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覃小锋

个人简介

一、 基本情况 覃小锋,男,1969 年 7 月生,1993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并于 2007 年晋升为教授级高工。现执教于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从事专业: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学;先后参加或主持了6个测区7个1∶25万和11个1∶5万图幅的区域地质调查以及多个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评价项目的工作,获省部级成果奖5项,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出版第一作者专著两部。 二、 工作经历 1993—2009:在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工作; 2009—2011: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2012—现在:在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三、 荣誉和奖励 1.《秦岭造山带结构、演化与成矿》获2014年度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3) 2.《广西1∶25万玉林市幅区域地质调查及数字地质填图技术方法应用研究》获2008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1); 3.《数字填图技术在广西1∶25万玉林市幅修测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研究》获2005年度广西计算机推广应用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1); 4.《计算机辅助区域地质调查系统》获2005年度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2012年中国信息化成果一等奖(排名第8); 5.《广西岑溪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获1998年度地质矿产部地质勘查成果三等奖(排名第5); 6. 2012年9月获“国土资源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 7. 2010年9月获“广西优秀专家”称号; 8. 2010年1月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9. 2007年12月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 10. 2007年5月获第九届广西青年科技奖;

研究领域

(1)造山带构造演化及动力学;(2)造山带变形与变质作用;(3)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4)古残余洋盆恢复与成矿环境分析。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覃小锋,李 江,李容森,等. 云开地块北缘博白-岑溪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 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1-152. 2、覃小锋,李 江,李容森,等. 数字填图技术在广西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1-94. 3、覃小锋,王 核,钟锋运,等. 桂东南云开岩群斜长角闪岩的变质作用pT轨迹及其动力学意义.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7,31(2):234-244. 4、覃小锋,周开华,胡贵昂,等. 在基于数字填图系统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中前人地质资料的利用与数据采集. 地质通报,2008,27(7):986-994. 5、覃小锋,王宗起,张英利,等. 桂西南早中生代酸性火山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钦-杭结合带西南段构造演化的约束. 岩石学报,2011,27(3):794-808. 6、QIN Xiaofeng,WANG Zongqi,ZHANG Yingli,et al. Geochemistry of Permian mafic igneous rocks from the Napo-Qinzhou tectonic belt in southwest Guangxi, SW China: Implications for arc-backarc basin magmatic evolution. Acta Geologica Sinica,2012,86(5):1182-1199. 7、覃小锋,王宗起,胡贵昂,等. 两广交界地区壶垌片麻状复式岩体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云开地块北缘早古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的启示. 岩石学报,2013,29(9):3115-3130. 8、覃小锋,王宗起,曹 洁,等. 桂南钦防构造带西南段印支早期花岗岩的成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约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43(5):1471-1488. 9、覃小锋,王宗起,王 涛,等. 桂东鹰扬关群火山岩时代和构造环境的重新厘定: 对钦杭结合带西南段构造格局的制约. 地球学报,2015,36(3):283-292. 10、覃小锋,王宗起,宫江华,等. 云开地块北缘加里东期中-基性火山岩的厘定:钦-杭结合带南西段早古生代古洋盆存在的证据. 岩石学报,2017,33(3):791-80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