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晓雷

个人简介

张晓雷,男,汉族,1981年10月出生,河北赵县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副教授。 教育经历: 2000-2004年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习,2004年7月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4-2007年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学习,2007年7月获工学硕士学位; 2011年9月至今在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学习。 工作经历: 2007年9月至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水利学院 港口航道与治河工程系 教学任务: 本科生教学任务:水力学、水力学专题、河床演变与河道整治 研究生教学任务:河床演变学 代表性科研项目: (1)河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黄河下游河南段漫滩洪水冲淤累积效应研究”(14A570001),2014/01-2015/12,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黄河下游滩区水沙演进与洪水风险评估综合模型研究”(51379156),2014/01-2017/12,主要参与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淤滩刷槽的洪水泥沙调控模式与造床机理研究”(51079055),2011/01-2013/12,主要参与人; (4)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基于淤滩刷槽的黄河下游洪水泥沙调控技术”(200901018),2009/01-2011/12,主要参与人;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潜没式三角翼体控导宽浅陡槽急流的机理与工程应用(50779019),2008/01-2010/12,主要参与人; (6)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委托项目“输电线路跨越沁河防洪计算”,2016.11-2018.11,项目负责人。 出版著作: (1)夏军强,张晓雷.近期黄河下游河床演变特点及滩区洪水风险评估,科学出版社,2018年; (2)水力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参编,2016年; (3)环境水利,黄河水利出版社,参编,2012年; (4)水力学学习与解题指导,黄河水利出版社,参编,2014年。 主要的获奖成果: (1)不同尺度水沙动力学机制及过程模拟,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9,2015年; (2)黄河下游主槽对径流泥沙过程响应及高效输沙研究,水利部大禹奖,三等奖,排名第4,2010年; (3)船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及应用,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5,2016年; (4)水库水沙同步优化调度研究,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7,2016年; (5)黄河下游河道水沙输移及优化配置方法,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2,2013年; (6)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MigrationCharacter of Fascine Objectʹs Underwater Falling,河南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二等奖,排名第1,2011年; (7)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过程一维水沙耦合数学模型,河南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三等奖,排名第1,2018年; (8)基于错峰型洪水的伊洛河交汇区水动力特性,河南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二等奖,排名第2,2015; (9)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水利学科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特等奖,2010年; (10)作为指导教师,参加全国第二届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参赛作品“基于模式识别的风沙输移量动态测定技术”获得一等奖,2011年。 (11)作为指导教师,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参赛作品“新型安全盥卫一体化自动节水装置”获得三等奖,2018年。 (12)作为指导教师,参加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基于阵列火箭钻地锚的江河溃口快速抢险堵口新技术”获得二等奖,2018年。

研究领域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河流模拟、河床演变。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张晓雷, 夏军强, 邓珊珊, 等. 断面间距对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模拟结果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第50卷, 第4期, 735-743页, 2016; (2)张晓雷, 夏军强, 陈倩, 等. 生产堤溃决后漫滩水流的概化模型试验研究,水科学进展, 2018; (3)张晓雷, 夏军强, 李娜. 网格尺度及村庄糙率对滩区洪水演进模拟结果的影响, 水力发电学报, 第35卷, 第10期, 48-57页, 2016; (4)张晓雷, 夏军强, 李洁, 等. 冲淤面积分配模式对黄河下游一维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泥沙研究, 第42卷,第1期,53-59页,2017; (5)张晓雷, 张英克, 孙东坡. 黄河下游典型河段滩槽分界二维洪水数值模拟,水利水电技术, 第44卷, 第7期, 120-124页, 2013; (6)张晓雷, 孙东坡, 李燕, 等. 有旁侧入流的交叉工程河段洪水数值模拟, 水利水电技术, 第42卷, 第6期, 72-74页, 77页, 2011; (7)张晓雷, 朱玉祥, 孙东坡. 洪河倒虹吸交叉工程河段二维水沙数值模拟,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第45卷, 第4期, 431-435页, 2012; (8)夏军强, 张晓雷, 邓珊珊, 等. 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过程一维水沙耦合数学模型, 水科学进展, 第26卷, 第5期, 686-697页, 2015; (9)孙东坡, 张晓雷, 陈丹, 等. 基于错峰型洪水的伊洛河交汇区水动力特性, 水科学进展, 第24卷, 第6期, 801-809页, 2013; (10)孙东坡, 张晓雷, 张艳艳, 等. 大型进水流道进口优化布置的数值模拟研究,水力发电学报, 第30卷, 第5期, 80-85页, 100页, 2011; (11)Xia JQ, Li XJ, Zhang XL, et al. Recentvariation in reach-scale bankfull discharge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Earth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39(6): 723–734, 2014; (12)张晓雷,王贵宾.黄河下游典型滩区“92.8”洪水分区滞洪沉沙数值模拟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第32卷,第4期,41-44页,2011; (13)Zhang Xiaolei, Li Junjie, Huang Zunxin, etal. Study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ew Type Chain Concrete Blocks withEcological Function, CEAM2011,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409-413页, 长沙, 2011; (14)Zhang Xiaolei, Sun Dongpo, Zhang Fengran.Research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ilting in Floodplain and Scouting inMain Channel of Over-Bank Flooding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CEBM2011, AdvancedMaterials Research, 3692-3696页, 昆明, 2011; (15)Zhang Xiaolei, Guo Shaolei. Application ofMIKE21 MODEL on Flood Routing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from Gaocun to Sunkou,ICCEASI 2012,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304-307页, 郑州, 2012; (16)Zhang Xiaolei, Sun Dongpo. Application ofVisualization and Graphic Analisis on 2-D River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6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Computing, 628-631页, 成都, 2010.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