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晓东

个人简介

学习经历 1987-1991,山东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学士(经济学专业) 1999-2002,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律硕士(法律硕士专业) 2004-2007,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学博士(刑事诉讼法学专业) 工作经历 1991年8月—1994年10月,中共临沂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教师       1994年10月—2004年9月,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教研室,教师       2007年7月——至今,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法学教研室,教师 目前开设的课程 证据法学、法律诊所、仲裁法学、法经济学

研究领域

诉讼法学、法经济学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1. 参与雷小政博士主持的中国法学会2011年《涉罪留守少年司法保障与矫正对策研究》自选课题研究。 2.主持2008年华北电力大学博士学位教师科研基金项目《刑事审判程序的经济学分析》。 3.参与卞建林教授主持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现代司法理念研究》子课题“司法效率理念”研究。 4. 参与宋英辉教授主持的“未成年人取保候审酌定不起诉实证研究”项目(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 5.作为主研人参与校内教改研究项目两项,计有: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导师指导组及‘团队培养模式’研究”;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工科背景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参与编写的专著 1.卞建林主编:《现代司法理念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撰写第六章“司法效率理念”。 学术论文 1.“品格证据排除的理论基础探析”,载《五邑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第2期。 2.“规制刑讯逼供的域外法视角”,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5期。 3.“刑事二审程序若干突出问题的法经济学解析”,载《审判研究》2011年第2辑,独撰。 4.“简论有效辩护”,载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重点问题研究》,刑诉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11),独撰。 5.“证人出庭作证的困境与出路”,载《建言献策: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刑诉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10),独撰。 6.“普通程序简易的通融变异”,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重点问题研究》,刑诉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9),独撰。 7.“刑事诉讼模式的比较法经济学分析”,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6期,独撰。 8.“简论诉讼效率与程序公正之契合”,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独撰。 9.“刑事审判诸原则之经济学解析”,载《审判研究》2008年第4辑,独撰。 10.“刑事诉讼程序价值的成本收益分析”,载《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独撰。 11.“议价买卖的正义——认罪协商制度之经济分析”,载卞建林主编:《中国诉讼法判解》第6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独撰。 12.“简论刑事审判程序成本转嫁政策”,载《法大评论》第4卷,独撰。 13.“酌定不起诉中被害人的‘二元化困境’”,载张鸿巍主编:《刑事被害人保护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3月版。 14.“证据关联性研究”,载《审判研究》2006年第1辑。 15.“未成年人案件取保候审、酌定不起诉问题的实证研究”,载陈光中主编:《中国司法制度基础理论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16.“取保后审保证人制度之探讨”,载《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5年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9月版。 17.“未成年人案件特征的实证分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4期。 18.“有罪推定基本问题研究”,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9.“略论降低刑事审判程序成本的政策”,载《学海》2004年第3期,独撰。 (二)教研论文 1.“法律诊所学生参与法律援助问题研究”,载《法学实践教育论丛》2010年第1卷。 2.“诊所法律教育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