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周文叶

研究领域

表现性评价 课程开发与实施 教师专业发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文发表 Lei, H., Cui, Y., & Zhou, W. (2018).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udent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 meta-analysis.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46, 517-528. 表现性评价 周文叶,陈铭洲.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9):36-43. 周文叶,陈铭洲.指向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访斯坦福大学评价、学习与公平中心主任Ray Pecheone教授[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07):3-9. 周文叶.论课堂评价的课程效度[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07):103-107. 王少非,周文叶.课堂评价需要什么样的信度[J].教育发展研究,2014,33(08):13-17. 周文叶.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表现性评价的实施[J].当代教育科学,2013(16):16-18+56. 周文叶.超越纸笔测试:表现性评价的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1(20):12-16. 邵朝友,周文叶,郑东辉.在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评价中应用表现性评价[J].当代教育科学,2009(08):15-17+64. 周文叶.美国俄亥俄州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框架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8(04):55-60+86. 周文叶.论表现性评价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运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7(10):54-58. 课程开发与实施 崔允漷,周文叶,董泽华,张静.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测量工具的研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6(02):1-13+153. 董泽华,周文叶,崔允漷.如何知道教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情况?——美国中小学教师实施课程标准调查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12):35-47. 周文叶.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以美国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12):38-45. 周文叶,刘丽丽,崔允漷.学校课程规划个案诊断研究——基于Rasch模型的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7(05):20-24+30. 虞天意,马志强,周文叶.基于证据的课程与教学研究范式转型——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02):122-128. 林洛颖,边国霞,周文叶.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构——“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综述[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12):50-54+61. 崔允漷,周文叶,岑俐,杨向东.校本课程规划:短板何在——基于Z市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分析[J].教育研究,2016,37(10):87-94. 周文叶,崔允漷,刘丽丽,宋一丹.学校课程规划方案质量的实证研究——基于Z市初中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文本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09):53-61. 邵朝友,周文叶.学科素养模型及其验证:别国的经验[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05):11-20. 陈铭洲,张一旦,周文叶.基于证据的课程与教学研究——第14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综述[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11):21-24+2. 周文叶.家长参与:概念框架与测量指标[J].外国教育研究,2015,42(12):113-122. 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08):14-22+30. 周淑琪,周文叶.基于教育效能的课程实施情境测量:以PISA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08):5-10. 周文叶.如何测量课程实施情境:以TIMSS&PIRLS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3,33(24):6-10. 周文叶.共同的核心明确的高期望——美国CCSS对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标准研制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2,32(24):19-24. 周文叶,兰璇.批判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阿普尔教授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10,39(01):3-7+40. 周文叶,兰璇.批判教育学视野中的美国教育政策——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阿普尔教授访谈[J].全球教育展望,2009,38(12):3-6+16. 崔允漷,周文叶.学校文化建设:一种专业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7(09):29-33. 崔允漷,周文叶.齐话课程实施共谋师生成长——第八届两岸三地课程专家论坛纪要[J].全球教育展望,2006,35(12):76-79. 教师专业发展 张一旦,周文叶.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职前评价素养的实证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09):42-48. 周文叶,陈铭洲.寻找支点:用影响力资本撬动中国教研创新——全国首届教研创新论坛综述[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20):81-84. 周文叶,张一旦.教研员如何实现角色转型——2016年全国首届教研创新论坛综述[J].人民教育,2016(16):73-74. 周文叶.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范式、理念与方法[J].教师教育研究,2014,26(02):72-77. 周文叶.开展基于表现性评价的教师研修[J].全球教育展望,2014,43(01):50-57. 周文叶,周淑琪.教师评价素养:教师专业标准比较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13,35(09):62-66. 周文叶.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与学分设置[J].教育发展研究,2012,32(10):17-20. 周文叶,崔允漷.何为教师之专业:教师专业标准比较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2,41(04):31-37. 周文叶.让教师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评《在经验和反思中成长——教师的案例开发与专业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08(16):61-62. 课堂观察 崔允漷,周文叶.课堂观察:为何与何为[J].上海教育科研,2008(06):51-53. 周文叶,崔允漷.教师应如何进行课堂观察?[J].中小学管理,2008(04):18-20. 周文叶.研究课堂观察追问有效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8(04):63-64. 学术著作(含参著) 周文叶著,《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崔允漷、周文胜、周文叶主编,《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与教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参与《课堂评价》的撰写,王少非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参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解读》的撰写,钟启泉、崔允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参与《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撰写,崔允漷、柯政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参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新教材《有效教学》的撰写,崔允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参与《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的撰写,沈毅、崔允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参与《新课程的理念创新——师范生读本》的撰写,钟启泉、崔允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修订版) 参与《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撰写,崔允漷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参与《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的撰写,王尚文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