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阳林

个人简介

教育与研究经历 1988年 清华大学 锻压专业 获学士学位; 1990年 清华大学 压力加工方向 获硕士学位; 1994年 清华大学 塑性成形方向 获博士学位。 1996年 可拓工程研究所 可拓学 访问学者; 2008年 美国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 培训。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项目 [1] 复杂薄板件液压成形新工艺及新装备 [2] 汽车大型复杂精密注塑模具数字化制造 [3] 数字重载机械驱动技术装置的产业化 [4] 数控压力机开发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5] 重载高效精密螺旋传动技术的研究 [6] 输液泵机构设计 [7] 机电系统智控技术新理论应用研究 [8] 基于RP的铸造模具快速制造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9] 接水盘液压成形模具设计 [10] 液压成形压力机改造设计 获奖情况 广东工业大学 科技先进奖; 主要著作: [1] 2004年7月,《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副主编,机械工程出版社。 [2] 2011年5月,《模具数控加工技术》第二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获得授权的专利: [1] 2009.01.薄壁圆筒快速定长切割装置.(ZL 200410015236.9).发明. [2] 2006.12.金属板材液压成形方法及其模具装置.(ZL 200410015520.6).发明. [3] 2005.03.金属板材成对液压成形模具装置.(ZL 200420043041.0).实用新型. [4] 2005.03.薄壁圆筒快速定长切割装置.(ZL 200420015053.2).实用新型. [5] 2005.03.金属板材液压成形模具装置.(ZL 200420043040.6).实用新型. [6] 2005.03.金属板材液压成形的液压控制装置.(ZL 200420043042.5).实用新型.

研究领域

汽车模具;电动汽车关键技术;FSAE赛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詹沛枝,阳林,元宇鹏.基于VERICUT轿车仪表盘模具型芯加工仿真和刀轨优化.机电工程技术.2010年11期:42-45 [2] 阳林,李毓洲,胡红斐,李琦.“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卷B07期:155-158 [3] 詹沛枝,阳林.小型电动轿车的市场前景探析.汽车工业研究.2010年9期:15-17 [4] 李毓洲,阳林.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微电机.2010年43卷7期:53-56 [5]李毓洲,阳林.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滑模控制.电机与控制应用.2010年37卷3期:31-34 [6]元宇鹏,阳林.基于VERICUT的汽缸盖模具数控加工仿真.机械工程师.2010年1期:64-65 [7] []基于组态软件的板市才液压成形监控系统.机电工程技术.2009年12期:22-23,103 [8]李毓洲,阳林.“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9卷B06期:130-133 [9]阳林,李毓洲,胡红斐,元宇鹏.现代教育技术在“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9卷B06期:204-206 [10]刘成,阳林,陈绮丽.基于PolyFlow模拟分析的新型流道系统设计与分析.塑料制造.2009年05期. [11]赖美江,阳林.油箱的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油箱的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工程.2008年05期. [12]罗健辉,阳林.基于LS-DYNA的板材液压成形数值模拟的软件研究.机床与液压.2007年10期. [13]梁文炎,阳林.交流伺服螺旋精压机控制系统的研究.机床与液压.2007年10期. [14]梁文炎,阳林.交流伺服重载驱动技术及其在螺旋压力机上的应用.机电工程技术.2007年03期. [15]刘杰,阳林.基于PLC和变频器的监控系统在液压成形工艺中的设计与应用.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7年05期.

学术兼职

中国机械工程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制造信息化分会理事; 政府招标项目评审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