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胡贤磊

个人简介

胡贤磊 职 称: 副教授 一、个人简历: 受教育经历: 1993.9-1997.7东北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本科 1997.9-2000.3 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士 2000.4-2003.8 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 研究工作经历: 2000.4-2003.4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助教 2003.4-2004.12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 2005.1-2005.12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三级副教授 2006.1-2010.12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级副教授 2011.1-至今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级副教授 荣誉: 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07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人层次 2018年入选沈阳市拔尖人才 2018年入选沈阳市创新型企业家 二、教学情况(本科生/研究生) 从2001年开始至今,承担本科生必修课《材料成形自动化》的授课任务 研究生招生方向: 汽车用差厚板制备工艺、产品开发和零部件分析 汽车用板簧的减量化生产工艺开发 铝合金差厚板的制备工艺开发 热轧数学模型开发及应用、人工智能在轧制领域应用 三、主要研究项目 负责国家重大专项项目《扁平材全流程智能化制备关键技术》子课题《变厚度轧制》; 负责国家重大专项项目《长型材智能化制备关键技术》子课题《棒线材直接轧制智能化负能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中的直轧工艺开发; 负责或参与差厚板相关的基金、横向课题10余项。 四、代表性成果(论文/专著/专利/获奖等) 专利情况: 科研获奖: 轧制差厚板在汽车冲压件上的开发与应用,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2018年; 差厚板开发及其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2015年; 《汽车用差厚板行业通用技术要求》入选2018年工信部百项团体示范标准,胡贤磊是该标准主要起草人和解读人; 变厚度轧制技术及其应用,排名第2,教育部科技发明二等奖,2017年; 专著情况: 《轧制参数计算模型及其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副主编 《轧钢机械设计》,十二五教材,冶金出版社,2007.6,参编 《中国中厚板轧制技术与装备》,冶金出版社,2009.1,参编

研究领域

变厚度钢板开发及应用,轧制过程数学模型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在轧制领域的应用,超薄带钢的制备工艺开发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发表论文100余篇, [1] 胡贤磊,王昭东,干解民等. 结合模型自学习的BP神经元网络的轧制力预报[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11):1089. [2] 胡贤磊,矫志杰,李建民等. 中厚板精轧过程的高精度温度预测模型[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1):71. [3] 胡贤磊,王昭东,刘相华等. 轧辊弹性变形对中厚板辊缝设定的影响[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3):284. [4] 胡贤磊,矫志杰,邱红雷等. 中厚板精轧轧制规程的负荷协调分配法及其动态调整[J]. 钢铁,2003,38(4):34. [5] 胡贤磊,邱红雷,刘相华等. 中厚板弹跳曲线零点漂移对轧制力自适应的影响[J]. 钢铁研究学报,2003,15(1):24. [6] 胡贤磊,矫志杰,邱红雷等. 综合等负荷函数法在中厚板规程分配中的应用[J]. 钢铁研究学报,2003,15(2):24. [7] 胡贤磊,王昭东,矫志杰等. 中厚板轧机两侧刚度差异对辊缝设定的影响[J]. 钢铁研究学报,2003,15(3):14. [8] 胡贤磊,李建民,王昭东等. 中厚板轧制过程温度计算的二次曲线建模法[J]. 轧钢,2002,19(6):12. [9] 胡贤磊,王君,王昭东等. 首钢3340mm中板精轧机过程模型设定系统[J]. 轧钢,2003,20(1):42. [10] 胡贤磊,吴光蜀,赵胜国等. 中厚板轧制过程厚度偏差的在线修正方法[J]. 轧钢,2003,20(3):7. [11] 胡贤磊,邱红雷,矫志杰等. 中厚板轧机模型设定软件的开发[C].2002轧钢会议论文,2002: 231. [12] 胡贤磊,王昭东,刘相华等. 热连轧精轧轧制力模型自适应在神经元网络预报轧制力中的应用[C].2002轧钢会议论文,2002:562. [13] 胡贤磊,王昭东,王君等. 中厚板轧机弹跳模型的数值分析和应用[J].钢铁,2004,39(5). [14] 胡贤磊,刘文田,李建民等. 中厚板轧机弹跳模型宽度补偿的结构分析[J]. 轧钢,2003,20(4). [15] 胡贤磊,邱红雷,矫志杰等. 中厚板控制轧制过程控温温度的优化计算[J]. 钢铁研究学报,2004,16(3). [16] HU Xian-Lei, WANG Jun, WANG Zhao-Dong, et al. Application of shape lock-on method in plate rolling[J].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2004,11(3). [17] HU Xian-Lei, WANG Jun, WANG Zhao-Dong, et al. Influence of roll elastic deformation to gage-meter equation in plate rolling[J].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2004,11(2). [18] HU Xian-Lei, WANG Zhao-Dong, WANG Jun, et al. Application of Crown-Flatness Vector Analysis Method in Plate Mill Draft Schedule[J].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2004, 11(5). [19] HU Xian-Lei, et al. Application of Approximation full-Load Distribution Method to Pass Scheduling on Plate Mill wih Hydro-Bending System [J].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2006,13(4). [20] HU Xian-Lei, et al. Optimization of Holding Temperature and Holding Thickness for Controlled Rolling on Plate Mill[J],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2006,13(3); [21] HU Xian-Lei, et al. Gauge-meter model building based on the effect of elastic deformation of rolls in a plate mill[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2007,14(4). [22] HU Xian-Lei, et al.Forward and Backward Slip Models in MAS Rolling Process and Its On-line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2007,14(4).

学术兼职

塑性加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委员会委员 沈阳市苏家屯区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