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唐露新

个人简介

教书育人,爱国敬业,承担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工作、学习认真负责;为人师表,严格要求学生,通过科研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开展多种创新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科研,担任仪器仪表学会工作和企业科技特派员,发挥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服务,为企业攻关难题;开展多种教学改革研究,通过思维方式、科学素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研究。性格开朗,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喜欢体育文娱活动。 学科领域 科学学位:仪器科学与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 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 专业学位:仪器仪表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 教育背景 2004.12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 1982.6 湖南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 工作经历 1982.7-1993.6 广州机床研究院自动化工程师、第3研究室副主任; 1993.7~2000.2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研究所,室主任、支部书记; 2000.2~2004.1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测控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支部书记; 2004.2~2015.7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测控技术系主任、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科带头人、学院督导组负责人、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 2015.9~现在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荣誉 2016年2月,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获奖人); 2015年5月,获得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获奖人); 2014年9月,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1获奖人); 2014年5月,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获奖人); 2013年8月,获得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4获奖人); 2009年11月,辅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挑战杯”科技作品二等奖; 2004年5月,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获奖人); 1999年5月,广东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4获奖人); 主要著作 传感娱检测技术,科学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2011年,主编; 可编程控制器与现场总线网络控制,科学出版社,2007年,副主编;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科学出版社,2007年,参编; 肿瘤磁感应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参编。 知识产权 各项专利等共计20多件,主要有: 发明专利:切换式对射槽型光电开关,ZL 2011 1 0261186.2; 发明专利:一种强抗干扰的中频信号调理装置,ZL 2007 1 0030700.5; 发明专利:休眠式对射槽型光电开关,ZL 2011 1 0261201.3; 发明专利:固体速度及长度非接触测量系统,ZL 99 1 16050.9; 实用新型:基于在线载波检测的电力线缆无线保护系统,ZL 201320586125.8; 实用新型:一种开放式恒温恒湿环境实验平台,ZL2009 2 0058961.2; 实用新型:一种纸箱印刷机嵌入式数字控制装置,ZL 2 00820202629.4; 实用新型:一种柔性材料轨迹加工变形补偿控制嵌入式装置,ZL 201412415432.1。 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基金项目:交变磁场中金属粒子诱导肿瘤热疗新方法的研究,2007; 2、国家基金项目:柔性多层材料加工变形动态补偿预测建模方法的研究,2015; 3、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包装机械嵌入式数控系统设计,2007; 4、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高架桥式龙门五面加工中心机床研发及产业化,2008; 5、广东省部产学研项目:基于音频识别的无线网络通信安全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2011; 6、广东省部产学研项目:UHP光源高效节能系列艺术照明灯具的研发及产业化, 2012; 7、广东省部产学研重大专项:高性能集成化多颗LED光束灯关键技术研发,2013; 8、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钻井过程中高速率编码及传输技术的开发与研究,2016; 9、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题:以产业方向引导的信息仪器类工程专业学位研究 生培养研究,2015; 10、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新兴IT与制造业引导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2015; 11、广东省教育厅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传感器技术及应用,2015; 12、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市浩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6。 教学活动 讲授主要课程: 本科生:计算机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技术及应用、专业 导论、生物医疗仪器、EDA技术; 研究生:测控网络技术,电磁兼容技术 我们团队 石建东博士为团队学术带头人; 吴黎明教授、王桂棠教授、邓耀华副教授、姬靖博士、张巧芬博士、陈辉博士等 工作室:实验一号楼505、507、509室 2014年团队4位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全学院6名) 2015年团队2位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培养首届硕士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周曲)。 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及英国等攻读博士学位有10人(其中张智军,现已被华南理工大学作为青年百人引进)

研究领域

光机电一体化、智能测控技术、舞台灯技术、传感器网络与检测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唐露新等. 一种敏捷舞台照明灯光斑切割成像系统,机床与液压, 2014,355(1):104-107。 TANG Luxin(唐露新)等,Reasearch on A/D Conversion with Strong Anti-jamming Ability Using PWM. Hydro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2012.40(24):10-15。 唐露新等,基于PWM的强抗干扰A/D转换电路,电子技术应用,2012.38(7),37-39、43。 Tang Luxin;Bin Bin;Han Kun;The FNN quilting process deformation prediction model。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Green Manufacturing 2010, MEGM 2010。EI:20110213557439。 唐露新等.交变磁场测量的研究进展,测控技术, 2013.32(4):1-4。 唐露新等.中频强磁场传感器的设计分析与应用。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29(12)96-98。 唐露新等.The Algorithm of Intelligent Compensation in Flexible Material Processing,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28:162-166. EI:070110349570. 唐露新等.肿瘤感应热疗设备中频电源关键技术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7,28(8):49-52. EI:080911124996. 唐露新等. Fuzzy-neural networks control system Modeling based on extension decision strategy generation mechanism,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2008,1172-1175. EI:20094312401404 . 唐露新等Research of relief pattern design based on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2nd 200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Workshop, IITA . 2008,459-462 .EI:20091311977427。 唐露新等.一种改进型C4.5算法在SMT焊接质量中的应用研究.舰船电子工程,2014.34(7):184-187. 唐露新等. 单片机技术课程启发进阶式实验教学探索,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9):203-207.

学术兼职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理事;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机电类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 广东省演艺灯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