,第69-93页。 《历史学:一门万古常新的学问》,《青年论坛》1985年第1期。 《官僚政治下的三代理想:论张载(1020-1078) 的社会政治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科学革命的结构和时代思潮的变迁》,《读书》 1984年第10期。22.《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论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态环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82年第2期。 《试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80年第4期。《历史研究》1981年第2期转载。 译著 白凯:《中国的妇女与财产(960-1949)》(Women and Property in China, 960-1949, by Kathryn Bernhard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英译中),上海:上海书店,2003年。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86, by Philip Kuh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与陈兼合译(英译中),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 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Civil Justice in China: Re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Qing, by Philip Huang,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与李怀印合译(英译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