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九菊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2003.92006.7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 1998.92003.7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6.7至今大连理工大学 其他奖励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18年) 2014 年教学质量优良奖 (2015年) 优秀班主任 (2015年)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 (2014年) 2013年教学质量优良奖 (2014年) 2011年校教学质量优良奖 (2012年)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 (2011年) 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 (2008年)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王时原,刘九菊,代小梅.乡土聚落保护更新下的民宿开发与设计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9:214-215 [2]郎亮,刘九菊,王时原.旅顺太阳沟街区近代规划建设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8,8:210-211 [3]郎亮,刘九菊,孔宇航.罗马特里米尼火车站的历史研究(1860—1950年)[J],新建筑,2018,176(1):99-103 [4]刘九菊.关于“半山居”[J],城市 环境 设计,2018,64-65 [5]郎亮,于辉,王时原,刘九菊.基于当代学生特点认知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课程问卷调查[A],2018,182-185 [6]郎亮,王时原,于辉,刘九菊.Modern Heritage Investigation and Conservation: A Case Study of Taiyanggou Block and Lvshun Indus...[J],Journal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Research,2018,122-137 [7]刘九菊,郎亮,于辉.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探讨——以工地实习为例[A],2018,385-387 [8]刘九菊,郎亮,马景旭.北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J],住宅产业,2017,09:25-29 [9]刘九菊,方莹,包佰弘.基于ArcGIS栅格成本的辽宁朝鲜族村落可达性与最佳文化景观体验慢行路线生成分析 ——以宽甸县三道河村为...[J],建筑与文化,2017,9:167-168 [10]方莹,包佰弘,刘九菊.基于GIS的辽宁地区朝鲜族村落分布与空间特质研究[J],城市建筑,2017,23:97-99 [11]王时原,吴命,刘九菊.香港高密度中心区建筑导向的城市型公共空间设计解析[J],建筑与文化,2017,7:85-86 [12]王时原,王祥玉,刘九菊.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区域综合开发利用前期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7,6:215-216 [13]刘九菊.基于 ArcGIS栅格成本的辽宁朝鲜族村落可达性与最佳文化景观体验慢行路线生成分析——以宽甸县三道河村为...[J],建筑与文化,2017,167-168 [14]刘九菊,郎亮,王时原.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Protection of Historic Blocks: Taiyanggou in Lvshun as a Example[A],2017 [15]郎亮,刘九菊,王时原.城市遗产的在地认知与外国建筑史教学改革[A],2017,653-656 [16]刘九菊,于辉,郎亮.设计基础建构专题课程教学研究[A],2017,520-523 [17]郎亮,刘九菊,王时原.Understanding and Assessing Modern Architectural Heritage: Value-Oriented Contextual Interpretati...[A],2017 [18]刘鸣,李维珊,刘九菊,潘晓寒.LED户外广告屏设置对城市规划影响的调查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16,27(5):13-20 [19]王时原,陈灿,刘九菊.欧洲北海地区老港区复兴策略[J],城市建筑,2016,28:121-123 [20]刘九菊,李妍,方莹.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以盘山县红岩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6,9:248-249 [21]郎亮,刘九菊,王时原.以历史素养转化为目标的建筑历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建筑与文化,2016,2:130-131 [22]刘九菊.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6,150:248-249 [23]刘九菊,于辉,王时原.基于"建筑师执业能力"培养的建筑安全与法规课程教学探讨[A],2016,382-384 [24]胡英,刘九菊,李世芬.公共建筑内部空间与防火规范整合设计研究[A],2016 [25]李国鹏,刘九菊.城市中心历史街区适应性更新模式[A],2016 [26]刘九菊,胡英,李国鹏.我国北方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A],2016 [27]刘九菊,郎亮.The Study on the Strategy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ast Minority Villages Based ...[A],2016,791-795 [28]郎亮,刘九菊.被遗弃的城市遗产:继续沉默还是重焕活力[A],2016 [29]刘九菊,路晓东,于辉.基于quot;生态与可持续建筑quot;理念的建筑设计教学探讨[A],2015 [30]刘九菊,郎亮,李亮.北方寒冷地区旧建筑改扩建探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5,37(10):25-27 [31]刘九菊,郎亮,王时原.对话自然——青岛涵碧楼建筑体验[J],建筑与文化,2015,10:76-77 [32]王时原,李龙君,刘九菊.韩国当代本土化建筑创作浅析[J],建筑与文化,2015,8:89-90 [33]刘九菊,路晓东,于辉.基于“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理念的建筑设计教学探讨[J],2015全国建筑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10(10):275-278 [34]刘九菊,路晓东,于辉.基于"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理念的建筑设计教学探讨[A],2015,275-278 [35]刘九菊,孔宇航,郎亮.“小的是美好的”--隈研吾与他的“小建筑”[J],建筑与文化,2014,10:82-85 [36]王时原,崔学琪,刘九菊.中国传统哲学精神在台湾现代建筑创作中的表达[J],建筑与文化,2014,10:111-112 [37]刘九菊,李偲德,孔宇航.本土建筑数字化实践的实施策略探讨[J],建筑与文化,2014,9:122-123 [38]郎亮,张宇,刘九菊.基于城市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城市文化建筑创作--以瓦房店轴都剧院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4,5:85-86 [39]周荃,刘九菊.凝固的风云——走近德国慕尼黑宝马世界[J],华中建筑,2014,1:173-176 [40]吴亮,陆伟,刘涟涟,刘九菊.Research of Us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Public Space around Traffic Hubs[A],2014,159-159 [41]刘九菊,郎亮,吴亮.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A],2014,382-389 [42]郎亮,刘九菊,王时原.以设计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建筑历史教学模式探索[A],2014,229-232 [43]刘九菊,路晓东,王时原.建筑认识实习教改初探[A],2014,263-264 [44]刘九菊,郎亮,于辉.关于旧建筑改造设计课程的探讨[A],2014,653-655 [45]刘九菊.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秸秆建筑建造探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3,35(12):38-40 [46]王时原,王露荷,刘九菊.当代Art Deco建筑形式特征解读[J],建筑与文化,2013,11:67-68 [47]王时原,丁娜,刘九菊.黟县屏山祠堂建筑特色研究[J],中外建筑,2013,7:38-41 [48]刘九菊,周荃.自然中的建筑建筑中的自然--大连百年汇豪生酒店内部空间设计分析[J],中外建筑,2013,7:123-124 [49]刘九菊,王时原.“温和建筑”的设计研究——以盘锦市石油化工技工学校新校区为例[J],中外建筑,2012,12:93-94 [50]刘九菊,王时原.对典雅性建筑新的诠释——葫芦岛昱榕酒店设计[J],中外建筑,2010,9:101-103 [51]孔宇航,王时原,刘九菊.数字建筑教育——数字技术引发的思考[J],城市建筑,2010,6:30-31 [52]刘九菊,王时原.对典雅性建筑的诠释-葫芦岛昱榕酒店设计[J],中外建筑,2010,113(2010-09):101-103 [53]孔宇航,王时原,刘九菊.数字 建筑 教育-数字技术引发的思考[J],城市建筑,2010,69(2010-06):30-31 [54]孔宇航,王时原,刘九菊.地域性思考整体性设计——非线性有机建筑笔记[J],城市建筑,2009,6:28-30 [55]孔宇航,王时原,刘九菊.《地域性思考 整体性设计——非线性有机建筑笔记》[J],《城市建筑》,2009,0(57):28-30 [56]邓爱平,刘九菊.城市步行系统人性化规划设计思考[J],中外建筑,2006,5:50-52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