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广利

个人简介

【简历/背景】 2004.6至今 在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工作(教授) 2002.7-2004.6 在复旦大学理论经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 1999.9-2002.6 在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学习(博士) 1996.9-1999.7 在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学习(硕士) 1985.7-1996.8 在石家庄经济学院工作 1981.9-1985.7 在河北地质学院地质系矿产资源专业学习 (学士) 【研究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083):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系统治理研究,2016-2021,经费80万。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SH001):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研究,2012-2015,经费25万。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A840005):城市高龄空巢老人社区照顾模式研究,2009-2012,经费7万。 4.上海市虹梅街道横向合作项目(E100-71315):虹梅街道为老服务工作整体评估研究,2013,经费10万元。 5.昆山周市镇横向合作项目(E100-71102):昆山周市镇社会建设实践与创新研究,2011-2012,经费30万。 编著/教材 1.女性、男性、社会[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2.后现代女权理论与女性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3.社会保障理论教程[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2007中国社区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5.社会保障实务教程[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6.善爱、公信、共生—昆山周市镇社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7.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

研究领域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社会风险研究、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关于布迪厄反思性的几个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2000(3).并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C4.2001(3). 2.后现代女权主义的主要理论流派[J]. 社会科学. 2001(4). 3.后现代主义与社会学研究方法[J]. 社会科学研究. 2001(4). 并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C4.2001(10). 4.从关系角度思考的社会学研究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2002(1). 5.制约男女平等的结构性因素[J]. 安徽大学学报. 2002(4). 6.社会资本:渊源、理论、局限[J]. 河北学刊. 2003(3). 7.后现代女权主义对现代女权主义的理论继承与超越[J]. 人文杂志. 2003(3). 8.求职网络的性别差异:以失业群体为例——兼论社会资本的中西差异[J]. 南京社会科学. 2003(7). 9.重构女性主体性:一种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J]. 湖南大学学报. 2003(4). 10.宏观社会资本: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J],探索.交流.发展——第七届全国经济学、管理学博士后学术大会论文集.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年5月. 11.主体建构性和主体行为宣成性:一种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J]. 妇女研究论丛. 2003(6). 12.投资大陆的海外华人企业社会资本的正负功效分析[J]. 人文杂志. 2004(3). 13.社会资本与和谐社区建设[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2). 14.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社区发展分析[J], 现代意识与都市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5.现代社会福利中政府与民间非营利组织角色定位探讨[J], 澳门社会福利发展:特点与趋势. 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出版. 2006. 16.社会资本理论发展的瓶颈:定义及测量问题探讨[J].社会科学研究. 2006(2). 并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C4.2006(6). 17.信任的缺失与培育: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3). 18.社会生活共同体就是社区组织吗[J]. 解放日报. 2007年11月1日. 19.社区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路径[J],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12月. 20.福柯微观权力的时空特点及其控制和应用[J]. 学术交流. 2008(2). 转载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2008(12). 21.应对现代社会风险:基于风险分配的社会政策思考[J]. 社会科学研究. 2008(2). 22.主客观风险社会理论的分歧与融合[J]. 广东社会科学. 2008(4). 23.家园重建需克服灾民意识,激发自立精神[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 24.以文明信用创评推动农民融资和增收[J]. 解放日报. 2009年11月9日. 25.新形势下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的新型机制研究[J].学术探索.2009(4). 26.制度成本的研究缘起、内涵及其影响因素[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2). 27.社会行动:韦伯和吉登斯行动理论之比较[J]. 学术交流. 2010(7). 28.城市高龄空巢老人特殊需求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9.从福利国家到社会投资国家:吉登斯关于福利体制的再造[J].改革与战略.2012(4). 30.城市外来人口“身份—认同”研究的范式转换[J].山东社会科学.2012(5). 31.我国老人长期照护的模式选择[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2.高龄空巢老人的社区照顾:基于生活质量的视角[J].福建论坛.2012(8). 33.群体极化的特征、根源及过程机制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34.权力、治理与秩序:一个可能的社区分析框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10).本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学.C4.2014(2)全文转载. 35.自反性现代化的动因、维度及后果:贝克、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理论比较[J].东南学术.2014(1). 36.藏族农牧民养老问题探析—基于西藏林芝地区的调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14(2). 37.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理论与启示[J].福建论坛.2014(2). 38.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三个研究维度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39.论现代风险的扩张与分配及其对风险治理的启示[J].晋阳学刊.2014(6). 40.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批判进路探析—兼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比较[J].理论月刊.2015(1). 41.生产空间下女工的主体性及其实现[J].妇女研究论丛.2015(2). 42.风险社会演进机理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43.世界风险社会启蒙及反思与批判[J].广西社会科学.2015(10). 44.风险社会之动因、结构与后果——基于中西方的比较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并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C4.2016(9). 45.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十个基本命题解析及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46.西方脉络与中国图景:风险文化理论及其本土调适[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47.邻避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认知塑造:建构与反思[J].社会建设.2017(2). 48.抽象体系的危机与吉登斯的制度性风险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49.非正义化与找回社会:空间城市化中社会风险质变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50.风险社会理论的本土化:理论、经验及限度[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51.个体化视域下的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演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8(4). 52.特大城市社会心态风险:特征、机制与治理[J].长白学刊.2018(2). 53.创新风险治理模式应着重关注现代风险[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3).

学术兼职

1.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 2.中国劳动经济学会保险福利分会副会长、常务理事 3.上海社会学学会理事 4.上海市社会保障学会会员 5.上海市老年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