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现国

个人简介

科研项目: 1、河南省重要城市(洛阳市)垃圾堆放场对地下水与土壤污染机理研究(主持),2008-2009, 2、郑州东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研究(主持),2011-2012, 3、河南省郑州市地下水资源研究(主持),2005-2006, 4、河南省灵宝市银家沟硫铁矿矿床水文地质研究(主持),2007-2008, 5、地下水回灌机理研究(主持),2011-2013,在研 6、洛阳盆地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可行性研究2011-2013在研 主要专著: 1、王现国,刘丕新,董永志等.《浅层孔隙地下水水质演化机理研究》,ISBN7-80621-918-8/X.17,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7月; 2、王现国,赵德山,邓晓颖等.《断陷盆地地下水环境演化与水文地球化学模拟》,ISBN978-7-116-06628-1,地质出版社,2010年4月; 3、王现国,吴东民,强山峰等.《黄河下游沿黄城市地下水循环过程模拟及其环境演化》,ISBN978-7-80734-662-3,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年6月; 4、《AutoCAD2005中文版应用教程》,合编,编写第6章,ISBN7-121-01669-9,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9月 5、王现国.《水资源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研究》独著,ISBN978-7-80734-454-4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年9月; 6、王现国,葛雁,吴东民等.《河南省小秦岭矿区地质灾害研究》[M], ISBN978-7-5625-2503-5,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年 7、王现国,王和平,葛雁等.《地下水资源保护研究》第1作者,ISBN978-7-80734-454-4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年9月 获奖成果: (1)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010年 (2)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55人才) ,2006年 (3)河南省勘察设计大师,2011年 (4)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2008年 (5)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2009年 (6)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一,2010年 (7)住建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第二,2010年 (8)全国优秀工程勘察银奖,第二,2010年 (9)住建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第一,2002年 (10)国土资源部优秀找矿项目二等奖,第二,2008年 (11)地矿部地质找矿一等奖,第五,1997年 (12)地矿部地质科技成果二等奖,第六,1998年

研究领域

水资源评价、地下水环境演化、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三门峡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2003年《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学报》第3期32—37,第一作者 2、《洛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研究》2003年《地下水》(2期240-242),第一作者 3、《偃师市水资源潜力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2004年《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增刊34--35(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4、《平顶山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2004年《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第3期发表,第一作者。 5、《灵宝市大湖滑坡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2004年《中国水土保持》第10期发表,(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6、《黄河下游环境地质问题及对堤防的影响》2004年《人民黄河》第8期发表,(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7、《豫西东部黄土工程特性研究》2005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2期发表(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8、《豫西黄河流域土壤侵蚀现状研究》2005年,《人民黄河》第3期发表。(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9、《开采地下水对黄河郑州段大堤稳定性的影响》2004年《人民黄河》增刊45--47,(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0、《郑州市中深层地下水集中开发研究》2005年《人民黄河》第5期44—46,第二作者(中文核心期刊) 11、《小秦岭矿区泥石流灾害特征及其防治》2005年《中国水土保持》第8期20--21,第二作者(中文核心期刊) 12、《平顶山矿区地面塌陷灾害发展趋势及防止对策研究》2004年《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期14—17(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3、《农村浅层地下水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2005年《地下水》4期282—284,第一作者 14、《洛阳市水资源供需平衡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2005年《地域开发与研究》第4期104--108(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 15、《连霍高速公路河南段地质灾害防治原则》2005年《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专刊,第二作者(中文核心期刊) 16、《黄河下游河南段水文地质勘察现状与研究回顾》2005年《人民黄河》第9期发表,第三作者(中文核心期刊) 17、《我国基岩裂隙地下水研究现状与展望》2004年《地下水》2期,第二作者 18、《洛阳市浅层地下水硬度的灰色预测》2006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1期发表,41—43,第三作者(中文核心期刊) 19、《龙门石窟变形破坏特征与防治对策》2006年《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学报》第1期32—37,第一作者 20、《河南省西部黄土工程勘察与处理》2006年,《岩土工程界》第4期发表,第一作者 21、王现国,郭 立.洛河冲积平原包气带对入渗水污染物净化能力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6):123-126(中文核心期刊) 22、王现国.豫西龙涧泉岩溶水系统研究[J].人民黄河,2010(5):42-44(中文核心期刊) 23、王现国.洛阳市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研究[J].人民黄河,2009(9):52-56(中文核心期刊) 24、王现国等.洛阳市浅层孔隙地下水化学环境演化分析[J].人民黄河,2009(4):58-61(中文核心期刊) 25、王现国,张娟娟,邓晓颖等. 洛阳市垃圾填埋场场址适宜性评价及优选 [J].水资源保护,2010(5):38-41(中文核心期刊) 26、王现国,彭涛,张领等. 洛阳盆地浅层地下水资源数值模拟评价 [J].工程勘察,2010(4):38-43(中文核心期刊) 27、王现国,翟小洁,张平辉等. 小秦岭矿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易发性分区 [J].地下水,2010(4):162-164 28、王现国. 连霍高速公路河南段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 [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4):133-134 29、Wangxianguo,Guoli.The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water resources in Luoyang city .2010 2nd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ESIAT2010 ,page:133-136(EI检索) 30、Wangxianguo,Guoli,Pengtao.The analysis on hydrochemistyr environment evolvement of pore groundwater in shallow aquifer in Luoyang city .2010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2010 (EI检索) 31、王现国,王静,吴东民等,三门峡水库低水位运行对岸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J] 人民黄河,2011(10) 32、王现国,龚晓玲,吴东民等,襄城县供水工程地下水取水水源论证与影响评价[J] 中国水利2011(17) 33、王现国,张娟娟等,开封凹陷区地热水水化学特征及同位素分析[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2(6) 34、王现国,葛雁,周启蒙等,地下水源热泵运行期间水热变化模拟分析[J] 水电能源科学 2012(1)

学术兼职

中国地质学会程农业质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地质学会地质灾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矿业协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