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松庆

个人简介

招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型)、企业管理(学术型)、MBA、物流工程、 项目管理 个人简介 李松庆,中国物流学会理事、特约研究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1998年毕业于河南财经学院,获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企业经济》、《工业工程》、《科技管理研究》、《中国流通经济》、《商业经济与管理》、《当代财经》、《改革与战略》、《中国物流与采购》等核心刊物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三十余篇,EI、ISTP收录4篇。2005年在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专著《第三方物流论》,2012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物流管理专业核心教材《物流学概论》,2013年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珠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校博士基金项目1项、企业咨询项目5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自然基金项目、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多项,2007年,荣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 教育背景 2014.9-2015.6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2001.9-2004.7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5.9-1998.7 河南财经学院贸易经济系商业经济专业硕士学位 著作: [1]李松庆.第三方物流论:理论、比较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 [2] 李松庆主编.物流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3] 李松庆.珠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 [1]2013.05-2015.12,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关联效应、空间定位研究,教 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3YJA790051,项目主特人; [2] 2010.01-2012.12,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实证研究,教育部 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9YJC790048,项目主持人; [3] 2008.4-2008.8,广州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研究,中国物流学会课题,项目编号: 2008KT109,项目主持人; [4] 2004.12-2005.11,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广东工业大学校博 士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43020,项目主持人; [5] 2006.10-2007.9,物流企业的战略联盟研究,中国物流学会课题,项目编号:2007KT067, 主持人; [6] 2007.1-2009.12,中小制造企业订单生产式人机工序混合系统生产组织、计划与控制研 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671030,项目参与人; [7] 2001.11-2002.06,提升广东支柱产业技术水平的对策研究,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 目,项目编号:2005B70101046,项目子课题主持人; [8] 2006.08-2007.12,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2006B70103014,项目第二负责人; [9] 2004.9-2006.9,面向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区域物流一体化研究,广东工业大学校青年 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42032,项目参与人。 获奖情况 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7.4,广东省人民政府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1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3、全国高校2009年度物流教改教研课题三等奖,2010.7,教育部高校物流类专业教指委 4、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14.11,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5、中国物流学会课题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11,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6、广东流通业三十年优秀学术成果奖,2008.11,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 7、首届《泛珠三角现代物流业合作发展战略有奖学术征文活动》三等奖,2011.1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现代物流研究院、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网 教学情况 本科生课程:物流学、采购学、项目管理、物流经济学、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 研究生课程:现代物流管理、采购与库存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项目时间与范围管理。

研究领域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物流业规划与发展、制造业服务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The analysis of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in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industry and logistics in the eastern coastal economic zone of China,检索收录号:20154801624987,2015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 ICSSSM2015, July 28, 2015, [2] Implementation Tactics of Green Operation Based on Enterprise andgovernment, Proceedings, Pages: 442-445, 2011.(2011 IEEE)(20113514288835) [3]Study onKnowledge Sharing in Supply Chain,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E-Government (ICEE2011)Volume 3:2631-2634 (EI、ISTP收录,检索收录号:20112914160365 ). [4] Strategic alliance on logistic enterprises - Trend and government tactics.PROCEEDING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ANDSUPPLY CHAIN : 747-751, 2006 (ISTP收录,检索收录号:BFU66,收录年份:2007) [5] 中国物流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商业经济研究,2016.08 [6] 基于DEA曼奎斯特指数的广东省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物流技术,2015.07 [7] “三个支撑带”下的我国区域发展新趋势,区域经济评论,2015.04 [8] 广东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水平评价及策略,科技管理研究,2013.10 [9] 广东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工业工程,2010.03 [10]制造业服务化概念和演进阶段的研究综述与展望,商业时代,2012.12 [11]广东物流产业的经济影响分析,企业经济,2012.06 [12]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布局研究:文献综述与展望,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0 [13]广东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09.05 [14]广东流通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01

学术兼职

(1)中国物流学会理事、特约研究员;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非执业会员; (3)全国物流设计大赛通讯评审专家; (4)广东省物流与供应链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第三产业研究会理事; (5)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广东省综合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科技咨询专家、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专家、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