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荆蕙兰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2005.92010.1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博士 1990.91993.7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硕士 1982.91986.7 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学士 工作经历 1996.7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教师 1986.71996.7 佳木斯师专历史系教师

研究领域

1 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发展 2 东北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变迁研究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建设理论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史泽源,荆蕙兰.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的冬学运动[J],近代中国,2019,01:186-213 荆蕙兰,史泽源.习近平关于城市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6):1-7 史泽源,荆蕙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群众动员经验略论[J],广西社会科学,2019,5:135-139 梁大伟,荆蕙兰,乔芳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案例的选取与拓展——兼论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践在滇缅公路建设中的特殊历史贡献[J],青年与社会,2018,29:46-47 荆蕙兰,林木.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农业互助合作的探索及其影响[J],党的文献,2018,5:92-98 史泽源,荆蕙兰.试论践行友善价值观的三重境界及提升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4(4):120-124 荆蕙兰,林木.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7,4:151-159 荆蕙兰,林木.《东北日报》与沈阳解放初期经济建设[J],求索,2017,3:201-207 屈宏,荆蕙兰.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探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7,01:37-39 荆蕙兰,林木.《东北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民俗文化的趋同与互动》[J],《城市史研究》,2017,36辑(1):184-199 Zhou, Jianna,Jing, Huilan.Exploration the Educational Paths 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 Private Arts Colleges[A],7th ES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orts and Social Sciences (ESE-SSS 2017),2017,82:15-19 荆蕙兰,屈宏,蔡静.徐世昌督东与东北城市早期近代化转型探究[J],历史教学问题,2016,6:71-74,131 荆蕙兰,魏梓桐.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参政党能力建设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6:40-45 荆蕙兰,林木.创新型国家视域下高校领导的责任与使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6):141-144,162 荆蕙兰,林木.“三严三实”视域下高校领导作风建设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6,11:109-112 荆蕙兰,林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工会论坛,2016,22(3):97-99 荆蕙兰,林木.创新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3):175-178 荆蕙兰,屈宏.近代大连城市多元文化特征及其影响[J],城市史研究,2016,01:227-235+303 Jing, Huilan,Lin, Mu.Path Countermeasures of Overall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Concept of Sharing-development[A],EBME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EBMEI-EIM 2016),2016,60:16-21 荆蕙兰,马晶晶.法治中国视域下高校工会建设探析[J],山东工会论坛,2015,6:12-14 荆蕙兰.近代大连城市发展与文化转型的原因考察[J],东北史地,2015,06:90-94 荆蕙兰,付莹.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接管大连的机遇和挑战[J],学理论,2015,6:111-112 蔡静,荆蕙兰.生态文明视域下大连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利用探析[J],大连干部学刊,2015,1:42-45 荆蕙兰.法制中国视域下高校工会建设探析[J],《山东工会论坛》,2015,21(6) 屈宏,荆蕙兰,何欣.追忆松山战役,弘扬抗战精神[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5,7:171-173 荆蕙兰,宫雯雯,屈宏.铁路交通视角下近代东北城市化特征及其影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2:131-134 荆蕙兰,屈宏,迟琳琳.近代大连城市转型与新型精英群体的产生[J],城市史研究,2014,01:204-275 荆蕙兰.《毛泽东廉政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丛》,2014,1:12-18 荆蕙兰,葛丽君,孙莹,迟琳琳.《通识教育视阈下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14,35(4):85-87 冷绣锦,荆蕙兰,万映辰.近代大连城市化形成与发展之探析[J],大连大学学报,2013,4:88-92,128 荆蕙兰.“建设美丽中国”视阈下城市管理的创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1(3):29-31 荆蕙兰,薛桂芬.清末东北新政与东北城市早期近代化的发展趋向[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1):128-132 荆蕙兰.近代东北城市化视阈下城乡关系及其变动[J],历史教学问题,2013,1:63-66 荆蕙兰,王广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大连城乡关系研究[J],世纪桥,2013,3:26-28 屈宏,荆蕙兰.简论伪满时期日本在中国东北的鸦片毒化政策[A],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2013,283-293 荆蕙兰.清末新政与东北农业早期近代化[J],求索,2012,12:57-59 荆蕙兰,李娇.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大连海关[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6):116-119 荆蕙兰,王广琨.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统领高校文化建设的途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1:213-215 荆蕙兰.殖民文化的张扬——对近代大连旅游业的深层次考察[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2):126-129 Jing Hui-lan,Wang Guang-kun.The Na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City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A],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2012,755-759 荆蕙兰.《生态文明.生态城市——中国城市化道路发展的必然选择》[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论文集》,2012,174-179 荆蕙兰.《“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实效性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增刊,2012,33(12):107-110 荆蕙兰.《国际视野下中国城市重大自然灾害防治体系的构建》[A],《2012公共管理国际会议(第八届)论文集》,2012,755-759 屈宏,荆蕙兰.简论伪满时期日本在中国东北的鸦片毒化政策[J],东北抗联史研究,2012,2:67-70 魏晓文,荆蕙兰.清末新政与东北城市早期近代化的发展趋向[A],张氏父子与东北近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 荆蕙兰.近代大连外来文化影响下的市民习俗及特点[J],历史教学问题,2011,5:76-80 荆蕙兰,刘永伟.变革中的衰亡——清末新政再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3):109-112 荆蕙兰,许楠.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157-159 屈宏,荆蕙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案例教学刍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77-177 屈宏,荆蕙兰,朱琳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述论[A],西北大学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中共中央在延安13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 荆蕙兰,李浩.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与大连城市港口经济的拓展[J],历史教学,2010,16:42-46 荆蕙兰,王凤杰.近代俄踞时期大连的城市特色[J],历史教学问题,2010,4:95-99 荆蕙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其构建[J],文化学刊,2010,04:9-12 荆蕙兰,王璐.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126-128 荆蕙兰.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城市文化的提升及其构建[J],文化学刊,2009,01:9-12 荆蕙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探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增刊,2009,30(12):131-133 荆蕙兰,柳中权.在传统与现代融合创新语境下思考城市的历史走向[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64-67 荆蕙兰,万志全.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及长效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66(2):115-117 荆蕙兰.《“大连中心主义”政策与营口港的衰落》[J],《历史教学》,2008,557(8):20-23 荆蕙兰,葛丽君.《关于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认识》[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增刊,2008,29(1):66-68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