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孙雨

个人简介

孙雨(1981-),男,辽宁海城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现为“矿产普查与勘探(省级重点学科)”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后备学术带头人,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人选,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特约编委。长期从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储层沉积与砂体内部构型、油气田开发地质、油气成藏分析、致密砂岩储层精细描述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单砂体级沉积微相描述、储层构型表征、单砂体级控藏模式研究、复杂区块含油性预测及致密砂岩优质储层预测等技术,对于基于精细储层沉积解剖的储层内部构型及其控制的非均质性、复杂油水分布成因机制及单一圈闭控藏模式方面,在国内较早的给予了关注和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形成了沉积学与储层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和油气成藏规律研究3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油气储层砂体精细解剖及内部构型模式研究、单砂体及其内部“构型”控制的储层非均质性评价、致密砂岩储层精细描述与三维非均质性表征、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研究及复杂油水分布成因机制分析、岩性油藏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等多项特色研究内容。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部级和局级各类攻关课题3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题1项、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5项、局级项目2项及油田横向项目5项;先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13篇,出版专著1部;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三等奖2项,局级一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3、主持或参与的主要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储层构型解析的砂岩储层差异致密化成因与模式研究,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油水分布复杂区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研究,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密集取心井构型分析及砂体匹配模式控剩余油模拟,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第二负责人。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平井河道砂体内部构型及对三次采油期剩余油形成机制研究,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第二负责人。 (5)国家863计划:致密砂岩储层精细描述关键技术与软件(课题),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专题负责人。 (6)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渤海湾盆地北部斜坡区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特征与剩余资源潜力,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主持。 (7)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重点增储攻关研究区有效储层与储盖组合评价,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第二负责人。 (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致密砂岩储层三维非均质模式及其与致密油富集关系,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主持。 (9)黑龙江省博士后科学基金:致密河道砂岩储层构型模式及其与致密油富集的关系,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主持。 (10)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致密砂岩微-纳米孔喉系统石油聚集的差异性及其成藏效应,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主持。 (11)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河流相致密砂岩储层“相控”非均质性评价及量化表征,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主持。 4、获奖情况 (1)2014年8月《大庆油田三角洲前缘亚相单砂体解剖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名。 (2)2011年10月《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及其对高含水期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影响》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名。 (3)2006年12月《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成藏规律再认识及富集区优选》获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创新一等奖,第十五名。 5、讲授课程 (1)博士课程:沉积学研究进展 (2)硕士课程:测井资料地质解释及应用 (3)本科课程:沉积岩石学 6、研究生招生 (1)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2)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及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等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地质工程专业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研究领域

(1)沉积学与储层地质学研究 (2)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研究 (3)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闫百泉,孙雨,丛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建筑结构与驱油物理模拟.黑龙江省科技出版社,2013年8月,论著。 (2)SUNYu,YUHaitao,MAShizhong,etal.ThenanothroatscharacteristicsoftightsandstoneinthefourthsectionofCretaceousQuantouformation,Da’anterraceofSongliaoBasin,northeastChina.JournalofNanoscienceandNanotechnology.2017,17(9):6235-6241. (3)SUNYu,DENGMing,MAShizhong,etal.DistributionandcontrollingfactorsoftightsandstoneoilinFuyuoillayersofDa’anarea,SongliaoBasin,NEChina.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2015,42(5):589-597. (4)SUNYu,DENGMing,XIANGYao,etal.AccumulationCharacteristicsofTightSandstoneOilbelowSourceRocksandItsMajorControllingFactors:FuyuOilLayerinDa’anAreainSongliaoBasin,NEChina.ActaGeologicaSinica(EnglishEdition),2015,89(supp.):273-276. (5)孙雨,于利民,闫百泉,等.松辽盆地三肇凹陷向斜区白垩系姚家组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8,38(6):1120-1131. (6)孙雨,于海涛,刘宗堡,等.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松辽盆地大安地区白垩系泉头组四段为例.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46(4):809-819. (7)孙雨,马世忠,闫百泉,等.浅水湖盆河控三角洲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样式与沉积演化——以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为例.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8):3405-3414. (8)孙雨,张金岩,马世忠,等.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4):8-14. (9)孙雨,马世忠,姜洪福,等.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油藏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2(8):2387-2393. (10)孙雨,向尧,马世忠,等.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曙二区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探讨.沉积学报,2016,34(4):725-733. (11)孙雨,董毅明,王继平,等.松辽盆地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储层单砂体分布模式.岩性油气藏,2016,28(4):9-15. (12)孙雨,赵丹,于利民,等.浅水湖盆河控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特征与沉积模式探讨—以松辽盆地北部永乐地区葡萄花油层为例.沉积学报,2015,33(3):439-447. (13)孙雨,陈晨,马世忠,等.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油气运移机制与成藏模式研究.地质论评,2013,59(3):501-509. (14)孙雨,马世忠,丛琳,等.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探讨.沉积学报,2012,30(4):706-715. (15)孙雨,马世忠,姜洪福,等.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地质学报,2010,84(10):1502-1509. (16)孙雨,马世忠,张大智,等.源外岩性类油藏区油气聚集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以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为例.地质论评,2010,56(4):531-537. (17)孙雨,马世忠,姜洪福,等.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内部高频层序地层构型分析.地层学杂志,2010,34(4):225-234. (18)孙雨,马世忠,张秀丽,等.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单砂体对比.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32(1):22-26. (19)孙雨,马世忠,舒萍,等.松辽盆地兴城气田营四段砾岩储层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32(1):171-175. (20)孙雨,马世忠,张秀丽,等.松辽盆地红岗北地区扶余油层岩性油藏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沉积学报,2009,27(4):760-768. (21)孙雨,马世忠,刘云燕,等.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局部构造控油模式探讨.地质论评,2009,55(5):693-700. (22)孙雨,马世忠,刘云燕,等.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成藏模式初探.地质科学,2008,43(4):746-757.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