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羅仕龍

个人简介

學歷: 法國巴黎新索邦大學戲劇學博士(2012) 經歷: 法國巴黎第七大學中文系講師(2012-2014) 法國高等教育部大學東方語文與比較文學教師資格(2013) 法國巴黎IPESUP高等商業學院預科中文組教師兼召集人(2014-2015) 法國蒙彼利埃第三大學中文系講師、專案助理教授(2015-2017) 清華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2017-2020) 清華大學寫作中心中文組組長(2018-2019) 清華大學語文中心寫作教育組組長(2019.08迄今) 近期學術講座與工作坊 1.羅仕龍,「二十世紀中文文學選讀」,清華大學中文系月涵學堂暑期課程,2020年7-8月。(與楊佳嫻合授) 2.羅仕龍,「民國初期中國文論在法國的傳播:以曾仲鳴《中國詩史論》為例」,清華大學文論研究中心,2020年5月13日。 3.羅仕龍,「法國新古典主義」,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西洋戲劇史課堂演講,2019年12月4日。 4.羅仕龍,「『敘』勢待發——故事呈現的N種可能」,馬來西亞依德理斯大學(UPSI)中文學程,2019年11月30日。 5.羅仕龍,「文學跨境.跨境文化:漢學與跨文化研究漫談」,馬來亞大學中文系,2019年11月29日。 6.羅仕龍,「疆界與流動:談文學翻譯與翻譯文學」,馬來亞大學中文系,2019年11月29日。 7.羅仕龍,「文字出發,舞台實踐:漫談法國當代戲劇與劇作家」,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西洋戲劇史課堂演講,2019年5月1日。 8.羅仕龍,「文學翻譯與翻譯文學」,清華大學中文系月涵學堂暑期課程,2019年7-8月。(與潘少瑜合授) 9.羅仕龍,「法國跨文化劇場」,劇場沃苗:EX-亞洲劇團演員訓練方法工作坊,2018年12月8-9日。 10.羅仕龍,「動蕩時局裡的笑語:二十世紀前期中國現代文學的喜劇實踐」,馬來西亞依德理斯大學(UPSI)中文學程講座,2018年12月3日。 11.羅仕龍,「凝『劇』你的想像力——寫故事的第一步」,馬來西亞依德理斯大學(UPSI)與清華大學中文系合辦「全國中學生文藝營」,2018年12月1日。 12.羅仕龍,「一寸相思一寸鋼——談田漢作品裡的自然環境與空間」,國立中正大學課程講座,2018年11月22日。 13.羅仕龍,「文學翻譯簡介工作坊」,清華大學寫作中心,2018年6月25日、7月2日、7月9日。 14.羅仕龍,「文學與翻譯」課程,清華大學中文系與月涵學堂主辦「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交流團暑期文學文化專班」,2018年6月26、28日。 15.羅仕龍,「高中國文創新教學工作坊.細讀劇/微演出」,清華大學中文系月涵學堂,2018年4月14日。 十、近年參與研究計畫 1.戲劇與歷史的對話:以中法越南戰爭及十九世紀晚期到二十世紀前期的歷史劇為主要考察對象(科技部新進人員研究計畫109-2410-H-007-009-)(2020.08~2021.07) 2.從中高級英語閱讀到漢學知識學習:中文系的漢學英文課(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PHA1090353)(2020.08~2021.07) 3.109學年度教育部「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領航計畫」擔任師培大學委員 4.民初留法學生文論與法國漢學知識建構:以曾仲鳴等人為中心(科技部新進人員研究計畫108-2410-H-007-065-)(2019.08~2020.12) 5.現當代戲劇在/與華語社群(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PHA1080046)(2019.08~2020.07) 6.清華大學中文系劉承慧教授主持之「競爭型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研究計畫:強化月涵學堂在地連結」(第一期:2019.05~2019.12,第二期:2020.01~2020.12)(擔任共同主持人) 7.中西眼光,現代視角:宋春舫的中國文學史書寫及編選策略(科技部新進人員研究計畫107-2410-H-007-056-)(2018.08~2019.07) 8.疆界與流動:現代中國文學裡的跨文化實踐(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PHA107084)(2018.08~2019.07) 9.清華大學「文學跨境,跨境文化:以東南亞/南洋為漫射介質」校內教師社群召集人

研究领域

現當代戲劇、文學翻譯與接受、評論寫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期刊論文 1.羅仕龍,〈如何「導演」中國?——以《少康》和《成吉思汗》為例〉,《戲劇研究》第26期(2020年7月),頁113-148。 2.Lo, Shih-Lung. "'Le peuple chinois a atteint le moment le plus dangereux': imaginaire de l'environnement dans les œuvres dramatiques de Tian Han" (「最危險的時候」:田漢劇作中的環境想像), ed., Philippe Postel, "L'Imaginaire de l'environnement en Asie," Atlantide(法國南特大學比較文學系《亞特蘭提斯》期刊「亞洲環境想像」專輯)10 (Jul. 2020): 27-43. 3.Lo, Shih-Lung. "La Découverte des spectacles occidentaux par les voyageurs chinois"(中國旅行者發現的西方戲劇), ed., Fabien Cavaillé and Claire Lechevalier, "Écrits de spectateurs: théâtre et cinéma," Double Jeu(法國卡恩大學《雙面》戲劇電影研究期刊「劇場與電影觀眾的書寫」專輯)16 (Feb. 2020): 155-166. 4.羅仕龍,〈宋春舫的旅行書寫及世界想像:以《海外劫灰記》與《蒙德卡羅》為例〉,《成大中文學報》第67期(2019年12月),頁185-226。 5.羅仕龍,〈神鬼、靈魂與投胎:從《岳壽轉世記》談元雜劇《鐵拐李岳》和《倩女離魂》在十九世紀晚期法國的接受與改編〉,《中大戲曲學刊》第2期(2019年12月),頁81-110。 6.Lo, Shih-Lung. "La littérature expressionniste allemande dans les revues chinoises de la période républicaine"(民國時期中文報刊裡的德國表現主義文學), ed., Xiao Yingying, "Perspectives chinoises," Revue germanique internationale(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國際日耳曼研究學刊》「中國視野」專輯)29 (May 2019):73-88. 7.羅仕龍,〈從歐洲無政府主義的政治暗殺到上海租界的諜報與愛戀:李健吾《喜相逢》的跨文化改譯策略及其實踐〉,《戲劇研究》第24期(2019年7月),頁33-68。 8.羅仕龍,〈從詞彙之譯到視角之異:論元雜劇《貨郎旦》在法國的傳播和接受〉,《政大中文學報》第31期(2019年6月),頁251-294。 9.羅仕龍,〈從律法的價值到文學位階的再確立:《竇娥冤》在法國的傳譯與接受〉,《戲劇研究》第23期(2019年1月),頁73-106。 10.羅仕龍,〈「佳構劇」概念在現代中國的接受及其跨文化實踐——以李健吾《雲彩霞》為例〉,《臺大中文學報》第62期(2018年9月),頁153-202。 11.羅仕龍,〈文以載藝:字幕外譯與全球化語境下的戲曲海外演出——以京劇《白蛇傳》在法國的演出為例〉,《南大戲劇論叢》第14卷第2期(2018年12月),頁179-196。 12.羅仕龍,〈從繼承傳統到開創新局——二十世紀前半期法語世界的中國戲劇研究〉,《漢風》2017年第二輯,頁84-97。 13.Lo, Shih-Lung. "Écrire une histoire de la littérature chinoise contemporaine, ou une tentative de Song Chunfang"(撰寫一部當代中國文學史,或宋春舫的嘗試), ed., Gao Xuanyang and Félix Jun Ma, "L'Europe et la construction de la modernité chinoise," Europeana(上海交通大學、法國歐亞研究中心、巴黎群賢祠索邦大學Kubaba學會《歐洲研究》期刊「歐洲與中國現代性之建構」專輯)10 (Nov. 2017): 167-187. 14.Lo, Shih-Lung. "À la recherche de la famille perdue ? L'Amour secret au pays des fleurs de pêcher de Stan Lai"(尋找失落的家?—— 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 Études chinoises(法國漢學研究學會《漢學研究》),vol. XXXVI-1 (2017), p. 139-167. 15.羅仕龍,〈中國守財奴的妙汗衫:從元雜劇《合汗衫》的法譯到《看錢奴》的改編與演出〉,《編譯論叢》第10卷第1期(2017年3月),頁1-36。 16.羅仕龍,〈舊社會,新文本:臘必虛喜劇在現代中國的翻譯與傳播〉,《清華中文學報》第16期(2016年12月),頁207-256。 17.羅仕龍,〈《北京掠城記》:十九世紀法國戲劇舞臺上的中國遠征〉,《華文文學》總第135期(2016年第4期),頁47-54。 18.羅仕龍,〈中國「喜劇」《㑳梅香》在法國的傳譯與改編〉,《民俗曲藝》第189期(2015年9月),頁63-117。 19.羅仕龍,〈從《補缸》到《拔蘭花》:十九世紀兩齣中國小戲在法國的傳播與接受〉,《戲劇藝術》(上海戲劇學院學報)第184期(2015年6月),頁106-114。 20.羅仕龍,〈《茶花兒》與《天神與貓》:張德彝《述奇》系列兩齣中國題材戲劇新探〉,《中正漢學研究》第24期(2014年12月),頁185-215。 21.羅仕龍,〈中日藝術家巴黎合演《牡丹亭》:兼論崑曲在法國的傳播〉,《湯顯祖研究通訊》第18期(2013年),頁1-6。收入上海戲劇學院戲劇學研究中心編(葉長海主編),《戲劇學》第2輯,上海文化藝術出版社,2014年12月,頁243-251。 22.羅仕龍,〈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戲劇舞臺上的中國藝人〉,《戲劇研究》第10期(2012年7月),頁1-33。 23.Lo, Shih-Lung. "Exhibitions, Traveling Troupes, and Chinese Performances on the French Stage in the 1850s" (1850年代法國舞台上的展覽、流動戲班與中國藝人), Revista de Estudos Chineses (Institut portugais de sinologie)(葡萄牙漢學學會《中國研究》)8 (2012): 139-153. 24.Lo, Shih-Lung. "La Chine à Paris: une rencontre inédite sur une scène de théâtre en 1851"(中國在巴黎:1851年戲劇舞臺上的巧遇), Le Magasin du XIXe siècle(法國十九世紀研究學會《十九世紀雜物誌》), no. 2, 2012, p. 212-222. 25.羅仕龍,〈兩個中國怪老叟:十九世紀初期法國通俗劇場裡的喜劇中國〉,《中外文學》第37卷第2期(2008年6月),頁103-138。 專書 1.Lo, Shih-Lung. La Chine sur la scène française au XIXe siècle(十九世紀法國戲劇舞臺上的中國). Renn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Rennes, coll. Le Spectaculaire, 2015.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出版補助,計畫編號:SP005-U-13) 學位論文 1.Lo, Shih-Lung. La Chine dans le théâtre français du XIXe siècle(十九世紀法國戲劇裡的中國). Thèse de doctorat. Université Sorbonne Nouvelle – Paris III, Mar. 2012. 2.Lo, Shih-Lung. Du mélodrame occidental au théâtre moderne chinois(從西方通俗劇到中國現代戲劇). Mémoire de master. Université Sorbonne Nouvelle – Paris III, Sep. 2006. 專書論文 1.Lo, Shih-Lung. "De La Chanteuse à La Marchande de sourires: Judith Gautier et son adaptation du théâtre chinois"(從《女歌者》到《賣笑婦》:談俞第德與其中國戲曲改編), in Martine Lavaud and Yvan Daniel, ed., Judith Gautier (Renn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Rennes, Feb. 2020), pp. 135-149. (ISBN: 978-2753578746) 2.羅仕龍,〈從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法國中國文論〉,方維規主編《海外漢學與中國文論(歐洲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頁58-124。(ISBN: 978-7303228942) 3.Lo, Shih-Lung. "Collection d'objets hakka dans les parcs culturels taïwanais"(臺灣客家文化園區展品述要), in Marie Laureillard and Cléa Patin, ed., À la croisée de collections d'art entre Asie et Occident (Paris: Hémisphère, 2019), pp. 293-307. (ISBN: 978-2377010486) 4.Lo, Shih-Lung. "The Translations and the Reception of Eugène Labiche in Modern China"(臘必虛劇作在現代中國的翻譯與接受), in Yasushi Nagata and Ravi Chaturvedi, ed., Modernization of Asian Theatres: Process and Tradition (Singapore: Springer, 2019), pp. 145-164. (ISBN: 978-9811360459) 5.Lo, Shih-Lung. "'Mélodrame': les traductions du terme et la diffusion du concept dans la Chine moderne"(「通俗劇」:現代中國一個戲劇觀念的翻譯與傳播), in Anne Tomiche, ed., Le Comparatisme comme approche critique /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 a Critical Approach (Paris: Classiques Garnier, 2017), vol. 4, pp. 469-481. (ISBN : 978-2-406-06531-9) 6.Lo, Shih-Lung. "La connaissance du théâtre chinois en France dans la première moitié du XIXe siècle"(法國十九世紀上半葉對中國戲劇的認識), in Véronique Bui and Roland Le Huenen, ed., Balzac et la Chine. La Chine et Balzac (Mont Saint-Aignan: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Rouen et du Havre, 2017), pp. 33-47. (ISBN: 979-1024007151) 7.Lo, Shih-Lung. "L'Enseignement du théâtre à Taïwan"(臺灣的戲劇教學), in Françoise Quillet, ed., Des formations en arts du spectacle. Amérique-Asie-Europe (Besançon: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he-Comté, 2017), coll. Annales littéraires, pp. 199-216. (ISBN: 978-2848675701) 8.Lo, Shih-Lung. "Le Théâtre hakka à Taïwan de la fin du XXe siècle au début du XXIe siècle"(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期的臺灣客家戲劇), in Françoise Quillet, ed., Théâtre contemporain en Asie (Besançon: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he-Comté, 2016), coll. Annales littéraires, pp. 167-181. (ISBN: 978-2848675480) 9.Lo, Shih-Lung. "De la 'Rose de Nankin' à Cheng Yanqiu: Les Acteurs chinois sur la scène française (1851-1949) "(從「南京玫瑰」到程硯秋:法國劇場裡1851-1949年間的中國演員), in Julie Vatain-Corfdir, ed., La Scène en version originale (Paris: Presses de l'Université Paris-Sorbonne, 2015), pp. 67-80. (ISBN: 979-10-231-0238-3) 10.Lo, Shih-Lung. "Acteurs, texte et représentation de l'opéra kunqu"(崑曲的演員、文本與演出), in Françoise Quillet, ed., La Scène mondiale aujourd'hui: des formes en mouvement (Paris: L'Harmattan 2015), coll. Univers théâtral, pp. 177-200. (ISBN: 978-2343052397) 11.Lo, Shih-Lung. "From Fleur-de-thé to The Cat and the Cherub: Chinese Plays on the Western Stage Viewed by the Chinese Diplomat Zhang Deyi"(晚清外交官張德彝於西洋舞台所見的兩齣中國戲), in Martine Raibaud, Micéala Symington, Ionut Untea, and David Waterman, ed., Cultures in Movement (Newcastle upon Tyn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5), pp. 278-293. (ISBN: 978-1443871891) 12.Lo, Shih-Lung. "Le Théâtre français dans la Chine moderne: étude du cas de Song Chunfang"(現代中國的法國戲劇:以宋春舫為例), in Yvan Daniel, Philippe Grangé, Han Zhuxiang, Guy Martinière, and Martine Raibaud, ed., France-Chine: Les échanges culturels et linguistiques. Histoire, enjeux, perspectives (Renn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Rennes, 2015), pp. 401-426. (ISBN: 978-2753536265) 13.Daniel, Yvan and Lo Shih-Lung. "'Mystères urbains' en France, 'Mystères urbains' en Chine: des perspectives incomparables ? "(中法文學裡的「黑幕秘史」:不可比較的視野?), in Dominique Kalifa and Marie-Eve Thérenty, ed., Les mystères urbains au XIXe siècle: Circulations, transferts, appropriations, Medias 19, 2015. Édition en ligne: http://www.medias19.org/index.php?id=17803 14.Lo, Shih-Lung. "Contrepoint à la notion 'shen' ? Le 'su' du théâtre moderne chinois"(「神」的美學觀點對位?——現代中國戲劇裡的「俗」), in Véronique Alexandre Journeau, Muriel Detrie, Akinobu Kuroda and Laurent Mattiussi, eds., Notions esthétiques: résonances entre les arts et les cultures (Paris: L'Harmattan, coll. L'Univers esthétique, 2013), pp. 79-93. 研討會論文(不列入已改寫並刊登於期刊者) 1.羅仕龍,〈戲劇與歷史的對話——試析十九世紀晚期以中法越南戰爭與北圻殖民為題材的法國戲劇演出〉,嶺南師範學院「第二屆廣州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2019年12月7-8日。 2.羅仕龍,〈戲曲傳譯、版本及其互文性:從巴贊《竇娥冤》的法語譯本談起〉,廣州中山大學「第三屆戲曲與俗文學」學術研討會,2019年8月9-11日。 3.羅仕龍,〈巴若萊「馬賽三部曲」的譯介與二十世紀東亞劇場史的邊界〉,衛武營「2019跨域借鏡產學論壇:想像下一波臺灣現當代戲劇史」,2019年7月12-14日。 4.Lo, Shih-Lung. "Song Chunfang et la littérature dans la presse francophone chinoise du début du XXe siècle"(宋春舫與二十世紀初期在華出版的法語報刊), L'Asie et le monde francophone (La presse francophone du XIXe siècle dans la région Asie-Océanie), Hong Kong University, July 5-6, 2019. 5.羅仕龍,〈舊文學的剩餘抑或跨國再新生?——以民初留學生曾仲鳴等人的法語出版為例〉,「重寫、再現與跨國出版:晚清到五四的文化生產」小組,2019文化研究20周年年會,2019年3月9-10日。 6.羅仕龍,〈晚清民國翻譯/改譯戲劇研究與數位人文方法的結合〉,國立政治大學「類型學與數位人文研究:近現代中國翻譯文學研究的新趨勢與新方法」學術工作坊,2018年10月20日。 7.羅仕龍,〈中國戲曲在法國的傳譯與接受——以巴贊的翻譯為例〉,廣州中山大學「第二屆戲曲與俗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18年8月18-19日。 8.羅仕龍,〈崑曲在法國的傳播、發展與研究概述〉,「梨園世紀:2017國際戲曲學術高峰論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亞洲語言文化學部、新加坡戲曲學院主辦,2017年3月4-5日。 9.Lo, Shih-Lung. "Enfance, patrimoine, et Souvenirs du vieux Pékin"(童年、遺跡與《城南舊事》), Journées d'études "Le Cinéma en Chine – 3 : fiction, animation, histoire et patrimoine", Université Paul Valéry – Montpellier III, Dec. 7-8, 2016. 10.Lo, Shih-Lung. "Les quatre lettrés (Si jinshi) et la corruption dans l'opéra de Pékin"(《四進士》與京劇裡的官場貪腐), Journée d'études "La Corruption en Chine", Université Paul Valéry – Montpellier III, Dec. 2, 2016. 11.Lo, Shih-Lung. "L'opéra kunqu à l'épreuve de la modernité: productions contemporaines de L'Éventail aux fleurs de pêcher" (崑曲面對現代化的挑戰:《桃花扇》的當代製作), Colloque international "Les Théâtres traditionnels d'Asie à l'épreuve de la modernité", Aix-Marseille Université, Université Royale des Beaux-Arts de Phnom Penh, and Théâtre National Marseille La Criée, Nov. 8-9, 2016. 12.Lo, Shih-Lung. "The Journey of Tian Axi: A Survey of His Chinese Performanc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France" (田阿喜的旅程:關於中國馬戲雜技在十九世紀法國劇場裡的歷史調查), panel "Performing Asian Bodies: Festivals and Theatre in France, Britain, and China", Montréal, Congrès de AAP (Association for Asian Performance)-ATHE (Association for Theatre in Higher Education), Jul. 30-Aug. 2, 2015. 13.Lo, Shih-Lung. "Le bouddhisme et les gestes dans l'opéra de Pékin"(佛教與京劇裡的手勢), Journée d'études "Du signe à la performance", Paris, Projet de recherche interuniversitaire LANGARTS, Jun. 26, 2015. 14.Lo, Shih-Lung. "Traduire et enseigner le théâtre chinois"(中國戲劇的翻譯與教學), colloque international "L'enseignement des littératures étrangères et la traduction – pourquoi et comment enseigner les littératures asiatiques ?" Paris, INALCO, Jun. 4-5, 2015. 15.Lo, Shih-Lung. "Du piment des barbares à la cuisine moderne: le poivre dans la littérature populaire chinoise"(從胡人之椒到現代飲食:中國通俗文學裡的胡椒), Colloque "Le voyage des épices: pi(g)ments interculturels", Université de Bretagne Occidental, Jan. 17-18, 2014. 16.Lo, Shih-Lung. "Le Théâtre comme symbole impérial chinois: De La Paix émergeant des quatre mers (Si hai sheng ping) au Mariage de l'Océan et de la Terre" (劇場作為帝國象徵:從《四海昇平》到《海陸聯姻》), Colloque international "Cité Interdite, Palais impériaux et Cours royales, comparaison entre les symboles du pouvoir impérial et monarchique en Orient et en Occident", Université du Littoral Côte d’Opale, Boulogne-sur-mer, Sep. 25-28, 2013. 17.Lo, Shih-Lung. "French Comedy and Song Chunfang's Theatrical Writings"(法國喜劇與宋春舫的劇場書寫), panel "Alter-/native Imagination, Alternative Image/nation", 19th Congrès d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é Paris Diderot – Paris VII, Sep. 5-8, 2012. 18.Lo, Shih-Lung. "Du Nid d'hirondelle à la liqueur nommée Chinois : la cuisine chinoise imaginée dans le théâtre français sous le Second Empire"(從燕窩到中國利口酒:法國第二帝國時期想像的中國飲食), 9th Congrès Crossroads in Cultural Studies, Paris, Université Sorbonne Nouvelle Paris III, Jul. 2-6, 2012. 學術、評論翻譯 1.Wang, Xiaoxin 王曉鑫. "La marionnette contemporaine en Chine continentale, à Hong Kong et à Taïwan" (當代物偶觀念:走出二十世紀偶戲傳統—基於兩岸三地戲劇創作的多案例研究), trans, Lo Shih-Lung, Revue d'histoire du théâtre, no. 271, "Théâtre de langues chinoises. Perspectives contemporaines", Jul-Sep 2016, p. 49-59. 2.雷威安(André Lévy)著,羅仕龍譯,〈法譯全本《牡丹亭》前言〉,《湯顯祖研究》,2016年第3期(總第25期)紀念湯顯祖逝世400週年特輯,頁96-103。 3.齊燁(Françoise Quillet)著,羅仕龍譯,〈《牡丹亭》在法國的接受:以1998、1999年的兩齣製作為例〉,《湯顯祖研究》,2015年第2期(總第22期),頁38-44。 4.芭絲卡‧魏(Pascale Wei-Guinot)著,羅仕龍譯,〈侯孝賢,恰如其分的距離〉,《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1卷11期,2015年7月,頁184-187。 5.昂赫艾特‧尚波提耶‧德‧赫德(Henriette Champetier de Ribes)著,羅仕龍譯,〈公懿的藝術〉,《王公懿作品展》,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頁56-58。 6.普實克(Jaroslav Průšek)著,羅仕龍譯,〈劉鶚與其小說《老殘遊記》〉,《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頁482-518。 文學作品翻譯 1.宋春舫著,羅仕龍譯,《宋春舫及其遊記〈海外劫灰記〉》,《細讀》2019年第2輯,頁77-124。 2.宋春舫著,羅仕龍譯,《當代中國文學》(選段),《書城》第148期(2018年9月),頁117-128。 3.拉高斯(Jean-Luc Lagarce)著,羅仕龍譯,《只是世界末日》,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與影視評論》總第13期(2016年第4期),頁81-136。 4.法華(Charles-Simon Favart)著,羅仕龍譯,《公爵夫人府上的堂吉訶德》,樂興之時管絃樂團於東吳大學松怡廳演出,2015年11月28日。未出版。 5.司克里布(Eugène Scribe)著,羅仕龍譯,《一杯水》,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學刊》第22期(2015年7月),頁139-213。 6.宋春舫著,羅仕龍譯,《海外劫灰記》,《書城》第106-109期,2015年3-6月,頁103-111(106期)、頁120-127 (107期)、頁121-127 (108期)、頁120-127 (109期)。 7.拉高斯(Jean-Luc Lagarce)著,羅仕龍譯,《遺忘前的最後悔恨》,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學刊》第16期(2012年7月),頁251-284。 8.韋納維爾(Michel Vinaver)著,羅仕龍譯,《求職記》(演出劇名易為《無際空境》)。香港演藝學院演出,法國五月(French May)藝術節,2010年5月13-15日。未出版。 評論 1.《國語日報》《國語日報.青少年報》青春講堂等專欄。 2.《PAR表演藝術》「城市藝波」專欄、演出專訪與評論。 3.羅仕龍,〈看真實穿越時空而來——江之翠劇場《朱文走鬼》〉,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與影視評論》,2020年第4期(總第37期),頁62-69。 4.羅仕龍,〈克羅岱爾的世界,世界的克羅岱爾——《探索克羅岱爾〈緞子鞋〉之深諦》〉,台北藝術大學教學與學習中心《藝遊誌》之「北藝大講藝書系新書介紹」,2020年7月。 5.羅仕龍,〈從民眾參與到集體記憶重建——金枝演社《戰祭1884》〉,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與影視評論》,2020年第2期(總第35期),頁60-66。 6.羅仕龍,〈也談「無問西東」——清華大學中文系的英文課〉,《文訊》第410期(2019年12月),頁174-175。 7.羅仕龍,〈必也雜劇乎?——評李聲鳳《中國戲曲在法國的翻譯與接受(1789-1870)》〉,《東方翻譯》2019年10月號,頁89-92。 8.羅仕龍,〈在消解中探尋完滿的可能:談國光新編戲曲《費特兒》〉,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與影視評論》,2019年第3期(總第30期),頁22-27。 9.羅仕龍,〈法國戲劇在台灣當代劇場的譯介、改編與接受〉,《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電子報》第28期(2019年3月),頁5-7。 10.羅仕龍,〈歷史不過一場符號展演:談栢優座《行動代號:莫須有》〉,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與影視評論》總第24期(2018年第3期),頁47-53。 11.羅仕龍,〈遺忘、悔恨與寬容:拉高斯的《只是世界末日》〉,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與影視評論》總第13期(2016年7月),頁77-79。 12.羅仕龍,〈在愛與不愛之間:博邁哈的《兩韓重新統一》〉,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與影視評論》總第7期(2015年7月),頁58-61。 13.羅仕龍,〈後青春時代的法國新導演〉,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美育》第204期(2015年3-4月),頁7-13。 14.羅仕龍,〈不再冷酷的生命異境:談拉高斯的《正是世界末日》〉,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美育》第165期(2008年9-10月),頁84-89。 15.羅仕龍,〈法國表演藝術空間與異國文化展演〉,《新絲路》北市國樂雙月刊第1期(2008年3 月),頁10-15。 16.羅仕龍,〈萬花嬉春的街頭演出:專訪小丑默劇團團長黃浩洸〉,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視窗》第59期(2004年1月),頁87-89。 17.羅仕龍,〈反傳統的RSC,樹立新標準的RSC—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與莎劇表演〉,兩廳院《表演藝術》第92期(2000年8月),頁96-97。 18.羅仕龍,〈莎劇體驗進行式: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訪華工作坊〉,兩廳院《表演藝術》第92期(2000年8月),頁94-97。 19.羅仕龍,〈戲弄真假之間:戲班子劇團《東施眼裡出西施》〉,兩廳院《表演藝術》第90期(2000年6月),頁64-65。 20.羅仕龍,〈舊瓶、新酒、量產化:台灣劇場作品的重演現象探討〉,兩廳院《表演藝術》第89期(2000年5月),頁94-97。 21.羅仕龍,〈統合現有資源,放眼戲曲未來—專訪國光劇團團長吳瑞泉談「國立戲劇藝術中心」成立案的規劃與展望〉,兩廳院《表演藝術》第87期(2000年3月),頁54-57。 22.羅仕龍,〈《出埃及》:首部曲〉,兩廳院《表演藝術》第86期(2000年2月),頁81-83。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