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曹凤霞

个人简介

曹凤霞,教授,语言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广东工业大学“优秀教师”。广东省本科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职称评审中文组评审专家,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广东工业大学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副站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与文化传播、网络与新媒体(媒体创意方向),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等项目;发表论文40多篇,专著2部;主讲《现代传媒与批判性思维》资源共享课程,开设多门研究生、本科生必修和选修课程。 教育背景 2006.9~2012.6,吉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学博士。 2001.9~2004.6,中山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学硕士。 1987.9~1991.7,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 2010.7~2010.8,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乐顿分校,参加广东工业大学教授领导力培训。 2015.9~2016.6,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访问学者。 著作: [1]汉语被动标记更替历时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 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 (1)主持,“汉语被动标记更替历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09YJA740024,7万元,2009.12—2013.12。 (2)主持,“广东西江下游口头文化传统典藏与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6XZW01,4万,2016.12.30—2019.12.31。 (3) 主持,“广州市小学语言教育现状与学生语言面貌的研究及对策探讨”,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共建课题,项目编号:15G30,0.8万,2015.4—2017.12。 (4)主持,广州市小学通识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实证研究,广州市厅级委托项目,4.8万,2016.3-2018.12。 (5) 主持,“电视公益广告动画短片创作”,广州唯美创意广告有限公司横向项目,课题编号:14HS0025, 5万元,2013.12--2015.5。 (6)主持, “精品视频公开课:现代传媒与批判性思维”,省“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主持,7万元,2015.4-2017.12。 (7)主持,现代传媒与批判性思维,广东省本科高校2018年度省级新工科通识在线开放课程,10万,2018.12-2020.12。 获奖情况 1.2015-2016学年度,在北京大学访学期间或北京大学访学科研成果奖,2016.06。 2.参加广东省普通话培训优秀课例评选活动,获二等奖,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协会,2016.10。 教学情况 主讲现代传媒与批判性思维、人文素养与创新思维、科学与文化的足迹、工程伦理、文化学等课程。

研究领域

文化传播管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管理和文化地产管理。

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传播策划、文化传播项目管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黎锦熙的“统筹与救济”大学语文教育观,文艺理论研究,2016(06)。 [2]新媒体的用与控,传媒,2016年8月上,总第236期。 [3]汉语被动标记语法化的历时考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3)。 [4]“互联网+ ”思维:打造创意农业 引领农业新时代,人民日报理论版,2015-09-21。 [5]Interaction between Media Expression and Trial of Criminal Cases Under the View of Modern Media[J]. The American Scholars Press ,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w, Language and Discourse, 27-34.2014.12.(ISSHP2016年收录)。 [6] Interpretation of the Legal Language in Slogans for Legal Advocacy[J]。 The American Scholars Press , The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w, Translation and Culture,2014.6.(ISSHP2015年收录)。 [7]从孔子学院看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现状及反思[J].长春大学学报,2014(1)。 [8] 构式语法框架下的东汉时期汉语被动“为NP所VP” [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 [9]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Legal Discourses in Trials[J].The American Scholars Press,The Proceedings of The Thr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w, Translation and Culture,2013.5.(ISSHP2014年收录)。 [10]类型学观照下的春秋战国时期“于”字被动式[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11] 21世纪中国社会汉民族动态语言生活的社会观照[J].求索,2012(1)。 [12] 从流行语把握文化的内涵及发展态势[J].人民论坛,2012:356(2)。 [13] 新时期汉语“X”族词语与当代中国社会[J].学术研究,2011(11)。 [14] 时尚类杂志的独特创意及其引领下的消费文化[J].中国报业,2011(9)。 [15] 汉语羡余现象类型与语言演变理据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16]社会转型时期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J].政法学刊,2011(5)6。 [17]“被××”非常规组合及其语用功能[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 [18]手机短信中的语言魅力[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9] 从当代新词语使用看语言变异[J].人民论坛,2010(10)。 [20]徐正考,史维国,曹凤霞.现代汉语偏正式“名·动”复合词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2010(2)。

学术兼职

(1)广东省本科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广州市重点基地“广州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基地”研究员; (3)全国社科同行评议专家、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职称评审中文组评审专家; (4)广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协会讲师团讲师、网页主持人、中小学语言示范校评估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