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游萃蓉

个人简介

學歷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材料科學工程 博士 授課領域 半導體製程、電子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 經歷 國立清華大學 - 材料系 特聘教授 (目前職稱) 2004年02月 ~ 聯華電子 - 先進技術研發 副總 2013年01月 ~ 2017年03月 光洋應用材料 技術長 2011年10月 ~ 2013年01月 國立清華大學 教授 (最後職稱) 2004年02月 ~ 2011年07月 精曜科技 技術副總 2008年05月 ~ 2009年09月 聯華電子 - 中央研發部 部長 1995年10月 ~ 2003年11月 國立清華大學 - 材料中心 副研究員 1990年09月 ~ 1995年09月 SEMI Taiwan - Women in Tech 顧問 2018年09月 ~ 科技部國研院 董事 2017年02月 ~ 2018年1月 SEMI Taiwan – IC Forum 主席 2014年 ~ 2017年 IEEE VLSI Symposium on Technology 委員會 技術委員 2013年 ~ 2017年 IEEE International Interconnect Conference委員會 技術委員 2002年 ~ 2008年 光洋應用材料 顧問 2009年12月 ~ 2011年09月 奈米元件實驗室 (現台灣半導體中心) 諮議委員會 2017年 ~ 2018年 台灣奈米標準技術諮議會(TNSC) TWA 4-材料規格 委員 2009年 ~ 2013年 國科會貴重儀器中心 審議委員 2010年 ~ 2012年 奈米電子期刊 編輯 2007年 ~ 2010年 工研院電(子)光所 顧問 2004年 ~ 2008年 國立清華大學 院傑出校友遴選委員會議代表 2007年08月 ~ 2008年07月 校內榮譽 2019 校傑出導師獎 國立清華大學 2019 院傑出導師獎 國立清華大學工學院 2017 院傑出教學獎 國立清華大學工學院 2012 校傑出教學獎 國立清華大學 2011 院傑出教學獎 清華大學工學院 2010 院傑出導師獎 國立清華大學工學院 2008 校傑出教學獎 國立清華大學 2007 傑出教學獎 清華大學工學院 校外榮譽 2019 COMPUTEX d&i Awards -特別獎 COMPUTEX 2017 產業貢獻獎 SEMI Taiwan 2016 產業貢獻獎 SEMI Taiwan 2015 產業貢獻獎 SEMI Taiwan 2016 國家創新獎 生策會 2014 國家發明獎銀牌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2007 大專生專題計畫研究創作獎 - 盧怡君之指導教授 國科會 2001 十大傑出工程師獎 中國工程學會 2000 國家發明獎個人組金牌獎 中華民國經濟部 1999 最佳海報論文獎 VMIC 1999 優秀青年電機工程師獎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 1998 傑出青年獎 中華民國電子材料及元件協會 1996 優良教師獎 聯華電子 1988 最佳論文獎 Techcon’88 研究計畫 2019-2022 新穎多元氧化物材料於光電電子感測元件之應用 MOST108-2221-E-007-051-MY3 游萃蓉 主持人 2019年08月 ~ 2022年07月 科技部 2016-2019 多元氧化物材料開發於光電與感測元件之應用 MOST105-2221-E-007-041-MY3 游萃蓉 主持人 2016年08月 ~ 2019年07月 科技部 2015 新穎氧化物材料於奈米光電與感測元件之應用 游萃蓉 計畫主持人 2015年08月 ~ 2016年07月 科技部 2014 透明導電膜材料特性分析 游萃蓉 主持人 2014年01月 ~ 2015年12月 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公司 2014 新穎氧化物材料開發於奈米光電與感測元件之應用 MOST103-2221-E-007 -040 - 游萃蓉 主持人 2014年08月 ~ 2015年07月 科技部 2013 奈米電子導線及透明導電層用之奈米材料研究(3/3) 游萃蓉 主持人 2013年08月 ~ 2014年07月 國科會 2012 奈米電子導線及透明導電層用之奈米材料研究(2/3) 游萃蓉 主持人 2012年08月 ~ 2013年07月 國科會 2013 先進積體電路材料特性分析與製程開發 游萃蓉 主持人 2013年10月 ~ 2014年12月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2012 整合型研究與生醫用電生理儀器研製計畫 游萃蓉 共同主持人 2012年08月 ~ 2013年07月 國科會 2009-2012 全透明氧化鋅基電阻式記憶體之材料與元件開發 NSC 98 -2221-E-007 -044 -MY3 游萃蓉 主持人 2009年08月 ~ 2012年07月 國科會 2009 新穎奈米連線研究(2/3) 游萃蓉 主持人 2009年08月 ~ 2010年07月 國科會 2009 螢光粉特性量測 游萃蓉 主持人 2009年01月 ~ 2010年06月 工研院 2008 可溶性.高穩定度.超高載子移動率軟性電晶體技術研發 游萃蓉 主持人 2008年01月 ~ 2008年12月 工研院 2008-2011 新穎奈米連線研究(1/3) NSC 97 -2221-E-007 -128 -MY3 游萃蓉 主持人 2008年08月 ~ 2011年07月 國科會 2007 新世代生醫腦-機電介面用碳管-多電及陣列晶片之研發 (1/3, 跨領域儀器研製專案主持人:清大張兗君教授) NSC96-2627-E-007-002 游萃蓉 共同主持人 2007年08月 ~ 2008年07月 國科會 2007 利用奈米科技探討細菌與寄主細胞之交互作用 (3/3, 國家型科技計劃-奈米生技, 主持人:交大徐琅教授) NSC96-2120-M-009-003 游萃蓉 共同主持人 2007年08月 ~ 2008年07月 國科會 2007 奈米碳材為主之非揮發性有機記憶體研 NSC96-2815-C-007-019-E(學生: 曾建富) 游萃蓉 主持人 2007年08月 ~ 2008年07月 國科會 2007 超高載子移動率可印製軟性電晶體技術 游萃蓉 主持人 2007年01月 ~ 2008年12月 工研院 2007 自組裝奈米連線之前瞻研究(3/3) NSC96-2221-E-007-152 游萃蓉 主持人 2007年08月 ~ 2008年07月 國科會 2006 超高載子移動率可印製軟性電晶體技術 游萃蓉 主持人 2006年01月 ~ 2006年12月 工研院 2006 矽奈米線成長 NSC94-2815-C-007-030-E (李政暵) 游萃蓉 主持人 2005年09月 ~ 2006年02月 國科會 2006 利用奈米科技探討細菌與寄主細胞之交互作用 NSC95-2120-M-009-005 (2/3, 國家型科技計劃, 主持人:交大徐琅教授) 游萃蓉 共同主持人 2006年08月 ~ 2007年07月 國科會 2006 應用於根管治療隻細菌生物感測器研究 NSC95-2815-C-007-025-E (學生: 盧怡君)(備註︰盧怡君獲大專生專題計畫研究創作獎) 游萃蓉 主持人 2006年07月 ~ 2007年02月 國科會 2006 自組裝奈米連線之前瞻研究(2/3) NSC95-2221-E-007-242 游萃蓉 主持人 2006年08月 ~ 2007年07月 國科會 2005 自組裝奈米連線之前瞻研究(1/3) NSC94-2105-E-07-023 游萃蓉 主持人 2005年08月 ~ 2006年07月 國科會 2005 利用奈米科技探討細菌與寄主細胞之交互作用 NSC94-2120-M-009-015 (1/3, 國家型科技計劃, 主持人:交大徐琅教授) 游萃蓉 共同主持人 2005年08月 ~ 2006年07月 國科會 1995 多晶矽在二氧化矽上之低溫成長 85-2215-E-007 -028 - 游萃蓉 主持人 1995年08月 ~ 1996年07月 國科會 1995 二氧化矽上矽晶之低溫成長 NSC 84-2215-E-007-036- 游萃蓉 主持人 1995年02月 ~ 1995年07月 國科會 1994 碳化矽藍色發光二極體之材料研究 NSC 84-2112-M-007-036- 游萃蓉 主持人 1994年08月 ~ 1995年07月 國科會 1994 二氧化矽上矽晶之低溫成長 NSC 83-0404-E-007-070- 游萃蓉 主持人 1994年02月 ~ 1995年01月 國科會 1993 Low Temperature SiC Epitaxial Growth on Si碳化矽在矽上之低溫磊晶成長 NSC 83-0404-E-007-005- 游萃蓉 主持人 1993年08月 ~ 1994年07月 國科會 1992 以電漿輔助化學氣相沉積長低溫選擇性矽磊晶之研究 NSC 82-0404-E-007-230- 游萃蓉 主持人 1992年08月 ~ 1993年07月 國科會 1992 低溫矽晶表面清潔及電漿輔助化學相沈積矽磊晶之研究 NSC 82-0404-E-007-183- 游萃蓉 主持人 1992年08月 ~ 1993年07月 國科會 1991 砷化鎵在矽單晶上之磊晶成長 NSC 81-0404-E-007-112- 游萃蓉 主持人 1991年08月 ~ 1992年07月 國科會 1991 低溫選擇性矽磊晶成長 NSC 80 -0404-E-007 -36 - 游萃蓉 主持人 1991年02月 ~ 1992年01月 國科會

研究领域

先進半導體製程及整合;奈米電子;生物感測顯像;綠能材料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2019 L. L. Kuo*, K. W. Lan*, Y. C. Hsiao, Y. J. Hung*, C. M. Tsai*, C. C. Hu, and T. R. Yew!, Cu0.78Sn0.12Mn0.1Ox Thin Films as a Photocatalytic Material under Visible Light, ChemistrySelect, 4(33):9844-9848 2019 W. X. Wu*, Y. C. Hung*, K. L. Chan, T. R. Yew!, A Chromatic Sensor to Detect Free Radicals Using H2O2 as an Analyte with DTT and Au-NPs as Sensing Agents, Journal of Microbial & Biochemical Technology, Volume 11(1): 5-8 , 2017 K. W. Lan*, Y. J. Hong*, P. Chang, and T. R. Yew! Cobalt Tungsten Oxide Thin Films Prepared by RF-Sputter for Photosensor, Adv. Mater. Interfaces, 1601165-1601171, 2016 C. H. Tsai*, Y. J. Hong*, J. H. Huang*, Pin Chang, T. R. Yew!, A Readable Chromatic Biosensor with a Tunable Detection Threshold, Journal of Microbial & Biochemical Technology, Volume 8(5): 390-394 2016 Y. J. Hong*, T. R. Yew! Self-assembled Tin Dioxide for Forming-free Resistive Random-access Memory Application, Jpn. J. Appl. Phys. 55, 060301 2016 Y. J. Hong*, L. A. Tai, H. J. Chen, P. Chang, C. S. Yang, T. R. Yew!, Stable water layers on solid surface, Phys. Chem. Chem. Phys., 18, 5905-5909, 2016 A. I. Pan*, M. H. Lin, H. W. Chung, H. Chen, S. R. Yeh, Y. J. Chuang, Y. C. Chang and T. R. Yew! Direct-growth carbon nanotubes on 3D structural microelectrodes for electrophysiological recordings, Analyst, 141, 279, 2015 Y. M. Hsu*, C. Y. Wang, P. Chang, and T.R. Yew! Non-stoichiometric W18O49−xSx nanowires for wide spectrum photosensors with high internal gain, Nano scale, 2014 C. T. Ho*, T. W. Weng*, C. Y. Wang, S. J. Yen*, and T. R. Yew! Tunable Band Gaps of Co3-xCuxO4 Nanorods with Various Cu Doping, RSC advance, 2014 T. H. Chang* , S. Kunuku* , Y. J. Hong*, K. C. Leou*, Tri-Rung Yew , Nyan-Hwa Tai , and I-Nan Lin! Enhancement on the stability of electron field emission behavior and the related microplasma devices of carbon nanotubes by coating diamond film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4 Y. T. Chen*, C. Y. Wang*, Y. J. Hong*, Y. T. Kang*, S. E. Lai*, P. Chang and T. R. Yew! Electron beam manipul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external to the beam, RSC advance, 2013 T. L. Liu*, H. W. Wu*, C. Y. Wang*, S. Y. Chen*, M. H. Hung*, and T. R. Yew! A method to form self-aligned carbon-nanotube-vias using a Ta-cap layer on a Co-catalyst, carbon, 56, 366-373, 2013 Y. T. Chang*, J. H. Huang*, M. C. Tu*, H. Y. Chang, P. Chang and T. R. Yew! Flexible Direct-Growth CNT Biosensor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41, 898-902, 2013 C. Y. Lin*, C. Y. Wang*, M. H. Hung*, T. L. Liu*, and T. R. Yew! Low Resistivity Tin-Doped Copper Nanowires,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34, 529-531, 2013 J. H. Huang*, Y. J. Hong*, Y. T. Chang*, P. Chang, and T. R. Yew! Carbon nanotubes for highly sensitive colorimetric immunoassay biosensor,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1, 5389-5392, 2013 S. J. Yen*, M. C. Tsai*, Z. C. Wang*, H. L. Peng, C. H. Tsai, and T. R. Yew! The improvement of catalytic efficiency by optimizing Pt on carbon cloth as a cathode of a microbial fuel cell, Electrochimica Acta, 108, 241-247 ,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