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之燕

个人简介

【教授课程】 本科:《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美概况》、《莎士比亚选读》 以及《综合英语》等 研究生:《英美戏剧》 【简历/教育背景】 2008.10-2012.12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人文学院英语系 博士 2005.9-2008.6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 2001.9-2005.6 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汉语言文学 学士 【主持课题】 1.“早期英文图书中的中国形象”,荣获2014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 2.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1473-1700年间英语文本中的中国形象” 3. 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中国人形象” 4. 英美文学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专著 Fluid and Loci: Death and Memory in Shakespearean Plays 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2013.

研究领域

英国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尤其侧重于莎士比亚作品研究、维多利亚文学研究、明清文学研究、情感研究以及记忆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张之燕.从河南梆子《约/束》和昆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看中国戏剧走出去[J].戏剧文学, 2017,2017(5):131-134. 2. 张之燕.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7,175(5):16-26. 3. 张之燕.《哈姆雷特》中的记忆与情感[J].名作欣赏, 2016,2016(20):24-27. 4. 张之燕.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印度人与中国人形象[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31(3):40-47. 5. “My Lady’s a Cataian’: Cataian in Twelfth Night”, Notes and Queries,(AHCI, 牛津大学主办期刊), 2013, UK。 6. “Emotion qing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and Late Imperial China, with a Focus on Emotion in Shakespeare's Plays and Ming-Qing Literature”, Ming Qing Studies (罗马大学主办的汉学期刊《明清研究》), 2012, Italy。 7. “Bond, a Bangzi Opera Adaptation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review).” Shakespeare Bulletin 30.1 (2012), US. 8. “Review on Lina Perkins Wilder’s Shakespeare’s Memory Theatre: Recollection,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 Ex Historia (2012), UK. 9. 《城堡里移动的喜剧盛宴——莎剧<无事生非>评析》,《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期刊),2012年第6期。 10. 《骷髅与落花——从墓园景看<哈姆雷特> 和<红楼梦>中的调零美学》, 《名作欣赏》,2012年第27期。 11. 《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高利贷者形象看 “真善美”和“情”的主题》, 《时代文学》, 2012年第8期。 12. 《2009-2012英国四次莎士比亚国际会议综论》,《海外英语》, 2012年2月。 13. 《未盛放的花朵——明末利玛窦的记忆法》,《神州交流》(澳门利氏学社主办的双语期刊), 2011年第8.1期。 14. 《<撒母耳记>赏析》,《外国神话史诗民间故事鉴赏辞典》,孟昭毅与黎跃进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15. 《王权与道德的悖离——论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君主道德变异的深层机制》, 发表于《湖湘文化与世界文学》,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

学术兼职

英国莎士比亚协会会员、欧洲莎士比亚研究协会会员、欧洲汉学协会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