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邓威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1998.92001.6大连理工大学请二级单位“人事专干”进行维护硕士 1987.91992.7鲁迅美术学院雕塑学士 工作经历 1993.9至今大连理工大学 1992.9至今大连市园林处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张金超,陈岩,邓威.城镇老旧社区点对点景观改造策略探析[J],城市建筑,2019,16(28):176-178 许维超,陈岩,胡沈健,邓威.宋代城市园林的功能演进与空间环境探究——以金明池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1:87-88 郑淼,邓威.公共雕塑设计--《升城》[J],设计,2016,17:12-12 胡沈健,陈岩,郭飞,邓威.Study on Energy -saving Modification Plan of Mature[J],International Core Journal of Engineering,2016,9(2):63-67 胡沈健,陈岩,郭飞,邓威.Study on Environment Parameters of urban renewal and renovation Based on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J],World Scientific Research Journal,2016,105-113 胡沈健,陈岩,郭飞,邓威.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Old Residential Reconstruction Project Ba[J],Iberi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2016,E8:421-429 邓威,关晓璐.大学校园雕塑景观规划初探[J],美术大观,2015,7:73 邓威,宫萍.数字雕塑的实例化意义——“艺术”与“技术”的伴生关系[J],美术大观,2015,6:70 邓威,陈雪.浅析数字化时代雕塑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J],美术大观,2015,5:150-151 郑淼,邓威.造型艺术新途径——谈雕塑艺术的数字化技术介入[J],美术大观,2015,4:77 陈岩,邓威,胡沈健.《艺术设计史》双语教学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5,01:260 邓威,郭斐.数字化建筑景观设计[J],美术大观,2014,1:104 邓威.手绘草图结合数字技术的方法对建筑设计思维的影响[A],2014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162-164 温洋,邓威,郑淼.雕塑与建筑的空间联系[J],学院雕塑,2014,21(1):9-11 邓威.数字艺术与传统艺术[J],美术大观,2013,10:116 邓威,刘畅.居住区景观中的雕塑艺术[J],美术大观,2013,9:122 邓威,解培艺.建筑虚拟现实设计与3D建模探索[J],美术大观,2013,8:122 李世芬,朱斌,邓威.根植于地域文化的酒店设计探讨--以安平汉王国际酒店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3,7:48-49 邓威,刘海岸.数字雕塑基础教学:石膏像临摹[J],美术大观,2013,7:138-139 陈岩,邓威,周啸飞,聂莉欣.地下城市——地铁生态环境设计分析[J],美术大观,2013,6:106-107 邓威.数字雕塑拓扑研究[J],美术大观,2013,4:64 袁玉明,邓威.大理本主雕塑的艺术性[J],大众文艺,2013,6:74 Deng, Wei,Chen, Yan,Hu, Shenjian.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Digital Sculpture Development[A],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MSE 2013),2013,690-693:3482-3485 邓威.数字雕塑发展现状分析[J],美术大观,2013,3:71 邓威,胡沈健,陈岩.獐子岛客运广场主题雕塑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3,2:79 李世芬,邓威.根植于地域文化的酒店设计探讨[J],《建筑与文化》,2013,7(7):19-20 邓威,胡沈健,陈岩.獐子岛客运广场主题雕塑设计和施工方法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3,45:79-79 邓威.邓威作品[J],雕塑,2012,6:30-31 胡沈健,王军,邓威.数字技术对建筑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A],2012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2012,186-188 邓威.艺术家工作室专栏[J],雕塑,2012,92:30-31 邓威,高莹.浅析数字雕塑语言中线的应用[A],跨界 综合 设计教育高层论坛,2012,410-411 邓威,陈岩,胡沈健.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Digital Sculpture Development[J],Materials Design,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2012,4:3482-3485 邓威,王铮.三维头像建模技术与艺术造型规律的结合研究[J],影视制作,2011,17(12):52-58 刘畅,邓威.数字雕塑在美术造型训练课程中的重要性[J],上海艺术家,2011,5:86-87 邓威,王莹.当现代雕塑遇到唯美主义——个人雕塑创作过程分析与小结[A],2010国际创新设计与管理高峰论坛暨世界华人设计学术研讨会,2011,2 郭飞,范悦,胡沈健,邓威.Wind Design Practice for High-rise Residential Districts in Liaoning Coastal Cities[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224(224):50-54 邓威,王冬冬.当下中国美术教育的传承与流变[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2010,5 邓威,高莹.数字建筑的物象化表达途径[A],2010,280-282 邓威,王莹.当现代雕塑遇到唯美主义--个人雕塑创作过程分析与小结[A],2010年国际创新设计与管理高峰论坛暨世界华人设计学术研讨会,2010,283-284 邓威,王静雯.雕塑场——环境雕塑在城市空间中的场力效应[J],美术大观,2010,6:249 邓威,郑淼.数字雕塑在雕塑专业应用浅析[J],大连理工大学教育与教学研究论文集,2010,22:409-409 邓威,温洋.数字雕塑运用在雕塑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J],雕塑,2010,2:70-71 李世芬,鞠伟,邓威.大连贝壳博物馆概念设计探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11-12 邓威,王静雯,陈岩.今天你思考了吗?──浅谈室内设计中的创意思维[A],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07长沙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2007,70-73 陈岩,胡沈建,邓威.创意,设计的原动力──浅谈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A],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07长沙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2007,43-45 温洋,邓威.借镜求新——建筑对雕塑创作的影响[J],美术大观,2007,10:183 李健,胡沈建,邓威.加强居住小区对城市景观的贡献——有感于东城临海居住小区的方案创作[J],华中建筑,2007,25(8):116-118 李健,邓威,胡沈建.特定群体的宜居空间规划设计体会——以大连新市区金石小区A区3号地块动迁住宅区规划为例[J],华中建筑,2007,25(7):108-110 陈岩,胡沈健,邓威.创意,设计的原动力[A],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07长沙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43-46 李健,邓威,胡沈健.特定群体的宜居空间规划设计体会[J],华中建筑,2007,108-110 胡沈健,邓威.大连古城堡贝壳博物馆[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7,8:235-235 李健,胡沈健,邓威.加强居住小区对城市景观的贡献[J],华中建筑,2007,8:116-118 胡沈健,邓威,李健.住宅建筑装修的自然生态观[A],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06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2006,164-165 胡沈健,李健,邓威.住宅全装修设计探讨——大连“大有恬园”居住区住宅全装修设计介绍[J],住宅科技,2005,11:21-25 胡沈健,李健,邓威.个性化需求对住宅室内设计的影响[A],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05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2005,98-100 李健,胡沈建,邓威.建筑的再生--大连市救助管理站改造方案设计思考[J],华中建筑,2005,23(2):37-38 胡沈健,李健,邓威.住宅全装修设计探讨--大连"大有恬园"居住区住宅全装修设计介绍[J],住宅科技,2005,11:20-24 胡沈健,邓威.标准化设计的室内居住环境[A],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学会2003"欧神诺"南京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亚洲室内设计联合会,2003,155-157 邓威,胡沈健.现代室内环境中软雕塑设计[A],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学会2003"欧神诺"南京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会亚洲室内设计联合会,2003,161-163 王岩,邓威.建筑的灵感[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1):64-68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