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杨启军

个人简介

杨启军,男,1964 年 2 月 5 日出生于江苏淮阴,汉族,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 学习简历: 1983.9~1987.6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矿产调查专业本科生,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7.7~1990.6.长春地质学院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武纪构造方向理学硕士学位。 2000.9~2003.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得变质流变学方向理学博士学位。 2003.6.-2005.1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6 ~ 桂林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教研室教师 近 5 年来参加和负责的科研项目有: 1.2000~2003 参加了丛柏林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大陆深俯冲作用》之子课题<大陆深俯冲作用的几何学与运动学>(No.G1999075506)。 2.2003~2006 参加侯增谦、王二七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及其成矿作用》之子课题《火成岩的空间格架及其成矿作用》(No.2002CB12603),负责完成专题“三江地区新生代火成岩及其成矿作用”。 3.2006~2007 负责《四川北部铜铅锌(钼)多金属矿靶区优选》之子课题《龙门山构造带铅锌矿床靶区优选》。 4. 2008 年主持《川西北地区北川—映秀深断裂特征及其金矿化》课题 5.2007~2009 负责中国科学院-荷兰皇家科学院合作课题《大别-苏鲁超高压带的 39Ar-40Ar 年代学研究》 6.2007~2009 主持《胜利油田孤北地区煤成气储层沉积和成岩作用研究》课题 7.2008~2010 主持《广西大明山钨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前景预测》课题 8.2008~2009 主持完成危机矿山《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研究》课题 9.2009-2010 负责完成区域地质调查课题《云南龙陵地区花岗岩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研究领域

构造地质学、变质流变学、岩石地球化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杨启军,钟增球. 2003. 大别-苏鲁超高压地体岩石组合演化的地球化学约束[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8(3):241-249. ZHONG Zengqiu, YANG Qijun, SUO Shutian, et al. 2003. Structural evidences for the in-situ origin of the UHP and HP eclogite metamorphic rocks in the Dabie-Sulu orogenic belt[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 索书田, 杨启军,钟增球,等. 2003. 含柯石英超高压榴辉岩的早期变形---以苏北东海碱场榴辉岩体为例. 地质科技情报, 22:1-8 杨启军,钟增球. 2004. 大别-苏鲁超高压地体中面理化含榴花岗岩的成因研究[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9(2):169-176. 杨启军,黄小龙,徐义刚. 2006. 高黎贡构造带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研究[J].岩石学报 22(4):817-834 杨启军,徐义刚, 黄小龙, 等.2009.滇西腾冲-梁河地区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岩石学报. 25:1092-1104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