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启民

个人简介

教育研究经历 1998年-2010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系,助理研究院 2007年-2008年,韩国釜山大学NCRC国家研究中心,博士后,合作导师为研究中心主任Kwang Ho Kim教授 2008年-2010年,德国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洪堡学者,合作导师为德国工程院院士Christoph Leyens教授 2010年-2012年,韩国釜山大学National Core Research Center for Hybrid Materials Solution (NCRC)国家研究中心,研究教授 2012年-至今,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特聘教授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项目 主持包括自然科学基金和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在内的项目约240万元,作为课题骨干参加的科研项目约850万元。 项目列表 2016.01-2018.12,高速加工用PVD涂层刀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30万元,主持人 2013.01-2016.12,含氧量对CrAlSiN纳米复合涂层刀具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机制 ,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80万元,主持人 2012.11-2014.10,高功率脉冲溅射铬基硬质薄膜及应用研究,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项目专项,广州市科技与信息局,30万元,主持人 2012.1-2014.12,面向高速加工的纳米复合涂层研究,广东省高等学校引进人才项目,广东省教育厅,40万元,主持人 2012.1-2016.8,广东工业大学“百人计划”科研启动经费,广东工业大学,150万元,主持人 2008.1-2010.12,氧化铝扩散阻挡层对元素互扩散互材料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4万元,主持人 2006.1-2008.12,金属材料防护薄膜残余应力若干问题的研究,面上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9万元,第二负责人 2005.12-2007.11,低维复合电磁功能薄膜制备装置,中国科学院装备研制和改造项目,中国科学院, 120万元,课题骨干 2001.8-2007.4,“燃气轮机叶片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子课题“防护涂层的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中国科学院, 120万元,课题骨干 2007.3-2008.2,Creation of Hybrid Surface Materials,NCRC Program, 韩国科技部和韩国科学工程财团,1.98亿韩币(相当于120万元),课题骨干 2008.3-2009.2,Creation of Hybrid Surface Materials,NCRC Program, 韩国科技部和韩国科学工程财团,2.35亿韩币(相当于140万元),课题骨干 2009.3-2010.2,Creation of Hybrid Surface Materials,NCRC Program, 韩国科技部和韩国科学工程财团,2.18亿韩币(相当于130万元),课题骨干 2010.3-2011.2,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Novel Functional Hybrid Surface Materials,NCRC Program, 韩国科技部和韩国科学工程财团,1.45亿韩币(相当于87万元),课题骨干 2011.3-2011.12,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Novel Functional Hybrid Surface Materials,NCRC Program, 韩国科技部和韩国科学工程财团,1.39亿韩币(相当于83万元),课题骨干 2011.7-2011.12,Development of AlGaN Thin Films by Atomic Level Control for UV-LEDs, 公司项目,Chip Technology Inc.Korea,3千万韩币(相当于18万元),课题骨干 获奖情况 2008年 德国洪堡学者奖 2008年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首届优秀青年学者奖 2006年 中国科学院冠名奖学金—师昌绪奖学金 2004年 中国科学院冠名奖学金—刘永龄奖学金 专利列表 [1]孙超,王启民,宫骏,王铁钢,刘山川,华伟刚,鲍泽斌,肖金泉,闻立时,一种氧化锆制备工艺,申请号:200710011312? (已授权) [2]孙超,鲍泽斌,王启民,李伟洲,宫骏,华伟刚,肖金泉,刘山川,熊天英,一种共沉积梯度MCrAlY涂层的制备工艺,申请号:200710011432.2 (已授权) [3]孙超,王启民,李伟洲,宫骏,华伟刚,肖金泉,刘山川,姚勇,闻立时,一种用于Ti-Al合金和MCrAlY涂层间的Al/Al2O3扩散阻挡层,申请号:200710011396.X (已授权) [4]孙超,赵升升,华伟刚,宫骏,杜昊,王启民,李家宝,一种测试薄膜残余应力及其沿层深分布的方法,申请号:200510047805.2 (已授权) [5]宫骏,肖金泉,孙超,华伟刚,刘山川,王启民,王铁钢,裴志亮,闻立时,一种可以提高靶材利用率的磁控溅射靶,申请号:200310105218.5 (已授权) [6]李家宝,华伟刚,孙超,赵升升,宫骏,杜昊,王启民,一种硬质薄膜残余应力测试仪,申请号:20082001052.X (已授权) [7]宫骏,王启民,孙超,鲍泽斌,华伟刚,肖金泉,刘山川,姜肃猛,闻立时,一种用于Ti-Al合金的Al/Al2O3/MCrAlY复合涂层及制备方法,申请号: 200710011395.5 [8]孙超,鲍泽斌,王启民,李伟洲,宫骏,熊天英,孙晓峰,韦华,一种MCrAlY加复合梯度涂层及制备工艺,申请号:200710011431.8 [9]孙超,姜肃猛,刘山川,李海庆,王启民,宫骏,华伟刚,肖金泉,一种AlSiY扩散涂层的制备工艺, 申请号:200810229663.5 [10]孙超,姜肃猛,彭新,鲍泽斌,王启民,徐朝政,刘山川,宫骏,一种MCrAlY+AlSiY复合涂层及制备工艺,申请号:200810228097.6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系统研究了高温环境下合金与涂层间的严重互扩散问题,设计和制备了Cr(Al)-O-(N)扩散阻挡层高温扩散阻挡层,成功解决了MCrAlY涂层的高温稳定性问题,并系统研究了合金元素互扩散对界面结合强度、残余应力和疲劳性能等重要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几种表征扩散阻挡层对抑制合金元素互扩散能力的影响和对材料体系的残余应力、界面结合力和疲劳等重要力学性能的影响的试验方法。 [2] 系统研究了涂层成份和结构对MCrAlY型防护涂层的高温性能,通过采用电弧离 子镀脉冲偏压技术细化晶粒和降低应力,改变涂层中Al、Cr含量,加微量元素Si、B,以及采用梯度涂层的设计等,极大地提高了涂层在高温和严苛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3] 系统研究了受薄膜成分、沉积温度和离子能量影响薄膜中纳米复合结构的生成条件,成功制备出硬度超过40GPa,摩擦系数低,抗氧化腐蚀性能优良的超硬薄膜,并通过在简单的纳米复合涂层中添加其他合金元素,研制了一批性能优良的多功能纳米复合涂层。 [4] 成功采用工业型磁控溅射设备成功制备出兼具金属和陶瓷特点的新型MAX相化合物的Cr2AlC, Ti2AlN, Ti2AlC涂层,对其结构和生成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而且首次将这些涂层应用于高温钛合金、钛铝合金,研究了其高温氧化、界面扩散和热疲劳性能。

学术兼职

长期担任包括Corrosion Science,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Thin Solid Film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杂志的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