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姜怡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1975.91977.7遵义医学院子弟学校文科 2003.92010.7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 1990.101991.10Lancaster大学语言学系硕士 1977.91982.7贵州师范大学外语学士 工作经历 1983.10至今大连理工大学 1982.31983.10航天部061基地535厂 其他奖励 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奖 (2019年) 2019示范教师 (2019年) 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奖 (2018年) 2015年校教学质量优良奖 (2016年) 考核优秀 (2015年) 2008教学优良奖 (2008年)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姜欣,姜怡,赵国栋.传统茶文化翻译中的汉藏同源模因探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2):82-88 [2]陶源,姜欣,姜怡.中国茶文化模因在西方的传播——以《茶的世界史》为例[J],农业考古,2018,5:41-46 [3]姜怡,姜欣.论具有文化内涵茶名翻译的标准化[J],农业考古,2018,5:36-40 [4]姜怡,姜欣.走好“一带一路”:具有文化内涵茶名翻译的标准化[J],《农业考古茶文化专号》,2018,5:36-40 [5]姜怡.10. 中国茶典籍在意大利的译介及文化传播[A],2018 [6]姜怡.助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国内茶典籍英译研究动态[A],2018 [7]姜欣,姜怡,陶源.茶文化典籍海外传播的三维路径研究)[A],第二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 (CCOCF2018,2018 [8]陶源,姜欣,姜怡.中国茶文化强势模因在西方的传播[A],第二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2018 [9]姜欣,姜怡.传统茶文化翻译中的汉藏同源模因探究[A],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2018 [10]姜怡,姜欣.茶歌英译中多元民族同构与独特文化根性的兼容并蓄[A],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2018 [11]孙煜洋,姜怡.中国古典茶诗中的概念隐喻分析[J],戏剧之家,2018,6:211-212 [12]姜欣,姜怡.13. 古茶诗翻译为“一带一路”添雅增韵,姜欣、姜怡,,2018:31-35[A],“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茶史暨东莞茶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13]姜怡,姜欣.中华茶文化模因母本《茶经》的海外传播与思考[A],第二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 (CCOCF2018),2018 [14]姜欣,姜怡.少数民族本土风格在汉语文本中的还原与翻译对应[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7,06:611-615 [15]姜欣,姜怡.少数民族特质在中国古典茶诗翻译中的凸显与融合[J],民族翻译,2017,01:25-32 [16]姜欣,姜怡.少数民族本土风格在汉语文本中的 还原与翻译对应[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7,19(6):611-615 [17]姜怡.图里翻译规范理论下的《续茶经》“传神达意”英译研究[J],东北亚外语论坛,2017,2:57-81 [18]姜欣,姜怡.汉语文本中少数民族本土风格的还原与英译对应[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6:61-66 [19]刘卉,姜怡.反思性教学与ESP教师的发展[J],外语专业建设与人文精神培养,2017,1(1):77-83 [20]姜怡.国内茶文化典籍英译研究动态(2007-2017)—基于知网及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A],2017 [21]姜欣,姜怡.传神译介《茶具图赞》,达意阐释儒学话语[A],全国第二届汪榕培典籍翻译研究学术研讨会,2017 [22]姜怡,姜欣.耶律楚材茶诗中文化模因的双向度繁衍---以《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的翻译为例[A],第十届全国典籍翻译学术研讨会,2017 [23]姜怡,姜欣.“领神悟意”品茗韵,“传神达意”译茶诗[A],全国第二届汪榕培典籍翻译研究学术研讨会,2017 [24]姜怡,姜欣,刘卉.人文通识课课程设置中教材研发的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4):51-55 [25]姜欣,姜怡.茶典籍翻译中的互文关联与模因传承--以《荈赋》与《茶经》的翻译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4):88-92 [26]姜怡,姜欣.汉魏六朝茶文在《茶经》中的模因复制与文化传承[J],农业考古,2016,2:178-182 [27]陶源,姜欣,姜怡.茶文化在西方的模因地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25-130 [28]姜欣,姜怡.茶典籍的互文复制与茶文化模因的纵向横向发展-- 以唐朝《茶经》和西晋《荈赋》的翻译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2):88-92 [29]姜欣,姜怡.跨语际翻译与民族文化模因的有效复制——以《图说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翻译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5,26(5):105-109 [30]姜怡.《茶经》及其英译本词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A],2015,316-323 [31]姜怡,姜欣.茶文化传播中典籍翻译的形式与互补[A],一带一路与中国茶叶高峰论坛,2015 [32]姜欣,姜怡,孙莲花,李春晖.《茶经》译介助推中国茶文化的世界传播[A],纪念陆羽《茶经》传世123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115-121 [33]姜怡,姜欣.茶典籍互文翻译中多维度“视阈” 的套叠与融合[J],《外语教育研究》,2014,2(4):57-61 [34]林帜,姜怡.模因论视域下的跨语际构词理据--以茶道"Teaism"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4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研讨会,2014 [35]姜晓杰,姜怡.《茶经》里的中庸思想及其翻译策略探讨[J],语言教育,2014,03:61-66 [36]林帜,姜怡.模因论视域下的跨语际构词理据——以茶道“Teaism”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11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4年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研讨会,2014,1 [37]王钰,姜怡.《茶经》的美学价值及其在翻译中的美学重构[J],外语教育研究,2014,03:51-55 [38]姜欣,姜怡.引领中华茶文化互文传承与传播的典籍《茶经》[J],农业考古,2014,2:167-170 [39]姜怡,姜欣,包纯睿,开蓉.《茶经》与《续茶经》的模因母本效应与对外传播现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9-124 [40]姜怡.典籍《茶经》及其英译本中词汇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A],第八届全国典籍翻译论文集,2014 [41]姜怡.模因论视域下的跨语际构词理据[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暨2014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研讨会,2014 [42]姜怡,姜欣.茶典籍的互文复制与茶文化模因的纵向横向发展-- 以唐朝《茶经》和西晋《荈赋》的翻译为例[A],语言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 [43]姜怡,姜欣.引领茶文化纵向传承与横向传播的典籍《茶经》[J],《农业考古》(茶文化专号),2014,2:167-171 [44]姜怡,姜欣.跨语际翻译与民族典籍语言模因的横向传播--以《图说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翻译为例[A],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2014 [45]姜怡,姜晓杰.典籍《茶经》中的中庸思想及其翻译策略探讨[J],《语言教育》,2014,3:61-66 [46]Wang, Chong,Vardy, Eyal,McCorvy, John D.,Gao, Xiang,Zhou, X. Edward,Melcher, Karsten,Zhang, Chenghai,Bai, Fang,Yang, Huaiyu,Yang, Linlin,Jiang, Hualiang,Jiang, Yi,Roth, Bryan L.,Cherezov, Vadim,Stevens, Raymond C.,Xu, H. Eric,Ma, Jinming,Wu, Huixian,Wacker, Daniel,Katritch, Vsevolod,Han, Gye Won,Liu, Wei,Huang, Xi-Ping.Structural Basis for Molecular Recognition at Serotonin Receptors[J],SCIENCE,2013,340(6132):610-614 [47]吴卓娅,姜怡,关晓薇.西方文学经典课与人才培养[A],外语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会议,2013,65-71 [48]姜怡,姜欣.异质文体互文交叉与茶典籍译文风格调整[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1):133-136 [49]吴卓娅,吴爱丹,姜怡.大学英语四级后续课程设置的定位思考[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1,06:52-55 [50]赵琪,方淼,姜怡.理工科学生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期待分析[J],海外英语(中旬刊),2011,11:70-71 [51]袁媛,姜欣,姜怡.《茶经》的美学意蕴及英译再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8(6):123-125 [52]姜怡,吴爱丹,吴卓娅.从EGP向ESP转型中英语教师知识体系的调整与构建[J],大连大学学报,2011,32(2):121-125 [53]姜怡.姜怡, 理工科学生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期待分析[J],海外英语,2011,12:123-126 [54]姜欣,姜怡.茶诗音韵在英译文中的相似性映射研究[J],《翻译教学与研究》,2011,2:84-91 [55]姜怡,姜欣.Reflection on Home Culture in English Course Materials[A],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1,127-132 [56]吴卓娅,姜怡.人文通识理念下英美文学特色课与人才培养[J],沈阳炮兵学院学报,2011,5:47-48 [57]姜欣,姜怡,方淼,汪榕培.基于树剪枝的典籍文本快速切分方法研究——以《茶经》的翻译为例[J],中文信息学报,2010,24(6):10-13,42 [58]姜怡,崔晓蕾,吴卓娅.EGP教师向ESP教学转型的必要性及相关途径[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3:56-59 [59]袁媛,姜欣,姜怡.图式理论观照下的茶文化翻译——《续茶经》个案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10):64-66 [60]姜怡,姜欣,方淼.基于互文性度量的文本翻译索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15):3490-3493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