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郝宇青

个人简介

郝宇青,山东人,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战略研究所所长 工作经历 1991.7-1998.8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工作 1998.8-2000.9上海延安中学工作 2003.7-2007.9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工作 2007.9-2018.10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工作 2018.10至今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工作 教育经历 1987.9-1991.7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攻读学士学位 1994.9-1997.7华东师范大学法政系政治学理论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2000.9-2003.7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荣誉及奖励 《“互联网+”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8) 《个人的分量不要太重》获上海市第六届(2004-2005)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三等奖 《合法性:苏联剧变的一种解读》获上海市第七届(2002-2003)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

研究领域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苏联政治方向)、当代中国政治、基层社会治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苏俄问题及社会主义研究 《两条道路,两种命运》,《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年第5期 《合法性与苏联政治的嬗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合法性:苏联剧变的一种解读》,《华东师大学报》2002年第5期 《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资源》,《现代管理研究》(网络版)2002年第1期 《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农民暴动的原因新探》,《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6期 《论苏共执政模式的特征》,《俄罗斯研究》2004年第1期 《合法性危机积重难返》,《社会科学报》2004年4月22日 《解散立宪会议与俄共执政的合法性危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第3期 《试析转型以来的俄罗斯与非洲关系》,《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第4期 《个人的分量不要太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论苏联政治生活中的形式主义》,《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4期 《论苏共的意识形态合法性》,《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 《“勃列日涅夫稳定”原因论》,《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4期 《苏德战争前后李维诺夫的外交活动》,《上海学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还乌克兰历史原貌》,《中华读书报》2005年10月19日 《苏共执政合法性资源是如何丧失并导致垮台的》,载于徐鹏堂编著:《苏共丧失执政能力原因名家访谈》,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苏共高度集权执政模式形成中的国际政治因素》,《俄罗斯研究》2006年第1期 《论苏共执政合法性资源的再生产》,《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第3期 《苏共执政合法性意识的缺失及其后果》,《聊城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俄罗斯重现“斯大林热”》,《新生代?调查》2007年9月号 《苏共控制社会的手段析论》,《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7年第5期 《苏共对社会实行全方位控制的表现》,《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6期 《再论苏共执政合法性意识缺失的政治后果》,《俄罗斯研究》2008年第1期 《苏共领袖魅力合法性的再生产及其限度》,《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8期 《斯大林执政理念评析》,《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4期 《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实践及其启示——以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为例》,《上海杉达学院研究与发展》2010年第3期 《苏共缘何不能成为学习型政党》,《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5期 《苏共执政的旧社会“负面合法性”的功能及其限度》,《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信任的状况考察》,《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理性主义对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不和谐不是社会主义》,《党政论坛》2007年第3期 《意识形态“双刃剑”》,《社会观察》2011年第6期 《战后苏联的“荣誉法庭”:表现与危害》,《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第5期 《制度供给过剩与苏联政治的衰朽》,《江西师大学报》2012年第2期 《苏联形式主义成灾镜鉴》,《人民论坛》2013年第27期 《苏联政治的演进逻辑及结局》,《社会观察》2015年第11期 《政治动员议题的建构、实施及效果评析——对斯达汉诺夫运动的考察》,《党政研究》2016年第1期 《苏联的政治笑话:类型及其功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8?19”事件:苏联解体的加速器?》,《战略与探索》第三辑(国家安全环境与大国兴衰),时事出版社2012年 《政治权利与阶级意识——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对工人运动改良主义的影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年第6期 《“一带一路”对国内政治生活的潜在风险》,《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期 《天下观念与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2期 《缅甸坎坷的政治发展之路》,《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4期 《巴基斯坦政局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5期 《<共产党宣言>中的社会转型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共产党宣言>与社会主义实践三题》,《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年第2期 《恩格斯的<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的社会转型思想及其启示》,《科学社会主义》2020年第5期 《社会情绪民粹化:形成机理及其消解》,《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17期 《“拆墙”or“筑墙”——从柏林墙被推倒三十周年说起》,《青年学报》2020年第1期 中国政府与政治 《试论弘扬敬业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促进政府与社会合作》,《学术论坛》1996年第3期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文化探析》,《探索》1996年第3期 《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促进社会稳定》,《编制管理研究》1997年第2期 《经济利益分化与社会稳定》,《探索》1997年第4期 《论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平民化人格》,《探索》1998年第3期 《浅谈“大社会”的培育和构建》,《编制管理研究》1998年第4期 《加入WTO对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影响与对策》,《编制管理研究》2001年第3期 《我国市场中介组织信用危机的原因分析》,《编制管理研究》2002年第1期 《论WTO对政府管理体制及运作的要求》,《兰州学刊》2002年第3期 《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性问题探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论合法性理论之流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执政合法性资源的再生产: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课题》,《探索》2007年第5期 《论当前中国“体执制性迟钝”的特征》,《理论文萃》2008年第2期 《我国基层党政部门“体制性迟钝”的特征分析》,《探索》2008年第4期 《中共执政的旧社会“负面合法性”的功能及其限度》,《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第4期 《体制性迟钝是一种“利益性迟钝”》,《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3期 《“五四”文化的激进主义性质及其影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政治制度设计理念与政治信任的缺失》,《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发挥社会组织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8期 《是道德的恐怖,还是缺德的恐怖》,《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2期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人民政协工作的理论思考》,《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 《重视和拓展人民政协的资源优势》,《理论研究》2010年第2期 《论发展中国家的形式主义》,《探索》2002年第2期 《论当前我国农村的稳定问题》,《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5期 《多样化与维护党的统一领导》,《党建研究内参》2002年第8期 《从必然性追求到或然性探索:改革开放实践的认识论考察》,《晋阳学刊》2013年第3期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石》,《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11期 《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特征与资源》,《理论文萃》2006年第1期 《当前中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特征》,《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4期 《当前中国“体制性迟钝”原因剖析》,《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3期 《论当前我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产生的原因》,《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必须高度关注和化解怨恨情绪》,《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9期 《中共执政合法性模式的转换:现状与前瞻》,《太平洋学报》2010年第11期 《充分利用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载体的资源》,《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第3期 《怨恨情绪及其化解: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探索》2011年第4期 《中国产生“官二代”现象的原因》,《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9期 《从权威政治到日常政治:中共执政环境的变迁》,《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论“无直接利益冲突”参与者的身份意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价值导向》,《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新左派的选择性记忆与青年的历史意识》,《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4期 《焦虑:当下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7期 《自律:廉洁型政党建设的道德之困》,《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5期 《身份焦虑:当前中国社会焦虑的一种重要表现》,《上海商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当下中国社会焦虑的类型探析》,《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当下中国政治包容的政治功能》,《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当下中国价值焦虑的原因探讨》,《文汇报》2013年8月20日 《作为一项政治议题的“中国梦”》,《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政治语言滥用:分析当前中国的语言腐败》,《上海商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建构》,《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9期 《苏联官场文化的表现形态探析》,《江西师大学报》2013年第5期 《服务型执政党建设:时代变迁背景下的政党功能转换》,《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年第6期 《网络社会的挑战与党建活动方式创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当下中国政务诚信缺失原因的政治学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4期 《直面作为政治问题的新媒体》,《社会观察》2014年第7期 《当下中国“混”现象的三大原因》,《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8期 《中国共产党执政新议题:从特定合法性资源到散布性合法性资源的转换》,《探索》2014年第6期(第一作者) 《邓小平改革的政治学论纲》,《党政研究》2015年第1期 《共青团的职能及其演进的政治逻辑》,《青年学报》2015年第1期 《转型时期沪、鲁、冀、苏、粤五省(市)民众政治信任状况研究》,《上海商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当代中国的国家主义及其根源》,《社会观察》2015年第3期 《“任性”:价值的退隐与规则的退场》,《解放日报》2015-03-31 《作为一种时代病的“任性”》,《社会观察》2015年第4期 《政府机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障碍》,《社会观察》2015年第8期 《观念?制度?社会:实施权力清单制度面临的三大难题》,《晋阳学刊》2015年第5期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改革议题的政治意涵》,《中国周刊》2011年第11期 《“政治生态”的内涵解读》,《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11期 《新媒体时代中共执政面临的挑战》,《福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争论及国内学者的回应》,《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年第6期 《乡村现代治理中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难题及其应对》,《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价值迷失,难免“失魂落魄”》,《解放日报》2016年4月26日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政治信任——基于三个维度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 《越是改革发展,越要全面从严治党》,《解放日报》2016-11-1 《体制?过程?文化:当代中国政治生态现状的三维审视》,《社会科学》2016年第11期 《新媒体时代下的政治特征》,《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1期 《权力监督与党内政治生活:重要举措》,《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现代治理体系下的新型政商关系构建》,《理论探索》2017年第1期 《互联网时代执政党政治生态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互联网+”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新媒体时代的“去神圣化”现象探析》,《青年学报》2017年第4期 《基层社区治理能否实现“组织再造”》,《解放日报》2017年10月24日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政治不信任的原因:政治文化视角的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政治逻辑》,《行政论坛》2018年第1期 《构建防治官场“大忽悠”长效机制》,《人民论坛》2018年第4期 《当下中国政治仪式的去神圣化及其应对策略》,《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2期 《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三个抓手》,《解放日报》2018年3月6日 《在社会转型中提升政治信任》,《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2日 《网络时代的微动员现象及其治理》 ,《探索》2018年第3期 《从分化到整合:改革开放40年社会变迁的动力及其转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五四运动“划时代意义”的内涵》,《文汇报》2019年5月11日 《中国政治学应是关注人的政治学》,《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19年第6期 《社会组织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中的角色定位》,《国家治理》周刊2019年第31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政治议题提出的理由》,《行政论坛》2019年第5期 《人工智能时代的西方政党政治:机遇、发展与困境》,《国外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 《“团队党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探索》,《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9年第3期 《加强制度建设的时代意义》,《国家治理》周刊2019年第41期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组织再造: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2019年第11期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组织再造”——基于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街道实践的分析》《中国治理评论》2019年第1期 《基层督查检查泛滥的成因》,《人民论坛》2020-02-26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动力探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主体?制度?文化:城市社区支部建设质量的三维分析》,《党政研究》2020年第2期 《回望80年代》,《青年学报》2020年第2期 《基层社会治理的政治学论纲》,《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 《社会分化视野下的“改革疲劳症”》,《学术界》2020年第6期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的实践现状及问题探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基层治理中的风险衍生机理分析》,《国家治理》周刊2020年第27期 《新形势下党外干部的角色定位》,《人民论坛》2020-08-03 《构建中国知识体系的历史逻辑》,《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9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国外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

学术兼职

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理事 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理事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 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会理事 上海市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 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闵行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 上海市闵行区第六届政协委员 《思想政治课研究》杂志编委会副主任 全国基层党建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上海市闵行区党建研究中心顾问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