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曹光明

个人简介

曹光明 职 称: 副教授 一、个人简历 受教育经历: (1) 2005.9–2008.7,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导师:吴迪 (2) 2003.9–2005.6,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 硕士,导师: 张殿华 (3) 1999.9–2003.6, 东北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士 研究工作经历: (1) 2013.1–至今, 东北大学,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教授 (2) 2008.9–2012.12, 东北大学,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讲师 (3) 2008.4–2008.8, 东北大学,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助教 二、教学情况(本科生/研究生) 材料成型机械设备(本科生) 三、主要研究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B0305002,低镍LNG钢的组织控制原理与关键制造技术。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 U1660117,热轧免酸洗热镀锌的核心界面反应机理及控制技术。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204047,Fe-Si 合金热轧氧化铁皮结构演变及氧化界面控制机理的研究。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260204,凝固、冷却及热处理一体化柔性调控无取向硅钢夹杂物与析出物的基础研究。 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E13B04,热轧板免酸洗直接冷轧还原退火热镀锌工艺技术研究。 6. 企业合作课题,唐钢热轧酸洗板表面质量提升与热轧免酸洗钢开发。 7. 企业合作课题,邯钢热轧材氧化铁皮控制技术开发和应用参加。 8. 企业合作课题,薄带铸轧试验机。 四、代表性成果(论文/专著/专利/获奖等) 专利情况: (1) 曹光明, 刘振宇, 孙彬, 李成刚, 贾涛, 王国栋, 热连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厚度软测量方法, 2010.6.25, 中国, ZL201010209526.2. (2) 曹光明, 刘振宇, 李志峰, 王福祥, 何永全, 李成刚, 一种消除热轧带钢表面色差缺陷的控制轧制方法, 2015.5.15, 中国, ZL201510247134.8 (3) 曹光明, 刘振宇, 刘小江, 孙彬, 杨名, 何永全, 一种提高热轧中厚板耐蚀性的氧化铁皮控制方法, 2014.4.18, 中国, ZL201410159209.2. (4) 刘振宇, 曹光明, 孙彬, 石发才, 崔天燮, 王立新, 李成刚, 贾涛, 王国栋, 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柔性化控制方法, 2010.6.2, 中国, ZL201010189410.7. (5) 刘振宇, 曹光明, 李成刚, 何永全, 王国栋, 一种薄带连铸结合还原退火生产热轧免酸洗板的方法, 2013.10.18, 中国, ZL201310489332.6. (6) 刘振宇, 曹光明, 李成刚, 王贵桥, 孙彬, 一种酸洗模拟实验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2012.3.16, 中国, ZL201210069683.7. (7) 刘振宇, 刘旭辉, 曹光明, 李会, 张辉波, 王国栋, 周明伟, 成小军, 一种薄板坯连铸连轧易酸洗热轧带钢的制备方法, 2012.5.30, 中国, ZL201210173143.3. (8) 刘振宇, 徐斌, 何永全, 曹光明, 贾涛, 刘小江, 吝章国, 一种基于氧化铁皮还原的热轧带钢免酸洗热镀锌方法, 2013.12.20, 中国, ZL201310714802.4. (9) 方烽, 曹光明, 李成刚, 卢翔, 焦海涛, 王鹤松, 王洋, 张元祥, 许云波,袁国, 刘振宇, 王国栋, 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极薄带的减量化制备方法, 2015.11.14, 中国, ZL201510776553.0. (10) 刘振宇, 曹光明, 李成刚, 刘海涛, 李昊泽, 王国栋, 一种无取向高硅电工钢薄带及其制备方法, 2013.1.9, 中国, ZL201310006692.6. 科研获奖: (1) 曹光明(4/14), 太钢汽车大梁用黑皮钢的技术开发,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05. (2) 曹光明(5/11), 热轧钢材氧化铁皮关键控制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教育部, 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01. (3) 曹光明(4/8), 免酸洗黑皮钢与减酸洗钢生产工艺研究与开发,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4.12. (4) 曹光明(4/10), 免酸洗黑皮钢与减酸洗钢生产工艺研究与开发, 河北省冶金学会, 河北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3.8. (5) 曹光明(9/15), 高品质板带热轧过程表面质量控制技术与工业应用, 湖北省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二等级, 2017.12.

研究领域

热轧氧化铁皮控制技术研究;组织性能预测及优化技术;薄带连铸工艺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Guangming Cao, Zhifeng Li, Zhenyu Liu, et al. Oxidation Kinetics and Spallation Model of Oxide Scale during Cooling Process of Low Carbon Microalloyed Steel [J],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2017, 36(9): 927–935. (2) Cao Guang-ming, Wu Teng-zhi, Xu Rong, et al. Effects of coiling temperature and cooling condition on transformation behavior of tertiary oxide scale [J],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5.10, 22(10): 892–896. (3) Cao Guang-ming, Liu Xiao-jiang, Sun Bin, et al. Morphology of oxide scale and oxidation kinetics of low carbon steel [J],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4, 21(3): 335–341. (4) CAO Guang-ming, LI Cheng-gang, ZHOU Guo-ping, et al. Rolling force prediction for strip casting using theoretical model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0, 17(4): 795–800. (5) CAO Guang-ming, LI Cheng-gang, LIU Zhen-yu,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olten pool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kiss point in a twin-roll strip casting process [J].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 2008, 21(6): 459-467. (6) 曹光明, 李成刚, 张元祥, 等. 中铬铁素体不锈钢高温氧化行为及热轧粘辊机理, 材料热处理学报[J]. 2015, 26(10): 95–102. (7) 曹光明, 石发才, 孙彬, 等. 汽车大梁钢的氧化铁皮结构控制与剥落行为, 材料热处理学报[J]. 2014, 25(11): 161–167. (8) 曹光明, 何永全, 刘小江, 等. 热轧低碳钢卷取后冷却过程中三次氧化铁皮结构转变行为[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59(6): 1790–1796. (9) 曹光明, 孙彬, 刘小江, 等. 热轧高强钢氧化动力学和氧化铁皮结构控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01): 71–74. (10) 曹光明, 张晓明, 吴迪, 等. 双辊铸轧薄带钢过程铸轧力计算的数学模型[J]. 钢铁研究学报, 19(3), 2007: 27-30. (11) 曹光明, 李成刚,刘振宇, 等. 双辊铸轧工艺温度场和流场耦合的数值模拟[J]. 钢铁研究学报, 2008, 20(9),: 23-27. (12) 曹光明, 刘振宇,吴迪, 等.双辊铸轧过程轧制力计算的研究[J]. 钢铁, 2008, 43(8),:49-54. (13) 曹光明, 李成刚,刘振宇, 等.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双辊铸轧工艺优化[J]. 东北大学学报, 2011, 32(5): 667-670. (14) 曹光明, 吴迪,张殿华, 等. 基于模糊控制决策铸轧机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设计[J].东北大学学报, 2006, 27(7): 775-778. (15) 曹光明, 吴迪,张殿华, 等. 双辊薄带铸轧机在线监测及过程模型的建立[J]. 冶金自动化, 2007, 31(3):15-18. (16) 曹光明, 吴迪, 张殿华, 等.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的铸轧机结晶器液位控制系统[J]. 控制与决策, 2007, 22(4):400-407.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