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杨继红

个人简介

科研项目: 主持: 1、含水量循环变化下堆积体力学特性及损伤弱化模型研究,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万元; 2、土体动力响应本构模型的试验研究,2008年,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5万元; 3、河南省山区滑坡的形成机理与失稳预报研究,2010年,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参加: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斜坡失稳的广义临界位移准则与预测方法,2010年; 2、中国科学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地震地质灾害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2010年; 3、中国科学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滨海城市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2007年; 4、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坑工程关键技术与方法研究”,2008; 5、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断续节理岩体真三轴试验及本构关系研究,2009年; 6、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塑性混凝土强度特性研究,2009年; 7、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大型地下洞室稳定性非线性理论与方法研究,2009年; 8、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科研委外项目:河口村水库渗漏分析及边坡稳定性分析,2009年; 9、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科研委外项目:西藏怒江桥水电站下坝址岩溶工程特性研究,2010年; 10、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科研委外项目:云南省澜沧江大华桥水电站库区大华桥滑坡体稳定性专题评价,2006年; 11、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科研委外项目:云南省怒江亚碧罗水电站可研阶段直各瓦底滑坡体稳定性专题评价,2006年; 12、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科研委外项目:云南省怒江亚碧罗水电站可研阶段中缓倾结构面工程地质特性专题评价,2006年; 13、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科研委外项目:云南省怒江马吉水电站预可研阶段两岸高边坡稳定性初步评价,2007年; 14、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科研委外项目:云南省怒江马吉水电站预可研阶段拱坝坝肩稳定性初步评价,2007年。 著作: 刘汉东,姜彤,刘海宁,杨继红,《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方法》,2010.9,黄河水利出版社,参编8万字。 获奖成果: 大型堆积体原位直剪试验研究及三维稳定性分析,省首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1.09,第1名; 某水电站库区堆积体边坡的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010.04,第1名; 某水电站左坝肩上方堆积体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究,省首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11.09,第1名; 高速公路路基非开挖快速加固技术研究,2008,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0名; 河口村水库坝址区渗漏与龟头山边坡稳定性研究,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01,第7名。

研究领域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地质工程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杨继红,董金玉,刘汉东,黄志全,姜彤. 大型堆积体原位直剪试验研究及三维稳定性分析.煤炭学报,2010,35(3):392-396(EI收录); (2)Jihong Yang, Tong Jiang, Handong Liu, Zhiquan Huang, Jinyu Dong. Analysis on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ree-dimensional stability of deposits slope. Proceedings of 11th IAEG Congress,2010.9:839-847(EI收录); (3)杨继红,王俊梅,董金玉,刘汉东,王四巍. 水库蓄水过程中堆积体边坡瞬态稳定性分析.岩土力学,2011.4:464-470(EI收录); (4)杨继红,董金玉,刘汉东,黄志全,刘海宁. 岩体结构控制下的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分析.煤炭学报,2011.5:58-62(EI收录); (5)董金玉,杨继红,孙文怀,黄志全,王东,杨国香.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大型堆积体边坡变形破坏预测.岩土力学,2011.6:1774-1780(EI收录); (6)董金玉,杨继红,伍法权,王东,杨国香.三峡库区软硬互层近水平地层高切坡崩塌研究.岩土力学,2010.1:151-157(EI收录); (7)Jinyu Dong, Jihong Yang, Zhiquan Huang. Analysis of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deposits slope during reservoir filling and rapid drawdown. Proceedings of 11th IAEG Congress,2010.9:2825-2833(EI收录); (8)Dong Jinyu, Yang Jihong, Yang Guoxiang. Analysis on causes of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large scale underground powerhouse.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1.8:644-650(EI收录); (9)Yukun Zhao, Jihong Yang, Qingan Lin. Model Test Study on Embankment Instability Induced by Rapid Drawdown of Water Level at Yellow River Downstream.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1:750-755(EI收录); (10)杨继红,刘汉东,秦四清,董金玉,孙强,李厚恩. 考虑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的边坡可靠度分析.工程地质学报,2007,15(2):205-211; (11)杨继红,董金玉,陈亚鹏,王媛媛,马平,李曼. 某水电站库区堆积体边坡的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工程地质学报,2008,16(3):311-318; (12)杨继红,董金玉,刘汉东,黄志全,刘海宁.某水电站左坝肩上方堆积体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究.岩土力学,2009.12,30(s2):408-413; (13)杨继红,董金玉,郝小红,刘汉东,刘海宁. 岩体应力应变曲线转型的孔压效应与降雨滑坡的机制析.工程地质学报,2009,17(3):662-665; (14)杨继红,刘汉东,秦四清,路新景等. 黄河堤防边坡稳定性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人民黄河,2008,30(1):15-17; (15)杨继红,董金玉,黄志全,刘海宁,王四巍.节理岩体边坡浅表层稳定性分析.人民黄河,2009,31(12):104-105; (16)杨继红,董金玉,刘汉东,黄志全. 试论科研对《地基与基础》教学的促进作用.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26(3):157-158; (17)董金玉,杨继红,孙文怀.高速公路路堤填土压实中的RIC工法试验研究. 铁道建筑,2010.7:80-82; (18)李扬,杨继红,刘汉东.岩体结构控制下的边坡稳定性多因素敏感性分析.铁道建筑,2011.1:88-90; (19)孙强,杨继红,秦四清.河北平原地裂缝产生的微观机理研究. 工程地质学报,2008,16(02):201-205; (20)孙强, 杨继红,朱术云;从认知过程探讨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国地质教育,2010.3:100-102; (21)孙强,秦四清,杨继红. 应变软化介质本构方程的参数求解. 工程地质学报,2007,supⅡ:184-187; (22)孙强,李曼,杨继红. 西南某地结构面的右行形成机制. 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 , 2008:308~311。

学术兼职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