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朋岩

个人简介

朋岩,男,汉族,博士,教授。黑龙江省五常市人。1992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地质勘查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博士学位;2009年入大庆石油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学习。现从事油气藏形成与资源评价方向教学与科研工作。参加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973”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主持国家级重大专项项目《全球致密砂岩气资源评价》1项,主持部级项目2项。主讲本科生和博、硕士研究生课程7门,包括地球科学概论、油气田勘探、天然气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通论、矿床资源评价、地质过程定量分析与模拟等。指导硕士研究生12人次。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SCI检索一篇,核心期刊2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其它级别奖励14项。编写出版专著3部。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的前提下,研究工作中注重新理论方法的吸收和应用,结合计算机技术,在石油天然气运移机制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方向形成优势特色。在国内大庆油气区、海拉尔油气区和鄂尔多斯油气区进行了应用,结果与油田勘探实践成果吻和,得到油田充分肯定。一、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1.全球重点地区致密气技术可采资源评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2011-2015.编号:2011ZX05028-002-005.负责人2.全球典型致密气盆地解剖与资源评价方法优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2008-2010负责人3.大中型气田盖层定量评价及断层封堵作用.国家重大专项.2009-2010.骨干4.中西部前陆盆地断裂系统及控藏机理.国家重大专项.2009-2010.骨干5.天然气运移高效输导网络物理模拟及地质模式.国家973.2002-2005.骨干6.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聚散机理及定量模拟.国家973.2001-2005.骨干7.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断裂对油气成藏与破坏作用研究.国家重大专项.2005-2006.骨干8.三江盆地石油地质研究及中石化探区评价.大庆油田.2005-2006.负责人9.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多边断层成因机制及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中石油创新基金).2007-2009.骨干10.断裂对天然气输导和封闭机理及过程定量研究基金类课题(高校博士点定向基金)2006-2009科研处付广骨干完成11.大庆长垣南部地区浅层气藏成藏机理及开发潜力评价.大庆油田.2007-2008.负责人12.滨北地区石油地质条件评价及勘探潜力研究.大庆油田.2006-2008.骨干三、省部级奖项1、1999年《塔里木盆地气源岩有效层段评价》获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1999年《松辽盆地向斜区岩性油藏圈闭聚油机理研究》获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2000年《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生成运移聚集及扩散机制研究》获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4、2001年《泡沫复合驱中天然气在油水相分配的动态研究》获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5、2001年《塔里木盆地显生宙岩石古地磁研究》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部级)6、2002年《松辽盆地长垣以西滨北地区天然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区评价》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7、2002年《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8、2002年《松辽盆地长垣以西滨北地区天然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区评价》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部级)9、2003年《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资源评价研究》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0、2004年《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资源评价研究》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部级)11、2004年《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含油气系统研究》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四等奖12、2004年《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含油气系统研究》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部级)13、2005年《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的定量研究》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4、2006年《东北油气区石炭-二叠系划分对比、古环境研究及油气远景评价》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5、2006年《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的定量研究》获大庆市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一等奖16、2006年《东北油气区石炭-二叠系划分对比、古环境研究及油气远景评价》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部级)17、2008年《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基岩潜山储层发育特征及成藏规律》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8、2008年《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基岩潜山储层发育特征及成藏规律》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部级)四、著作1.《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的定量研究》2002年出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断层封闭性研究》2002年出版,石油工业出版社五、专利与软件著作权六、教授过的课程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教授的课总计7门。1.《石油地质学》2.《地质过程定量模拟》3.《普通地质学》4.《天然气地质学》5.《矿床资源评价》6.《油气田勘探》7.《石油工业通论》

研究领域

①油气运移数值模拟 ②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③盆地模拟与资源评价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王朋岩;徐全;三江盆地绥滨坳陷白垩纪地层剥蚀厚度恢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03):5-8. 2.付晓飞;王朋岩;吕延防;付广;杨勉;孟庆芬;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J].地质科学,2007,(02):209-222. 3.许洪东;王朋岩;金曙光;松辽盆地西斜坡水动力场演化特征与油气聚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06):13-15+119. 4.王朋岩;熊胜强;构造活动期流体运移的频率和规模[J].新疆石油地质,2006,(05):617-620. 5.王朋岩;赵荣;松辽盆地西斜坡构造运动强度与油气运移[J].天然气工业,2006,(07):8-10+146. 6.付晓飞;王朋岩;申家年;付广;吕延防;简单斜坡油气富集规律——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北段为例[J].地质论评,2006,(04):522-531. 7.赵文智,汪泽成,朱怡翔,王兆云,王朋岩,刘新社.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低效气藏的形成机理[J].石油学报,2005,(05):9-13. 8.付广,王朋岩,苏玉平.乌尔逊凹陷南二段主要成藏期油气运聚特征[J].中国海上油气,2004,(05):8-11. 9.卢双舫,王朋岩,付广,张云峰.从天然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剖析我国主要含气盆地天然气的勘探前景[J].石油学报,2003,(03):34-37. 10.王朋岩.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判断层的封闭性[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3,(01):4-6 11.张云峰,王朋岩,陈章明.烃源岩之下岩性油藏成藏模拟实验及其机制分析[J].地质科学,2002,(04):436-443. 12.付广,王朋岩,杨勉.地层剥蚀对天然气扩散散失影响的定量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02,(01):32-34 13.付广,王朋岩,付晓飞.库车坳陷下第三系盖层封闭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高校地质学报,2001,(04):475-482. 14.付广,王朋岩,马福建.地层剥蚀对油气沿断裂渗滤散失影响的定量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1,(05):8-11 15.王朋岩,付广,王艳君,卢连生碎屑岩地层中形成断层垂向封闭的有利深度及确定方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0,(04):12-14 16.付广,王朋岩,付晓飞塔中地区石炭系主要断层的侧向封闭性[J].新疆石油地质,1998,(05):13-16+84. 17.付广,王朋岩,陈章明利用测井资料研究泥质岩盖层阻止天然气扩散的能力[J].石油物探,1998,(03):124-129. 18.谈晓冬,方大钧,王朋岩,姜莉萍塔里木盆地北部中、新生代钻孔岩芯古地磁研究──喜山期岩石重磁化与油气移聚[J].地球物理学报,1995,(05):688-691. 19.DajunF,PengyanW,ZhongyueS,etal.Cenozoicpaleomagneticresultsandphanerozoic apparentpolarwanderingpathofTarimBlock*[J].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s, 1998,41(2):105-112. 20.TanX,KodamaKP,WangP,etal.PalaeomagnetismofEarlyTriassiclimestonesfromthe HuananBlock,SouthChina:noevidenceforseparationbetweentheHuananandYangtzeblocks duringtheEarlyMesozoic[J].GeophysicalJournalInternational,2000,142(1):241-256. 21.王朋岩,孙鹏.油气运移动力及输导体系对海塔盆地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J].地质科学.2011.46(4)1-10 22.王朋岩,汪晓敏.松辽盆地滨北地区水动力场特征及对油气运聚的影响[J].地质科学.2009,44(2):409-417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