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白卫峰

个人简介

白卫峰,男,汉,1982年02月生,河南省鹤壁市人,博士研究生,工学博士学位,博士后,副教授,教授(校内直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工结构工程硕士生导师。 个人学习工作经历: 1999.09-2003.06 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系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3.09-2008.12 于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水利学院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9.01-2010.12 于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1.01-2013.06 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钢结构与工程研究院工作。 2013.09-至今 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工作。 承担的教学任务: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生态水工学、水利水电工程概论等。 承担的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9092):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的绿色再生混凝土多尺度损伤断裂机制及本构模型研究(研究经费:82万;起止时间:2017-01至2020-12;项目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009020):地震荷载下混凝土细观损伤断裂机理及多尺度动态损伤模型研究(研究经费:20万;起止时间:2011-01至2013-12;项目负责人)。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0461166):基于细观损伤机制的混凝土变形破坏机理及塑性—损伤耦合本构模型研究(研究经费:3万;起止时间:2009-10至2010-12;项目负责人)。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LP1401):钢纤维混凝土纤维增强机制及多尺度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研究(研究经费:5万;起止时间:2014-04至2016-04;项目负责人)。 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53PKJGG109):绿色再生骨料混凝土细观损伤机制及本构模型研究(研究经费:5万;起止时间:2015-12至2017-12;项目负责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研究经费:15万;起止时间:2015-01至2017-12;项目负责人)。 获得的成果: 1. 混凝土细观损伤机制及多尺度统计损伤理论。2015年9月,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主持人,排名第一。 2. 混凝土材料细观损伤机理及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研究。2014年6月,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项目主持人,排名第一。

研究领域

混凝土损伤理论、混凝土结构损伤破坏过程数值模拟。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白卫峰,郭磊,陈守开,崔莹. 混凝土统计损伤力学[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白卫峰,孙胜男,管俊峰,陈健云.基于统计损伤理论的混凝土双轴拉-压本构模型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5,23(5):873-885. EI检索号:20154801632057 白卫峰,解伟,管俊峰,崔莹. 复杂应力状态下孔隙水压力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15,18(1):24-30. EI检索号:20151300692005 白卫峰,张树珺,管俊峰,陈健云. 混凝土正交各向异性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研究[J]. 水利学报,2014,45(5):607-618. EI检索号:20142617873761 白卫峰,管俊峰,崔莹,陈健云. 混凝土双轴压-压细观统计损伤本构模型[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3,45(6):74-81. EI检索号:20140117166635 白卫峰,陈健云,孙胜男. 孔隙湿度对混凝土初始弹性模量影响,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50(5):712-716. EI检索号:20104713409013. Jianyun Chen,Weifeng Bai*, Gao Lin,Shuli Fan. The statistical damage model for quasi-brittle materials in uniaxial tensio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9,16(4):669-676. EI检索号:20093412268083;IDS号: 480YE Weifeng Bai,Jianyun Chen,Gao Lin,Zhiguang Liu. The statistical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for concrete materials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2010,17(3):338-344. EI检索号:20103713231816. 白卫峰,陈健云,胡志强,李建波. 准脆性材料单轴拉伸破坏全过程物理模型研究,岩石力学及工程学报,2007,26(4):670-681. EI检索期刊,EI检索号:20072110614021 陈健云,白卫峰*. 考虑动态应变率效应的混凝土单轴拉伸统计损伤模型,岩石力学及工程学报,2007,26(8):1603-1611. EI检索号:20073710810116 白卫峰,陈健云. 关于“对‘准脆性材料单轴拉伸破坏全过程物理模型研究’讨论”的回复,岩石力学及工程学报,2007,26(12):2589-2592. EI检索期刊. 白卫峰,陈健云,范书立.细观夹杂理论预测湿态混凝土抗压强度,工程力学,2008,25(11):134-140. EI检索号:20085011776797 白卫峰,陈健云,钟红.基于混凝土率相关损伤模型的重力坝地震动超载响应分析,水利学报,2006,37(7):820-826. EI检索号:20063610101831 白卫峰,何伟,张勇. 基于Schur 分解的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求解环形域静电场[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3,45(1):175-182. EI检索号:20131416175079 白卫峰,陈健云,范书立.饱和混凝土单轴拉伸动态统计损伤本构模型,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29(1):16-21. 白卫峰,陈健云,刘智光.一类实用的湿态混凝土单轴静动态本构模型,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9, 29(S1): 44-47. Weifeng Bai, Ying Cui, Qian Wang, Junfeng Guan, Jianwei Zhang. Study on Damag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Concrete under Uniaxial Tension[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2, 238: 46-50. 刘智光,陈健云,白卫峰. 基于随机损伤模型的混凝土轴拉破坏过程研究,岩石力学及工程学报,2009,28(10):2048-2058. EI检索号:20094612449822 陈健云,范书立,白卫峰,赵锦华. 王建涌.混凝土仿真材料断裂韧度的试验研究及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 2010, 31(s): 344-349. EI检索号:20102513031325 许强,陈健云,白卫峰,刘智光. 改进的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1, 43(4): 77-82. EI检索号:20113114199513 李静,陈健云,白卫峰. 地震作用下高拱坝损伤开裂分析,应用力学学报,2010,27(1):125-129. 李静,陈健云,白卫峰.基于应变率相关的非线性损伤模型在高拱坝横缝开度分析中的应用,水利学报,2005,36(7):870-875. EI检索号:2005389375720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