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志萍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1988-1992年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地质系学习,1992年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2-1995年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学习,1995年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0-2003年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学习,2003年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2017年7月-2017年12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95-2016年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岩土工程系(后更名为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副院长、党委书记 2016-至今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教务处,主任、处长 教学任务: 研究生:地下水污染与控制,地下水数值模拟 本科生:水文地质勘察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2261):黄河中下游(河南段)地区地下水系统中PPCPs的分布特征与迁移转化机理研究(主持),2020-2023,在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165):河流渗滤系统中BTEX污染去除机理研究(主持),2008-2010,结题; 国家水专项课题(2008ZX07526-004-T004):流域水生态承载力与总量控制技术研究课题,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特征调查与试验研究专题(专题组长),2008-2010,结题;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启动基金(教外司留[2009]1590号):地下水除砷技术在偏远农村地区的小规模应用(主持),2010-2012,结题;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32102310456):河南省地下水污染风险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主持),2013-2014,结题;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3HASTIT035):河南省地下水有机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主持),2013-2014,结题; 水利部综合事业局:《水资源管理、节约与保护业务专题》——典型超采区非常规水源综合利用技术支撑(主持),2014,结题;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201501008):海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保护与修复治理模式(子题负责),2015-2016,结题。 获奖成果: (1)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2014年 (2)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导师,2010年 (3)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贰等奖,第二,2010年

研究领域

地下水污染与控制

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李志萍,陈肖刚,沈照理.污染河流中Cr(Ⅵ)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99-104.第一作者。 李志萍,丁仁伟,陈肖刚.凉水河污染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26(2):17-20.第一作者。 李志萍,郭威,沈照理.污染河流还清室内试验研究[J].水资源保护,2006,22(2):33-35.第一作者。 李志萍,屈吉鸿,沈照理.不同含水介质对污染河流中六价铬去除的对比模拟实验研究[J].工程勘察,2005,4:19-22.第一作者。 李志萍,陈平货,阴国胜.污染河水中磷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34(3):435-440.第一作者。 李志萍,张金炳,屈吉鸿,等.污染河水中氨氮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J].地球科学,2004,29(5):363-368.第一作者。 李志萍,冯翠红,沈照理.长期排污河中的COD对其相邻浅层地下水的影响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4,23(1):47-51.第一作者。 李志萍,陈鸿汉,陈肖刚.多环芳烃生物恢复技术的研究进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29(5):68-71.第一作者。 LI Zhi ping,HAO Shi long,CHENXiao gang.Influence on shallow ground water by heavymetal in polluted river[J].Journal of Coal Science& Engineering,2007,13(1):37-43.第一作者。 李志萍,陈肖刚,何冰等.郑东新区龙子湖供水井群优化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7,26(2):60-64.第一作者。 李志萍,何雨江,朱中道.熵权法在农村安全饮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人民黄河,2007,29(5):35-36.第一作者。 李志萍,陈肖刚,朱中道.郑州市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89-91.第一作者。 李志萍,许可.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人民黄河,2008,30(6):52-54.第一作者。 李志萍,陈肖刚,沈照理.污染河流中的氯代烃对土壤及浅层地下水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8,27(2):18-21.第一作者。 LI Zhi-ping,CAO Lian-hai, CHEN Xiao-gang.Influence on shallow ground water by nitrogen in polluted river[J].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08,14(1):103-108.第一作者。 李志萍,刘翠,Pieter J. STUYFZAND. 荷兰地下水中的砷对饮用水供给的影响[J].水资源保护,2010,26(1):75-79. 第一作者。 李志萍,梁珂,马燕,刘明珠.苯系物在不同下垫面的挥发机理研究[J].人民黄河,2012,34(1):75-77. 李志萍,李欣益,李雅静. 汤河水库底泥COD释放规律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13,35(2):53-55. 李志萍,马超振,李珊珊.太子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地积累指数法评价[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29(10):37-40. 李志萍,李欣益,马燕等.地下水中砷去除机理实验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SN1673-9787/CN41-1384/N,2014,33(2):248-252. Ma Yan, Li Zhiping.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study onremoval mechanism of BTEX in using river filtration system [J]. Environmentalearth sciences, 2014, 72(11):4511-4520. (SCI收录) 马燕, 李志萍等. BTEX在河流渗滤系统中降解行为实验模拟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4): 720-725. 马燕, 李志萍等. 河流渗滤系统中BTEX吸附行为实验模拟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6):1203-1208. Ma Yan. Li Zhiping.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BTEX SeriesCompounds on Soils,2010 The 2nd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EI收录) Yu Furong, Qu Jihong, Li Zhiping*.Application of set pairanalysis based on the improved five-element connectivity in the evaluation ofgroundwater quality in XuChang, Henan Province, China[J] Water Science andTechnology: Water Supply: 2017,17(3):632-642 (SCI收录) Fu-rong Yu, Bai-zhong Yan, Ji-hong Qu, Zhi-ping Li,Zhi-peng Gao,Yong-hui Meng and Jia-yue Chen. The dynamic programming managementmodel of groundwater with covariates: a case study for the Songyuan area, JilinProvince, China[J].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Supply,2017,17(5):1260-1267.(SCI收录) Liu Shaokang, Li Zhiping, Zhao Guizhang. Water, Soil andNutrient Loss from Limestone Soil under Simulated Rainfall Conditions[J].Chemic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2018, 71: 745-750.(EI收录) 中文核心:刘少康, 赵贵章, 李志萍, 等. 铬(Cr)污染对土壤介电特性影响特征研究[J]. 工程勘察, 2017(4):68-74.

学术兼职

(1)国际水文地质学会会员(IAH) (2)河南省水利学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