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曹艳春

个人简介

曹艳春,女,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主任助理。美国杜克大学2012年-2013年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14年获得人才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称号。 1999年于南开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03年于湖南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8年1月于上海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讲《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社会保障学》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共政策、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老年保障、儿童福利等。 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9项(含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上海市“十八大精神研究”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市级项目、上海市社科青年课题、教育部归国留学人才启动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资助以及全国老龄委课题等)、校级课题5项及横向课题10项;出版教材和专著6本,在SSCI期刊上发表英文论文2篇,CSSCI来源期刊等发表论文50多篇。 获得省部级奖励多项,包括:2010年,《我国城乡社会救助系统建设研究》获得上海市第八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2014年,《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研究》获得上海市第八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15年,《上海市老年长期照护制度研究》获得第十届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奖三等奖;2017年,《流动老年人口社会融入研究》获得全国老龄办理论课题一等奖。 工作经历 华东师范大学,2008--- 学习和研究经历 2016.09-2016.12 公派访学美国 St Olaf College 2012.03-2013.03 国家公派访问学者一年 美国杜克大学 2005.03-2008.01 博士 上海财经大学 劳动和社会保障 2000.09-2003.06 硕士 湖南大学 金融学 1995.09-1999.07 本科 南开大学 外贸外语 荣誉及奖励 2021年,获得2018-2020年上海市优秀社会科学学会工作者称号 2021年,获得2021年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 2020年,获得2020年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 2020年,获得2020年国家老龄委理论研究课题二等奖 2019年,《基于社会风险放大理论的研究生培养风险研究》获得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第五届教学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 2017年,《流动老年人口社会融入研究》获得国家老龄委理论研究课题一等奖(第一作者,省部级奖励) 2015年,《应对上海城市老龄化研究—基于上海市老年长期照护发展的视角》获得第十届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奖三等奖(第一作者,省部级奖励) 2014年,《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研究》获得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独立作者,省部级奖励) 2010年,《我国城乡社会救助系统建设研究》获得上海市第八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独立作者,省部级奖励) 2015年,《上海老龄化背景下长期照护制度研究》获得上海市发改委“十三五”前期规划研究一等奖 2016年,《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发展研究》获得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首届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4年,获得上海市社科联年度会议优秀个人组织奖 2014年,《我国住房保障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获得上海市社科联征文优秀论文奖 2010年,《我国城乡社会救助系统建设研究》获得华东师范大学5%著作推优奖励 2010年,论文《我国高龄无保障老年居民生活津贴制度研究》获得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摘要论文奖励 2010年,论文《支出型贫困家庭致病因素的微观视角分析》获得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摘要论文奖励 2009年,《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发展进程与方向分析》获得上海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征文优秀论文奖励 2009年,《上海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研讨会综述》获得上海市社会团体优秀综述论文奖励 2017年,全国MPA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暑期实践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2020年,上海市知行杯优秀指导教师

研究领域

公共管理,公共经济,养老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保险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Dementia Caregiving Burde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mmanent Justice Reasoning and Social Suppor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0,17,455(SSCI;第一作者) Self-efficacy and problem behaviors of school bully victims: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October 2018, Volume 27, Issue 10(SSCI;第一作者) 城市多维相对贫困识别与测量变革:基于AF双临界值模型的修正与实证研究. 投稿中,待发表,2020年 基于主动式学习策略的高校在线教学效果调查与未来重构. 投稿中,待发表,2020年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老年长期照护分级机制及其动态系统均衡研究. 社会保障研究(京),2016年4月CSSCI来源期刊(一级B) 家庭养老行为代际传递性研究. 社会保障研究(京),2016年10月CSSCI来源期刊(一级B)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对贫困群体生活改善的效应研究. 中国人口科学,2016年第6期CSSCI来源期刊(一级B) 贫困群体稀缺心态研究—基于管理学和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CSSCI来源期刊 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靶向精准度实证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7期CSSCI来源期刊 从“低保”标准到“家庭运行标准”—社会救助制度的革新与设计.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第3期CSSCI来源期刊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风险预警和分级干预实证研究.东北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CSSCI来源期刊 中国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月CSSCI来源期刊 基于SSM的我国儿童福利体系构建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2月CSSCI来源期刊 构建与我国中等收入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8月CSSCI来源期刊 论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2月CSSCI来源期刊 社会福利研究述评.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2月CSSCI来源期刊 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需求确定与补贴提供机制探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年11月CSSCI来源期刊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财政支持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9月CSSCI来源期刊 我国需求导向型老年社会福利内容确定与提供机制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8月CSSCI来源期刊 我国农村贫困老人生活保障力度与经济适应性地区比较分析.西北人口,2010年5月CSSCI来源期刊 我国各省份残疾人社会福利绩效评估及其横向公平性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5月CSSCI来源期刊 城市贫困新类型及贫困程度评估与救助研究.人口与经济,2010年7月CSSCI来源期刊 基于AHP方法的中国城市家庭贫困度测度指标体系设想与实证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6月CSSCI来源期刊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3月CSSCI来源期刊 支出型贫困家庭致贫因素的微观视角分析和救助机制研究.财贸研究,2011年4月CSSCI来源期刊 长期精算模型下上海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的财政压力测试.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5月CSSCI来源期刊 1998-2009年我国36个城市“低保”标准变化及保障力度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12月CSSCI来源期刊 我国各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测度及其与经济适应性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12月CSSCI来源期刊 我国城镇公积金保障水平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适应性分析.当代财经,2009年11月CSSCI来源期刊 不同分布状态下的风险模型的比较. 统计与决策,2006年6月CSSCI来源期刊 构建可持续发展养老保险制度的外部环境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2月CSSCI来源期刊 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财贸研究,2006年8月CSSCI来源期刊 老年长期照护研究综述.社会保障研究(武汉),2013年5月核心期刊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中国农村老年人长期照护选择安排实证研究.科学经济社会,2013年6月核心期刊 延迟退休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新华社内参,2016年9月新华社内参 四个“精准”是落实习近平扶贫思想的重要法宝.光明网,2016-02-23 精准匹配是实现救助脱贫的关键.中国民政,2016年第5期

学术兼职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主任助理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社会救助分会理事 慈善与公益研究分会委员 中国残疾人研究分会理事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劳动学会理事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上海市老年学会青委会秘书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